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秋归彩鸾 > 第22章 第二十二回

第22章 第二十二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父皇哪有?”穆阳枕着他的膝,轻声道:“父皇信重,只是二哥哥毕竟不是父皇。父皇是马上天子,纵横捭阖,哪里是二哥哥能比得上的?自古以来,又有几个储君,是二哥哥这般稳当?”

“成韫,你说朕是不是错了?”皇帝仍未将自己从懊恼中摆脱出来,语带微颤,道:“朕拖累了阿清,害她那般年岁,困在宫中。她从不提,但我晓得,她是不喜欢这里的。”

王皇后啊……

穆阳心中酸痛,王皇后让她总以为是那般温婉的人。然而长大一些,她却从王遐口中得知,王皇后在闺中的时候,比她的弟弟还要飞扬跋扈。这九闾宫,是在废弃的大明宫上修筑的。齐国只得三代帝王,宫殿从简,只是古朴大气。

但要困住一个女子,足够了。

“朕……不该。”皇帝痛苦不堪,往事已在他的脑海中过了一整宿。

他的生母早亡,长大虽不苛刻,却也算吃了点苦头。待十六岁上马打仗,纵横四野,好不快活。待得娶妻,竟是志趣相投,每日都有聊不完的话,都有看不完的书卷。那些年她常着了男装与皇帝一起出远门,走过战场目睹战后的民生凋零。夫妻想得简单,早日一统,早日由朝廷安民。那些年流水一般,便以为一声都会如此。

然而京都的一场变故,赵越、赵兴明死得不明不白,太宗将他宣召入宫,越过了三子楚王赵兴祖,立为东宫储君。皇帝面对储位,被蒙住了心智,待想来后悔,已成定局。太宗皇帝年迈,一夜葬双子,更让他体衰。是以对皇帝更为严苛,几乎在用最短的时间教他帝王心术、驾驭群臣。而彼时他的发妻,她的挚爱,也不得不一点点收敛性子,循规蹈矩,从东宫太子妃,困成了温婉、恭孝,母仪天下的皇后。

皇帝不得已按着太宗皇帝的意思,娶了侧妃武卿辞。为了平衡,又纳了裴钦、纳了夷女。亲眼目睹太宗在驾崩前下了冷酷无情的口谕,要后宫皇后、吴王生母淑妃殉葬,以杜绝外戚干政。

战场上的快马金刀,困不住坐在朝堂的天子。少年结发的妻子在人后郁郁寡欢,却叫天子也束手无策。

“成韫,阿清所愿,天下同一,女子亦要有出路。”皇帝低着头,带着审视,瞧着幺女,道:“弘康二载的女科,考校出来的女子都是栋梁,朕却不得不将她们藏起来。后来阿清走了,朕也学会了韬光养晦。这些年、十几年了,朕不再提及女科,但朕知道朝中仍旧警惕着。朕想朝堂再稳固些,太子再站稳些,用雷霆手段,压下办理。但朕却忽视了,若将所有的事,都放在成嗣一人肩头,他会垮的。”

“你是女子,是朕的穆阳公主,也在阿清身边长了四年。你写的女科条呈,朕细细看过三遍,虽显稚嫩,但你很有想法。你有没有兴趣,把这件事,一步步办成?”皇帝看似在问,眼神却透过穆阳,不知看到了什么。

“父皇需要女儿,女儿为了父皇,什么都愿意做。”穆阳没犹豫什么,回答之际,只有一片赤诚,并没考虑过身陷此中,会带给她多大的麻烦。

“除了婚事?”皇帝老怀大慰,松了心神,竟然开了句玩笑。

“父皇!”穆阳站起身,道:“父皇都传了口谕!这件事,你不能反悔。”

小女儿着了急带着娇憨请求,气氛逐渐轻松,柏简在外觑着,见机传膳。

两人挪至侧殿,面对着坐在火炕上,一起吃着清淡的早餐。穆阳不时为皇帝布菜,父女俩都是细嚼慢咽的,然而时间拉长,也吃了许多下肚。

“成嗣的条呈,你也拿回去瞧着。此事要做,要细水长流,要等汇成大江大河,才能算成事。一开始,定是百般不顺的。”皇帝叮嘱着她,道:“你和成嗣都看到了太学,眼光都很长远。莫忘了西北的西遐国安分,海运也顺畅,虽是打着仗,国库充盈着,莫因银钱束缚了手脚。”

“是。”穆阳嚼着鸡丝答应着,道:“父皇,这是叫儿臣将来,也立朝堂了么?”

“朕晓得你所爱乃是金石碑帖,也晓得你想帮衬成嗣、帮衬爹爹。今后你若不肯了,谁也不能勉强了。”皇帝道:“朕叫你进宫的缘故,你现在可明白?”

“明白了。”穆阳道:“明着是怕女儿调皮捣蛋,耽误了二哥哥养病;实则是跟女儿说些家常,再让女儿暗中为二哥哥分担,着手重开女科。”

“不错。”皇帝见她聪慧,颔首道:“我大齐民风崇尚自然,但仍有些顽固的老头子,对此事一万个不答应,仿佛女人起来了,这世道就是末法时代。然他们在别处却也有很大的用处,朕还动不得。”

“他们不就是怕么?”穆阳不以为意,道:“郡主姐姐领兵出征的时候,京都中多少人如丧考批。如今谁又敢说什么?理他们作甚!”

“不错。”皇帝喝着粥,话也含糊:“只要攒够了人,怕他们作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