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篮子里的物品拿出,一一摆好,沈确撩起衣袍,坐在狭小的号房里,双手抵在眉心,抓紧时间闭目养神。
听着胸膛收缩的心跳,不知过了多久,远方传来“铛铛”的敲钟声。
开考了!
沈确马上睁开双眼,神色间全然不见困顿。
很快,就有官吏递来试卷。
拿到手后,沈确没有着急作答,而是先上下扫了一通,确认无墨迹不清或遗漏的地方,才捻起毛笔,抬袖沾墨。
第一场考的是四书五经,难度相较而言比较简单。
看着米白宣纸上印着的“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沈确思索了一会儿,便了然一笑。
这是出自论语述而篇的上截题。
原文是——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显然,这道题想要论述的是儒家用行舍藏的入世观念,但想要到此境界极难。
一是舍藏要没有无可奈何、安之若命的心情,如有就还是有固执之心,只是不得已而已,不是真正的归藏。二是用行时行个什么?舍藏时又有什么值得藏的?
沈确在心里推演了一番,大致捋好破题的思路后,下笔在草稿上写道:“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专注于答题,沈确并没有注意到外头时间的流逝。
等他写了个酣畅淋漓,远方又传来了”铛铛”两声。
午时已到。
有官吏给考生下发餐食。
沈确将桌上的试卷收好,放在身侧的木板上后,才小心地接过一碗一碟。
看着手上稀如水的白粥,没几块的酱菜,沈确默默放下,从考篮里拿出梆硬的烤饼,就着这粥和小菜,糊弄地填饱了肚子。
将吃干净的碗碟放在小窗台,沈确又争分夺秒地拿起了卷子来答。
尽管第一场考试的题目比较简单,但奈何题量大,所以他是片刻都不敢耽搁,想趁着天黑之前多写一些。
毕竟考场就发了一根蜡烛,要撑过七晚,得省着点用。
再且,晚上赶夜答题,很容易打翻烛台,引发火灾,那可就不妙了。
这么想着,沈确加快了下笔的速度,反正是在草稿纸上,写潦草点也不怕。
不过,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乌鸦嘴,早上这般想着,晚上还真有考生不小心打翻了烛台,烧了自己的号房。
幸亏巡查的小吏及时发现,灭了火,才没有殃及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