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离婚带俩娃在山旮旯开农庄 > 第18章 第 18 章

第18章 第 1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带孩子睡觉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她现在算是知道了。

她起来的时候两个孩子还没有醒,小肚子起起伏伏睡得正香,脸颊肉胖嘟嘟的。

她轻手轻脚下床穿衣服,打着哈欠下楼。

梁妈觉少,早早就起来了,腿脚刚好一点就进厨房忙活。

“孩子半夜没闹吧?”她见梁昭没睡好,黑眼圈都出来了。

清晨微凉,梁昭穿一身棉麻的衣裤,踩着绿色的卡通大眼狗洞洞鞋,靠着厨房的门框哈欠连连,眼角渗出泪珠,她抬手蹭掉。

“没闹,是我没睡好。妈你到外面坐着,这些活我来干。”

早上要先煮一大锅喂猪的猪食,都是家里吃不完的红薯芋头还有老掉的菜叶子,要么就是提前拔回来的红薯藤,用铡刀切碎,混在大锅里放水熬到稀烂,猪很喜欢吃,梁妈养的这几头土猪每次都能吃掉四大桶。

梁妈没让梁昭干这些,“你给孩子煮点馄饨,等她们醒来吃。”

“噢……”

梁昭快速刷牙洗脸,从冰箱翻出昨天晚上包好的虾仁鲜肉馄饨,宝宝贝贝昨晚吃了十来个,还剩下不少,正好拿来当今天的早餐。

八点多蔡姨上去叫宝宝贝贝起床,两个孩子赖到八点半才愿意换衣服下来刷牙。

老屋的卫生间洗手台太高了,又是以前那种旧式的水泥瓷砖的长台,梁昭就准备好小牙刷让两个孩子蹲在天井边刷牙,她们也很乐意,还觉得新奇,叽叽喳喳问了十万个为什么才消停下来。

梁昭将煮好的馄饨放在小碗里,晾了好一会,已经不烫了,可以让她们自己吃。

两个孩子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护着小碗,一只手抓起勺子就把馄饨往早张大的嘴里送。

贝贝吃东西是个急性子,什么都是直接就放进嘴。

宝宝吃得慢,也知道进嘴之前先吹吹,听蔡姨说是因为她之前吃鸡丝粥被烫过,就记得了吃东西之前要吹吹,烫的东西她吹,不烫的她也吹,吃个水果她都要吹。

两个孩子真是鲜明的对比,性格南辕北辙。

留梁妈和蔡姨家里看孩子,梁昭挑着猪食去喂猪,再把早上母鸡下在果林的蛋捡回来,有几个软壳蛋,中午可以做野菜芽炒鸡蛋。

上午有几个电话打进来,问还有没有土鸡蛋,她们是蔡姨的朋友介绍来的。

梁昭正忙着收拾宝宝贝贝的衣服,太多了,昨天都还没有来得及收拾。

她用肩膀夹着手机,“有是有,就是不多了,你们要多少?”

鸡蛋放久了也会坏,梁妈平时都是攒了几天就拿去镇上卖,按个算钱的,之前是一块钱一个,现在涨到一块五了,要是拿到县城或者粤西还会更贵,多的是人想买。

对方说要五六十个,还要两只老母鸡,山坑螺,黄鳝泥鳅塘角鱼这些也要。

“老板做唔做生意?我们想开车过去食饭啊。”她们是粤西的,过来很方便。

还没正式开张就有生意上门,梁昭当然不会拒绝,“你们几点过来?”

“中午左右的时间。”

“导航可以到村口,给我打电话我出去接你们,村里的路不好走。”

确认好时间她才挂电话,下楼跟梁妈还有蔡姨说了声。

蔡姨跟过来本就是为了带孩子,现在梁昭要忙了,孩子就得蔡姨来带。

不过梁昭再忙也还是在家里,宝宝贝贝都能见到她。

捡回来的鸡蛋梁妈都习惯性放在小房间的篮子里,她进去数了数,加上今早捡的也没有六十个,她打电话给阿喜问她家有没有。

村里家家户户都养鸡,老母鸡生的蛋用来孵小鸡,初生蛋一般都是卖的,要生两三窝之后的蛋才会留下来孵小鸡,为什么这样梁昭也不知道,反正祖祖辈辈就是这样传的经验,梁妈也是这样照做的。

宝宝贝贝跟在她屁股后面,她去哪里两个孩子就跟到哪里,真是名副其实的跟屁虫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有村民过来送鱼,这是昨天晚上在野塘放鱼笼的收获,大部分都是黄鳝、塘角鱼、七星鱼和野鲫鱼,竹壳鱼相对较少,山坑螺倒是有两桶。

她把这些拍了几张照片发在朋友圈,给自己要开张的小农庄做一下广告。

第一个恭喜她的是哩哩。

接着就是那个得了失恋后遗症的网友,但她不是来恭喜的。

“你回老家了?已经离婚了?”

马上就到了中午,梁昭还要忙着做饭,刚才接了电话,客人已经快到村口了,她哪有时间跟诈骗犯闲聊,匆匆回了句就把手机塞口袋。

“离了。”

陈芜盯着这两个字看了半天,又点进梁昭的朋友圈看今天发的这几张图,在想自己要不要回国一趟,这鱼看着就很靓啊,在国外可吃不到这口。

中午来了三辆车,五六个人,她们跟蔡姨也认识,以前在粤西一块喝过早茶。

一楼有很多空地方都可以摆桌子,想坐哪都行。

梁昭带她们到房前屋后转了转,用网兜好不容易逮了几只四斤多重的公鸡。

她推出的招牌菜之一就是蒸鸡,荷叶蒸鸡,桑拿蒸鸡都是主推。

鸡要有鸡味,这就是农庄菜系的精髓。

她杀鸡的手法很利索,在客人在外面跟蔡姨聊天的间隙就已经把鸡切好蒸上了,就是用家里厨房的大铁锅,新鲜的鸡肉放在不锈钢盆里,上面盖一张泡过水的干荷叶,隔水蒸,出锅之后里面的鸡汤是金黄金黄的,鸡肉又嫩又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