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梅子黄时 > 第72章 初遇

第72章 初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为殿下余生幸福着想,保住殿下和王妃的婚约至关重要,林止梗着脖子,答道:“再无第二人!”

庄疏庭面无表情,抬眸瞧向桓照夜,启唇道:“我知道的,承祈清清白白。”

林止一怔:“既如此,王妃和殿下为何还要解除婚约?王妃与殿下两情相悦,阖府上下无不为殿下高兴,个个铆足了劲,就盼着回京后,为王妃和殿下大婚,出一点微薄之力。”

庄疏庭面上微露孤寂之色,既未为林止解惑,亦未反驳林止所言,只垂下眼眸,继续奋笔疾书。

桓照夜瞧在眼中,问林止道:“回京求见皇祖母和母妃,恳请提前大婚的信使,于何时启程?”

“回殿下,两个时辰前。”

“追回。”

林止不是不知,殿下既已下令,解除婚约便已是板上钉钉,再如何劝谏,亦无转圜的余地。

但他仍想一试,因他不是瞧不出,解除婚约实非殿下所愿,而是为了遂王妃的愿。

如今殿下又下令,让他追回催促皇太后和皇妃加紧筹备大婚事宜的信使。

“是,殿下。”林止不得不领命,思索片刻,又补上一句,“只是,皇太后年事已高,乍一听闻王妃和殿下要解除婚约,恐伤心过度,有损凤体。”

“无妨,皇祖母向来豁达。”桓照夜双眸未离庄疏庭,“更何况,本王总归会有王妃的。”

庄疏庭眼睫微颤,执笔的右手略停了一停,又继续写下去。

不多时,她放下笔,右手扶上左手伤处,狠狠一按。

桓照夜神色骤变,急急伸手阻拦,可惜仍晚了一步。

庄疏庭右手拇指沾了沾左手渗出的鲜血,摁往笺纸最后落款处,淡声道:“姓名章落在京中,未曾带来,权且用手印代替。”

“嗯。”桓照夜微不可察皱了皱眉,接过庄疏庭递来的笺纸,收回落于她左手的眸光,一目十行,不过片刻,便已看完。

随即将笺纸置于桌案,提笔匆匆写上两三句,又紧挨被血手印盖住一半的“庄疏庭”三字,补上“桓照夜”三字,待墨迹干透,将两张笺纸叠起对折,装入信封,微侧身递向林止。

“即刻启程,半月内折返。这封信,连圣旨,一并带回。”

“是,殿下。”林止双手接过笺纸,急急转身出门。

眼见林止出得门去,又关上房门,庄疏庭双手落向圈椅扶手,缓缓倚往椅背,阖上双目。

桓照夜取来金疮药,蹲在她身前,握住她左手。

而庄疏庭一动不动,一声不响,任由他解开她左手绑扎的素帛。

重新上药包扎妥当,桓照夜抬头望向庄疏庭,只见她满面倦容,疲乏不堪,他心中疼惜无以复加。

先遇三百余名杀手,后知误认灭门仇人,再是丫鬟背叛,刚与他定情,便中了情毒,为护他而自伤,又不得不为查清身世真相解除婚约。

今日桩桩件件,换作常人,只一桩一件怕是已招架不住。

而她,经此种种,还能下笔成章,洋洋洒洒数百言。

笔风潇洒飘逸,又稳稳当当。

情中有理,理中有情,只求那道解除婚约的圣旨。

皇祖母定不会拒绝她的请求。

默默凝注庄疏庭面容,桓照夜想起两年前琴馆初遇。

安丰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宜安葬。

挽歌声中,大皇兄的棺椁被挽郎一步一步缓缓送入园寝。

他与诸位皇子一道,丧衣裹身,立于园寝外。

待再也瞧不见棺椁,再也听不见挽歌,其余皇子均四散离去,母妃派人来寻,他才转身回了王府。

皇妃李乘歌语重心长:“你自小便跟着大皇兄读书治学,与他最为亲厚,然人死不能复生,你谨言慎行,长命百岁,方不辜负他对你的一番教导。”

桓照夜一言不发,只怔怔坐于琴案前,望着不久前大皇兄赠予他的厚礼,名琴榜位于第三的七弦琴。

“这一连数日,不管真心假意,人人痛哭流涕。你只心不在焉,滴泪不流。我问了孙郎中,说是伤心所致,待机缘到了,想通了,哭上一场,便好了,不妨事。”

见桓照夜半点反应也无,李乘歌不禁升起怒意:“母妃我日日来劝你,如今棺椁已入园寝,你仍是这副死相,瞧着让人生气。”

她骤然出手,猛地击向桓照夜胸口,待他因痛张口轻咳,一颗药丸从她手中飞出,恰恰落入他口中。

眼见桓照夜白皙肤色,一点一点变作黧黑,形貌也变丑了三四分,李乘歌点头而笑,又将一个煞白面具拋入他怀中。

“京中新开了家琴馆,有位女公子常去抚琴。你大皇兄服了此药,戴上面具出去解闷之时,曾听她抚过一两回,对她赞不绝口。

“他曾与我玩笑,说那女公子与你极为般配。他说也曾跟你提起过,还极力劝你去琴馆,与她会上一会,可惜你未放在心上。我瞧他神色,颇为遗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