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她不是弃子 > 第110章 鲳鱼

第110章 鲳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旭间县鲜有外乡人,大多数过路的宁愿再忍几里路,经过此地,到同威县交界的驿站休整,偶尔也有忍不了的在这儿停留,却也都是匆匆离开。

只因这里实在没什么值得驻足的,渔获不够出挑,价格不算便宜,民风更是彪悍,据说早些年隔三差五的争盐场,一争起来就总得死几个人,死了某一方的,那一方就要寻仇,仇一清算,另一方又死人了,再接着寻仇,无穷无尽。

后来官府加派盐官,各自打上一顿板子,加上几代人的清洗,这才好过一些。可民风‘淳朴’的传闻并没有就此消散,反倒愈演愈烈,因为断了偷煎的活路,大家的日子就大不如前了,盐户的油水层层抽层层剥,身上背的赋税倒是越来越沉,日子过不下去了,就去劫道,道只有一条,不够劫,还容易被官府抓,于是去当海盗,盗着盗着就杀红了眼,不但杀外乡人,还杀百姓,百姓又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又开始打打杀杀,仍是无穷无尽。

至于眼下这样平静的局面,大抵得益于在魏冰之前的那位县令。

那位县令是位惊世骇俗的奇才,因为担心被报复,不敢收拾乱局,只得躲在房中惶惶不可终日,总算有一日,他把自己说服了,小心翼翼迈出房门,正欲振臂,高呼自己的青云志,怎料下一刻,一团洁白无瑕,温润如玉,温暖如春的鸟粪精准无误地掉落在他额上,缓缓从眉心滑落鼻尖。

把他吓得鼠窜回屋。

幸而,县令大人只是胆子小,却不缺乏消灭海寇的志向,于是调了一队人马,装了满满一船舱的盐,大张旗鼓地朝威县去。这艘船来来回回跑了半个月,总算有海寇咬钩,在威县的地界被抓得一干二净。

此计果真奏效,海寇被抓,百姓也就能过好自己的日子,一旦有新的海寇,就继续往威县引,长此以往—— 威县坐不住了,联名其他县令一齐诉到府衙,府衙一算,旭间县确实一穷二白,乱七八糟,百姓日子过得也是险象横生,至于县令嘛…还算足智多谋。

此足智多谋的县令当堂抹泪,一哭赋税重,二哭海寇忙,三哭收成差,四哭奉岳府是一家,哪个房有难,其他房岂能坐视不理?不理也罢,不理也好,就让旭间县沦为海寇县作罢!

于是乎,府衙总算下手,把摊子推给了威县,顺道清理了巡检司。

自此,旭间县总算安生。

望涯嗅了一路的鱼腥味,仍是没有下定决心买什么鱼回去,直到听见一串洪亮的叫卖声:“蛎房十五文,蛎房十五文诶——”

于是在四面八方投过来的目光中,望涯循声驻足在小摊前。守摊的孩童大抵同唯安年纪相仿,面色黝黑,双眼闪着精光。实际上这儿整条街都是这样的渔获,或咸鱼或杂鱼,这个摊子不占地利,她的蛎房也不见得比其他人的更肥美,然而却是唯一一个会说官话的。

“大人要点什么?”

“你会说官话呀。” 望涯俯下身,低头看着盆里飘着的鱼。

孩童点头,脸上难掩自豪,同样蹲下身来:“我阿爷是族里的先生,还是秀才,原先在北方当过官老爷的,我还知道你是谁呢。”

一旁忽然有人笑出声来,是路过的渔夫,赤脚,肩上扛着沉甸甸的渔网,露出一口大白牙,说了一串方言,期间夹杂着几个怪里怪气的词,起先望涯并没有反应过来那是官话,等他在众人附和的笑声中走远了,她才明白他说的是‘说谎’,以及‘野种’。

望涯回过头,并不抬眼看孩童,继续问:“那你可知道魏县令爱吃什么鱼?”

孩童一怔,随即答:“当然!” 话音未落,她就利落地收拾了几条巴掌大的鱼:“这是鲳鱼,老鱼丞最爱煮汤,把汤煮得发白,再放几片姜,驱寒最好了。您初来乍到,吃不惯腥气重的海货,也能先吃这个缓一缓。”

望涯付了银子,站起身来:“你每日都在这儿吗,几时来几时走?”

“回大人,我每日卯时来,天黑前走,您若是想买,得赶在正午前来,晚一些就只剩杂鱼啦。您也可以同我说说喜欢什么,我给您留意着,或是给您送过去也成!”

望涯一笑:“明日我再过来。”

……

谭八自觉将自己的行头搬进了外头的柴房,左看右看觉得不妥,将自己的铺盖往角落里挪了又挪,把好不容易空出来的位置放了一坛腌咸菜,以及路上剩下的干粮,这才觉得满意,转身出去打理灶台。

可惜年久失修,已经是不能用了,倒是有一口锅,但上头锈迹斑斑。

“得找个铁匠铺子,把这口锅熔了,贴点银子打口新的。” 唯安路过,她早已经勘察过院子的里里外外,越勘察,心就越凉快,只因要修缮的地方实在太多,要花的银子自然也多。

望涯赶在正午前回到院落:“你们过来,把这些给后头的魏大人送过去。”

唯安将沉甸甸的酒坛子抱在怀里,谭八则提着一挂满满当当的鱼:“那,我们该说点什么呢?”

“就说是你们送的。” 院中的水缸已经由唯安挑了小半缸,望涯挽起衣袖,舀起半瓢,将窗户上陈旧破烂的纸浇透,再一点点抠干净,她回来时裁了新的窗纸,得加紧糊上,否则夜里漏风,她倒不要紧,两个小的可再不能受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