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平君侧躺在短榻上闭目养神,听着宫女讲流言长短。
洛水之神的传说,是为了纪念天子生母、文昭甄皇后的生前美貌,而她从做了平原王侍妾的第一天,就有人告诉她自己的模样有三分相像。
这三分像,足够让一个温良文质思念母亲的少年动了恻隐之心将她拉出晦暗的泥沼。
十年了,一个每天面对泛着泥灰的空气和暗室陋巷灰扑扑的姑娘,被一个曾经专心致志只看着自己的少年拉到了最明亮最瞩目的高处。
圣人说:人生如梦。
她已是皇后,无法言说自己是否梦醒了,只是如今越回忆,当初的一些细节格外清晰。
黄初六年,她第一次入宫见皇后。
彼时她在殿门外等候通报,没过多久,一个手中捧着几束兰花,相貌十分惹人亲近的青衣少女熟门熟路的走了进去。余光瞧见自己还一个人站着,便回头露出一个疑问的眼神。
“这位姐姐是谁?这时来见小姨,应当是自家人吧。”
毛平君谦静道:“我是大殿下的家人,今天第一次来见皇后。”
少女韦真上前拉住自己的手,笑盈盈地说:“那你就是我的嫂嫂了,左右通传还得有一会儿,我先带你进去。”
在路上,韦真似是很真心的夸了自己一句:“嫂嫂长得真美。”
韦真小自己四五岁,作为皇后的养女,每天无忧无虑的陪在皇后身侧。曹叡甚少来宫里,从前经常在邺城一待就是小半年,怎么也不肯回洛阳来。几位公主都已议亲,皇宫里空荡荡的,皇后见着自己也感叹:要不是韦真在身边,实在是冷清的很。
从宫里回去之后,王妃虞氏听说自己见到了皇后身边养的那个小姑娘,凉凉对自己说道:
“你和她熟悉了也好。日后若无差错的话,你我的日子就得看着她的眼色过了。”
毛平君明白虞氏意有所指的时候,国丧已毕,后位空悬。
宫中流传着当年的“皇帝儿娶皇后女”的传说,而传说中的皇后已经成为魏国的太后,司马懿也从许昌被召回成为了辅弼重臣。
虞氏被废,眼下时局最有可能当上皇后的,确实是这个郭太后的养女,先帝顾命的司马懿的侄女。
那时毛平君对于即将发生的一切心怀平静,除了她素来喜欢的只是日子安乐、夫妻和睦,对荣华高位看得没那么重。也是因为在甄太后崩逝的这些年里,她一直是最清楚曹叡心中恐惧和依恋的那个人。
曹叡做着平原王的时候时常梦魇,每每惊醒,自己总陪在他身边,默默的环抱住他,安慰的抚上他的后背。
她极少听到曹叡说什么抱怨的话,或是自己梦到了什么,心底究竟在害怕什么。她也并不去问,只是时时刻刻安静的陪在一旁。
想到这儿,毛平君突然有些记忆模糊,为什么这些年一直没有向曹叡问过:自己是不是长得很像甄太后?
是因为觉得自己会碰到他的伤心处?还是怕就这么问出来,无论得到什么回答,都是徒增烦恼。
就像先帝病重的时候,问来侍疾的曹叡这些年有没有怨恨过自己。
她想先帝也真是病糊涂了。
杀母夺位,鸠占鹊巢。
她知道曹叡的恨从来就没有随着时间消弭过,曹叡的性格中也没有一丝能够忍受旁人摆布的庸弱。
毛平君当时已经做好了尽全力劝曹叡放韦真出宫的准备,不然韦真继续留在宫里,杀母之恨、强臣之忧,最终都会落在她的身上。
她猜对了一半:立后的人选曹叡没有听任何人的。
那是她和曹叡关系最好的一段时间——比她刚刚到平原王府的时候还要好。
当时,她以为自己陪着他对抗了全天下,后来想想,只觉得自己傻得可笑:
他明明就是天下之主,怎么会去对抗天下呢?
他一直遗憾甄太后生前没有被立为皇后,现在有三分洛神神态的她成了皇后,他的遗憾就已经结束了。
所以太和二年的一场春雨,就足够浇灭前尘。
曹叡从长安亲征回朝,先去了一趟永安宫,接着便有一道太后懿旨降下,她最疼爱的养女成了后宫中的贵嫔。
毛平君这时心里想起的还是那个喜欢漂亮花草,天真烂漫惹人亲近的小姑娘。得知韦真被安置在了池明宫,她便命宫女到自己宫里寻了几株兰花前去。
结果走进池明宫内殿,周围几乎一个宫女也没有,她疑惑的走近,听到了殿里的谈话声。
“我来之前,就想跟你说,之前那么对你是我的错,但是一直下不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