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英明。”
“前辈过誉了。论辈分资历,本宫应当称一句先生才是。”她微微敛了笑容,朝着身后的中年女子拱了拱手。
袁大将军也拱手笑笑,“殿下过谦了。”
北晋的军队战略失误,已经被她们引入了埋伏圈。此地依山傍水,地形险要,以山为防,以水为用,将会是对她们极其有利的辅助。
若不是北晋军队出逃了一队人马,在其他地方展开周旋,此次她们定能在布置好圈套后一举歼灭晋军。
城池的百姓们早就心甘情愿叛晋归魏,又怎么会去理会在城外布防试图抵抗的晋军?
北晋国内民乱四起,压制不成,哪里还有后援给前线的军队作补给?
想到这些,这位太女殿下同一旁的袁大将军交换了眼神。万事俱备,天助大魏。
晋军四散溃逃,更鼓舞了魏军的士气。倒是那出逃的一队人马强悍非常,屡次绝境反击,在重重包围中杀出了一条路。
严防死守下,这一路人马竟能寻到突破口。若非气候相阻,她们甚至可以突围躲入城中,参与城池的防守。
情况愈发有意思起来。
————
亏得部分将士同原先的部队藕断丝连,褚昀才得知中军左军几近覆灭。原本便颇有松散的军队更是四散开去。
她们被逼进外城的一处密林,物资已捉襟见肘,无路可退。
褚昀自认已经绞尽脑汁全力以赴,使了多次诡略以少胜多,却仍是抵不过随时到来的阻碍。
孤军奋战已有近一月,边境城池在国内民乱和魏军的诱惑下,偏向于魏方。
晋军的残兵顾及自己的性命四散奔逃,意外之中帮助了魏军,设下埋伏,引得褚昀的军队入局,如今只能在密林里紧急商讨对策。
援军肯定是无法指望的了,估计大晋国内都自顾不暇。褚昀懊恼地握紧了手中的长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一股绝望的气息涌上心头,她只能用全部心力压下去。她现在还不能倒下。一军之将,无论如何也必须撑到最后一刻。
魏军气势如虹,举着一副要灭了大晋的势头一路强攻。反观晋军人心惶惶,又因为战略失误而分崩离析。
若非褚昀提前知晓密林内部的走向,说不准如今众人早已成为刀俎上的鱼肉了。
战争到头来还是苦了水深火热的百姓,竭尽全力在这乱世之中生存,却被迫卷入纷争。
“将军……”一声呼唤之后是无奈的省略,无人知晓这样的情况还将持续多久。
“好了,”褚昀平复了呼吸,再抬眼已是另一番决意:“她们如今执着于我等,恐怕正是冲着我来的。我自当转移她们的兵力,你们分散四方前去突围。”
“将军您这是……””不可啊将军!我们不能让您陷入险境!”
“这是军令。”褚昀的声音一沉,竟是透出一股异乎年龄的威严。
凌厉的目光扫过一众亲卫军,众人都被这不服年龄的气势震了一下。面前这将领不过十七八岁,却已拥有了将领所应有的魄力和胆识。
“去吧,”褚昀一扯缰绳,“回去报信,就说,”她顿了顿,复又回头看了一眼亲卫,坚定而一字一顿的说道。
“莫问归期。”
赤影载着年轻的将领疾驰而去,话音消散在飘落的叶片中。
长枪背着残阳的光芒远去,催促着疲乏的人马。树叶颤抖着落下,掩盖了战马的足迹。
揣着那小将军的希望,众人还是散开去,没有来得及问前路究竟在何方。
赤影的马蹄声划破了晨曦的寂静,围阵的军士纷纷戒备,包围圈进一步缩小。
褚昀又一拽缰绳,转向奔去,一番弧形绕下来,继而开始向密林深处探去。
她们应该……做到了吧。褚昀分神得想着,一面策马拐进又一个看似隐蔽的环形区域。
赤影俯下头去品尝初生不久的鲜草,褚昀没有阻止,也没有心力阻止。
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若是仍旧寻不得出路,总有一日会被捉去。
不过显然,留下包围她的这路人马,目标正是她本人。
她们似乎知晓她还藏匿在密林,知晓先前那一出只不过是转移兵力。一昧地跟踪她,或许不只是为了全歼晋军这么简单。
褚昀几乎要被饥饿感淹没。仅剩的干粮她不敢就这么吃完。她不知道,还要僵持多少日。更迷茫于,先前她的选择究竟是否正确。
明知这是一个局,她还是义无反顾。犹豫过,懊恼过,疯魔过,挣扎过,到头来面临的是这么个情状。
“咻——”一支箭从后方急速飞来,恰恰擦过褚昀的肩膀,穿过她面前摇摇欲坠的树叶。
褚昀握紧了长枪,浑身紧绷起来。难道……?
身后的声响大了起来,显然已是待命多时的一路人马,严严实实地围住了她后方。
未等褚昀彻底稳住心神,后方便传来了拉弓的声响。看来,是一支弓箭手的队伍。
“久仰啊,这位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