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惊羽 > 第38章 第 38 章

第38章 第 3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皇帝会不会体谅皇后和秦仪都不知道,但是皇后是皇后,她也只能说皇帝会体谅的。

这也是秦仪的计划,他谢过皇后,脸上是真诚的感激。

皇后看着这孩子,皇室几个亲王,就秦仪身体最弱,自小在外,也不得帝王之心。

虽然福祸相依,没享什么福但是他也的确没受什么罪,就这样平平安安的过一生便可以了。

让汉女去寻了一些金银镯子项圈交给秦仪:“你长子出生的时候皇嫂也不在身边,这些小孩子用的东西你先拿着。”

“这些是新的,那两个是惊风惊羽小时候用过的,样式有点旧,你若不嫌弃,便收着给侄儿用吧,等孩子出生了,皇嫂再派人给你送些别的。”

秦仪自然不会嫌弃。

礼轻情意重,谁都知道惊风惊羽是皇后的眼珠子,他们俩用过的东西,便是不要了也不会落到送人的地步,也就是惊源出生的时候皇后才送了两个旧镯子给修王妃。

这整座皇宫里,也就只有皇后还对他有三分真心了,秦仪十分感激。

拜别帝后之后,三日后秦仪便带着何氏离开了长安,之后几位亲王也陆续携家带口的离开,最后才是秦修。

皇后一视同仁,每位都送了些礼物,自认做的仁至义尽了。

秦修离京之前,特意将惊风惊羽都叫到了修王府。

他于惊风惊羽除了有血脉亲情还有师徒之情。

他教导了惊风惊羽六年武功,期间多少艰险,从开始到中间到结束,数不胜数。

虽然中间不知道多少次被惊风惊羽气到吹胡子瞪眼跳脚心悸,修王府从他们俩入府之后的整修程度半点都不逊于昭和宫,但是此时要走了,秦修还真的有点舍不得这两个调皮捣蛋的家伙。

刚开始要教导他们两个的时候,秦修一路跟他兄嫂斗智斗勇,尤其是跟他皇嫂,简直是拿着自己的终身大事在作赌注,就因为不舍得这两块好苗子。

秦皇室难的能出这么两个有如此武功天赋的人,居然让他碰见了,就自然而然的接过了这个大包袱,将教导他们两个成才的重任背在了自己身上。

虽然后来的许多事情都在向他证明当初的这个决定有多么草率,尤其是修王府被他们两个整的无半寸好土的时候,但是说句实话,要说后悔,倒是也没有后悔的。

毕竟惊风惊羽的武艺成就如今有目共睹,若是当初他未曾坚持,谁能想到娇生惯养的皇室之中还能养出如此两个武功高手呢。

最开始的两年,秦修因为加冠和成婚之事常驻长安,惊风惊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

后来汉州事多,他每年来来回回,除掉路上耽误的时间,一年有四个月都不在长安,所以特意请来了谢乔,让他帮忙教导惊风惊羽。

他就从来没有想过谢乔会拒绝。

惊风惊羽这般根骨天赋,哪个习武之人不是视若珍宝。

虽然惊风惊羽身份尊贵,不能真正的尊谢乔一个江湖人士为师,但是没有师徒名分也有师徒情分,谢乔有这么两个徒弟,将来在江湖上的路也好走一些。

秦修众多侄儿侄女外甥甥女,但是毫无疑问他最亲近最喜欢的绝对是惊风惊羽,同他们相处的时间也最长。

毕竟无论天气如何,除了逢年过节之外,惊风惊羽每日总是要在他这修王府中待上两个时辰以上的。

而同样的,长安城中这么多皇亲国戚,惊风惊羽最为亲近的也只有小皇叔一人。

毕竟除了血缘之外还有师徒之情,六年来朝夕相处的陪伴,除了父皇母后之外也只有小皇叔了。

秦修是最后一个离京的,也不是有什么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亲王就藩的圣旨下达的时候秦修根本不在长安,而是在汉州。

等到他事情处理完了再回长安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中旬了。

虽然路上也得知了圣旨的事情,修王妃在家中也将细软行李都收拾的差不多了,但是他在长安住了这么多年,很多事情都是必须得他亲自处理的才行的。

比如趁着大家都还在长安之时赶紧拜见。

几位亲王的封地天南海北,之后无召不得归京,无事不得出封地,再想见面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紧赶慢赶,才终于赶在圣旨规定的最后期限将事情给处理的七七八八,剩下一些琐碎的事情,便只能等上路之后再书信解决了。

尽管时间紧迫,但是秦修也没有想过去跟皇帝求恩典多留几日。

他不同于秦仪,皇帝对他观感良好颇为亲近重视,他若开口,皇帝多半是会允的,毕竟他回来的也的确晚了些。

但是亲王就藩一事本就非同一般不是儿戏,圣旨上定了日子,君无戏言,他也不想为了这种事情就去消磨他在帝王心中的地位。

每一件对己特殊的事情背后都是有代价的。

这般大事,那付出的代价自然也不会小,都是明码标价的价格,赌的就是帝王心。

而帝王能有几分真心,秦修不想去猜,也不想去赌。

其他几位皇叔都是分别离京的。

大家的封地都各不相同,便是能同路,最多也就只能同行几天。

因为是阖家搬迁,虽然长安城中还都留着几位亲王的府邸,但是谁都知道,以后会回来住的日子少到微乎其微,所以都是将大多数东西都带走了的。

正因如此,每位亲王离京的队伍都有些浩浩荡荡,颇为壮观。

又不是落魄离去,而是光明正大的就藩,所以自然也有很多亲友相送。

每位皇叔离京的时候惊风惊羽都有前去相送。

惊风是本来就要同几位兄长去恭送皇叔们的,便是还未入皇子府的六皇子惊昀也是同麒麟殿请了假之后出宫相送,以示对长辈的尊重。

毕竟皇帝是不可能亲自出宫送几位弟弟的,便只能让惊魄带着几位皇子服其劳。

至于惊羽,她对几位皇叔的感情倒是颇为一般。

皇室之中能有多少亲情,更何况这些皇叔大多数时候都是只能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见几面,感情着实不深。

她主要是去相送几位堂兄弟姐妹的。

都是自小玩到大的同龄人,同在麒麟殿内进过学,她同他们的感情自然是要比对几位皇叔的亲近一些的。

再加上她本来就可以随意出宫,时间上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

她自幼读史,知道亲王就藩代表什么。

代表着亲王们自此远离权利中心,也代表着此后她能见到他们任何一个人的概率都十分的小。

毕竟亲王无召不得归京,公主则是连出降都不出长安城,自此真的是山高水长,相见无缘了。

仁王离京那一天,惊羽背了个小包袱,将这些年从惊睿那里搜刮到的东西都还给他了。

尽管她尽可能的去找全了,但是这么多年,有些东西也被她送人了,实在是找不到,只能将还在自己手上的一些都还给他了。

惊睿长她六岁,小的时候两个人自然是不怎么亲近。

毕竟年龄差摆在那里,连在麒麟殿一起进学都不曾,加上皇后那个时候看她和惊风看的紧,同惊睿的见面机会并不多。

但是后来她长大了一些,性格逐渐显出强势的一面来。

惊岁看的出来,也知道她得帝王宠爱,很多时候就有些避着她。

宣王的地位比仁王还要特殊,说句不好听的话,当年宣王的生死存亡,真的不过是帝王的一念之间。

毕竟当时真正同皇帝为了皇位决一生死的,也只有一个宣王了。

这些事情虽然惊羽有听说,但是到底是未窥全貌,加上惊岁的确长她太多,除了小的时候不懂事,后来慢慢知事之后反而少了许多亲近。

但是惊睿不同,惊羽同他亲近起来完全是后来的事情了。

他向来是极具少年气的,性子与其说是好,不如说是随遇而安,十分想的开,便是三番五次被惊羽上门抢东西也很少生气,就算是哭诉也只是带着些委屈而已。

仁王妃就惊睿一个孩子,作为唯一的嫡子更是被早早请封了世子。

仁王早些年在皇帝还未登基的时候也不是无心皇位的,毕竟他上面只有两个兄长。

但是后来皇帝登基,他自认败北,也就没了多余的心思,不像宣王在皇帝登基之后两年还弄出了不少小动作。

所以惊睿性情能力如此,仁王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他只要还姓秦,就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他不去惦记那个位置,他的儿子如此反而能让帝王放心。

加上他同仁王妃感情甚笃,对惊睿这唯一的孩子与其说是望子成龙,不如说是关爱居多。

惊睿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惊羽就赖上了他的。

他喜爱收集一些奇奇怪怪的兵器是很小的时候就有的爱好了,他爹宠着他,除了真的弄出了些大事儿之外基本上都随着他去了。

他也就像个小守财奴一样,看到喜欢的就收进自己的小库房,每日看着看着心情都能好上不少。

但是自从惊羽发现这个事情之后,他那小库房就莫名的遭了许多的无妄之灾。

惊羽三天两头来“巡视”一回,看到什么喜欢的就软硬皆施。

他刚开始都是绝对不从,毕竟他觉得自己到底还是有些兄长的威严的。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每次到最后了,东西总是能成功的到惊羽的手上。

这么多年了,惊睿唯一能从她手里救下来的,也就是那只太子给出的穿云箭了。

如今看到这些年惊羽从他手上抢走的这么些东西,惊睿眼睛都亮了。

毕竟谁不知道惊羽是属貔貅的,东西到她手里向来是有去无回,回也不是回到他这里来,猛然见到这些失而复得的宝贝儿,惊睿惊的连离愁别绪都忘了。

瞬间什么伤春悲秋远离故土的心思都没了,惊睿恨不得把惊羽抱起来转两圈。

只可惜他功夫着实是不如惊羽,还没来得及上手就被惊羽飞速的躲开了,一如既往的嫌弃他:“我才不要你抱。”

她五岁之后除了母后和惊魄惊风之外就谁也不让抱了,皇帝都不行,更何况惊睿。

长这么大,这还是他们正儿八经的第一次经受离别,都有些奇怪的感觉,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形容。

不过到底还是孩子,对未知的期盼多少能压住些离别的惶恐。

惊羽规规矩矩的同仁王和仁王妃道过别之后,对着惊睿说:“等你下次回长安记得给我带些新的小玩意儿。”这样才能平息一下她给出去这一大包东西的心痛之情。

惊睿性子好的很,自己的许多宝贝又失而复得,此时对惊羽的任何要求都是满口答应。

反正下次回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仁王府的小库房他此次都直接搬空了,再也不用担心惊羽来抢他的宝贝了。

眼见着一行人出了城门,惊风过来,牵惊羽的手:“走吧,回去了。”

他已经长的比惊羽要高一些了,小孩子渐渐长开,小时候两张一模一样的脸逐渐也都有了各自的特色,如今已是谁都不会将他们两个人认混了。

惊羽最后看了一眼,转过头来看了眼惊风,想说什么,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拉着他的手同长兄一起回去了。

如今又要送别小皇叔,秦修特意在出发前将他们两个直接叫来了王府,怕的就是送别之时慌乱无章,人多事杂,有些话来不及嘱咐。

七个皇叔,惊风惊羽最亲近的无疑是秦修。

大逆不道一点,若不是皇帝是皇帝,他们两个甚至敢说连皇帝都比不过秦修,他们每日见小皇叔的时间可比他们两个人加起来见到父皇的时间都要多。

除却三岁之前模模糊糊的意识,他们长到这么大,小皇叔似乎一直都在,兢兢业业的教导他们武功,被他们气狠了之后悲愤无奈的跳脚然后进宫告状。

后来把刚能站稳的惊源往练武场上一放,他们专心习武的时候还得分出心神来小心不要踩到满场乱爬的惊源。

皇婶在旁边看着满目的担心紧张,而小皇叔看着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欢愉的大笑声墙外都能听得见。

秦修陪伴他们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他有朝一日会离开。

哪怕是亲王就藩的圣旨已经下了,他们似乎下意识的也不想去思考小皇叔也会像其他几个皇叔那样携家带口的离开长安城。

只是天下到底无不散的宴席,秦修特意将他们两个叫来私下聊聊,就是怕他们接受不了。

修王府仍然是那般景象,来来往往了六年,惊风惊羽对这里都无比的熟悉。

但是感觉明显空荡了许多,一些东西被收了起来,留下来的,都是些带不走的风景园林。

秦修也近而立之年,中间尝试过蓄须,但是还没有实行多长时间被惊风惊羽带着惊源就给破坏了。

至于具体方式,还记得谢先生那一把美髯嘛,他那刚冒出点头头的胡须就如出一辙的被动消失了。

好在他本就不是什么清俊的长相,常年在边关之地混着,便是站着不动都是一副威严样子,只要不刻意做些无赖样子,没人会因为没有胡须就小看他的。

惊风惊羽站在他面前,秦修看着已经到他胸口高的两个孩子,仪态大方,身姿如松,浑身都带着力量感。

再想起他刚教导他们的时候那两个小不点的样子,老怀大慰,伸出两只大手毫不留情在每人头上薅了一大把。

他们两个向来不喜欢被人摸头拥抱之类的,十分双标,只有他们想要亲近别人的时候才可以这么干,别人想要亲近他们的时候是绝对不可以的。

此时秦修一番动作,两个人的发髻都变得松松散散,到底还是孩童,蓬蓬乱乱的毛发瞬间就让他们多了些松软的感觉。

“你们以后要好好听谢先生的话,好好习武知道嘛,要定期给我写信汇报,若是同谢先生写给我的对不上,看我到时候怎么收拾你们。”

秦修从来都不是伤春悲秋的人,虽然此时心中多少有点离愁别绪,但是最关心的仍然是他们的功夫水平。

至于课业不课业的,他从接手他们两个之后就从来没有问过半句,他懒得问,也知道那不是他该问的东西。

又说:“等我走了你们不能再调皮捣蛋了,翻过六月就是实打实的十岁了,就是小大人儿了,莫还将自己当成小孩子,惹出祸事来就不能用年纪还小来打发了。”

“谢先生于你们好歹有半师之谊,是你们的师长,我不在京城,你们若是再惹了他生气,可没人替你们说好话。”

“等我到了那边就让人给你们送东西,汉州有不少长安城中没有的东西,你们肯定会喜欢的。”

“若是到时候惊源给你们写信,你们可不许贪玩不回,他若是哭嚷起来,我就让人把他送回长安让你们两个养着。”

秦修遇事就变成老妈子的习惯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说是叫他们过来嘱咐,便絮絮叨叨一个人说了整整一个下午,中间连口茶水都没有续。

惊风惊羽默默听着,虽然还在下意识的点头,但是听着听着,两个人的眼眶都红透了。

他们给所有的皇叔皇婶堂兄堂姐都送了行,哪怕再不想承认,也的确是明白了什么叫做离别。

第二日,送别秦修,惊魄带着众人送行。

只城门之外,惊风惊羽又单独骑马送出了十里长亭,直到朝云陵云拦住了他们才停下了脚步。

自始至终,脸上的眼泪就没有干过。

人生长到十岁上,至亲之间,尽管没有死别,但是只是生离,便已经让人足够难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