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两徒弟是他自己当年死乞白赖的要收的,如今就算是再苦也得自己受着。
也好在自己当年有先见之明,提前将谢乔给坑了过来一起教惊风惊羽习武。
谢乔长于轻功,于近身功夫或者武器上并不太过擅长。
但是他最大的优势是他是个四海为家的游方道士,每日一大把一大把的闲工夫,可以在秦修鞭长莫及的时候帮忙看着惊风惊羽两个家伙习武,以免他们两个闯祸。
也就是这两年惊风惊羽年纪长了一点多少能有点尊师重道以及听话的意识了,放在以前,谢乔是绝对管不住他们的,他那一副消失的美髯就是证据。
就连秦修,在他们最调皮的那几年,也都是需要提着棍棒亲自上阵才能压制住他们的。
皇后和秦修一直担心他们两个家伙学了轻功之后会真正的上房揭瓦,好在这种事情也就发生了那么一两次,还在他们的心理接受范围之内。
尤其是过去的一年里面,惊风惊羽其实捣乱的次数比小时候少了太多太多。
孩子长大了之后,有些之前一直反复教导但根本未见成效的道理他们自己也会慢慢的领悟过来,尤其是皇家的孩子,本来就比寻常人家的孩子的还在要更早懂事些。
不过这两个也不能说是完全就长成了惊魄那般端庄正直的性子,没人的时候,他们俩还是经常会琢磨着怎么做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只是随着他们年纪逐渐增长,大人眼中的他们逐渐“懂事”的同时,他们的心思和做事的能力也同时得到了提升。
再想做些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不像小时候那样隐藏不好一行动就会被发现了。
他们在修王府的练武场在王府前院,同王府后院分割开来。
虽然他们还小,但是皇后很明显也不想让惊风惊羽同秦修的后院产生什么太大的联系。
皇室亲王,后院定然不可能只有一人,除了修王妃李氏,秦修也有几位侧妃及妾侍。
不管秦修是如何想的,但是惊风惊羽正儿八经的皇婶只有李氏一人。
若是碰到秦修的后院人,以他们俩的身份自然是不必向她们行礼的,但是那些人理论上说起来又算是他们的长辈,不行礼又显得他们不通礼数。
皇后可并不觉得那些人够资格做皇子公主的长辈,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叮嘱了他们两个,无事不要在修王府的后院单独闲逛。
秦修本来是在后院给他们两个准备了临时休息的小院的,只是他迎娶李氏之后,后院的女主子理应之后李氏一人。
他也足够尊重他的妻子,加上皇嫂的顾虑,他还是在修王府的前院给惊风惊羽准备了临时休息的地方。
自此惊风惊羽就不怎么进修王府的后院了,除了需要去给皇婶李氏请安的时候。
不过他们每日在修王府只能停留两个时辰的时间,随着年纪增加,他们的习武任务也更加繁重,往往没有机会和时间休息,秦修为他们准备的地方也不过是以备不时之需而已。
李氏在长治十四年的腊月生下了秦修的嫡长子秦惊源,如今也有一岁多了,正是好玩的时候,有时候惊风惊羽去给李氏请安的时候也会见到这个胖乎乎的堂弟。
惊风惊羽下面也有不少弟弟妹妹,二公主三公主五皇子六皇子。
只是皇室之中,各不同母,皇后治下宽仁,容妃嫔们亲自抚养子嗣,低位妃嫔更是可以母凭子贵获得晋升。
所以除了日常请安和宫中宴饮之类,惊风惊羽见到弟弟妹妹的次数并不多,尤其是在他们已经离开麒麟殿的情况下。
同亲生的弟弟妹妹见面比较少,导致他们反而更喜欢惊源这个可以时时见面的堂弟。
尤其是惊源才一岁多,对大人的话半懂不懂,惊风惊羽说什么他都能流着口水点头,他们俩非常能在他面前感受到身为兄姊的威严,于是时不时的就给他带点新奇的小东西。
他们两个从小就是得天独厚得四方宠爱,从来都不缺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具。
小的时候只要他们两个不惹事,皇后乐的搜罗各种奇怪的小玩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有些东西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已经太幼稚了,正好给惊源玩。
惊风惊羽同惊源亲近,李氏也乐见其成。
这两位是帝后放在心尖尖上疼宠的人,放眼如今天子的所有子嗣,没有一个能得到他们两个这般多的宠爱。
他们喜爱惊源,于惊源,于她,于修王府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对于惊源这个嫡长子,秦修无疑也是喜欢的。
虽然在外面还守着那些抱孙不抱子的面子规矩,但是关起门来,在修王府中,秦修经常抱着惊源在练武场边看惊风惊羽习武。
一边看还一边激励着现在还完全听不懂话的惊源:“儿子你看你堂哥堂姐,你以后也要这么厉害才行,才能接过你老子的班。”
惊源已经会模仿大人说些小话了,虽然完全不能理解他爹在嘀嘀咕咕的说些什么,但是还是十分给面子的点头拍手手。
顺便不停的重复着秦修的最后一个字:“班,班……”,顺便糊了他爹一脸口水。
秦修嫌弃的擦去儿子涂在他脸上的口水,抱着惊源,视线放在在练武场中央相对练枪的惊风惊羽身上。
尽管还是孩童模样,但是那一套套枪法行云流水利落之极,既不缺章法也不缺力量,没有一分多余的动作。
两人对打,招招皆臻于完美,横撇竖挑,若不是那枪头上包了厚布,再忽略两人身形的话,仿佛就是两个武林高手在对战一般。
对于这样的惊尘惊羽,秦修自然是满意的,不枉这么几年他在他们身上下的功夫,也对的起这座差点被全部翻了个新的修王府了。
抱紧手上的大胖儿子,秦修十分清楚,虽然仍然对儿子寄予厚望,但是天赋这东西是天生的。
哪怕儿子现在只有一岁多,秦修也知道惊源的筋骨是比不上惊风惊羽的,只能算是中等偏上,习武天赋也有,但是是绝对达不到惊风惊羽这般水平的。
不过他也没有气馁,毕竟天赋这东西可遇不可求嘛,而且勤能补拙,他带着儿子也从小开始练,惊源的武功定然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惊羽因为要苦攻那一年之约,每日除了修王府,也着实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
哪怕是在宫中,除非每日去紫宸殿请安之外也不怎么离开昭和宫。
之前她和惊风共用一个大书房,后来惊风离宫,惊尘嫌那个书房有点远,就在自己寝屋附近找了间屋子让人布置成了书房。
她每日午膳还是跟皇后一起用,用完她就要出宫去修王府,为了节省时间,晚膳她一直都是让人直接送到书房里面去,随便用一点,就点灯熬油继续奋战在书海中了。
因为要用心读书,很多时候连宫中举行的宴会惊羽也不怎么去了。
到这年年底之前,像一些娘娘平日里办的小宴或者生辰宴之类的,她都是让母后直接找借口推了,便是重阳这等大宴她也称病未去,只在中秋宫宴上露了个面。
她这般深居简出,外界对于她的消息就更少了,在《君民论》引起的舆论哗然悄然褪去之后,众人才发现已经很久没有大公主的消息了。
不过那毕竟是养在深宫中的皇室公主,外界本来就不应该有她的太多消息。
只是那篇策论实在是太过于震撼,一个七岁孩童能做出这般策论,很难让人相信她是那般寻常寂寂无闻的深宫公主。
只是后宫消息实在难以打听,时日过去,大家便也渐渐遗忘嫡长公主那惊鸿一现的才华了。
不过惊风的声名在宫外却是渐显,皇子同公主不同,他们不需要低调,他们要尽最大可能的利用自己的才能好为自己造势。
虽然现在储君已定,但是哪怕是寻常亲王,府中也是需要幕僚门客拥趸的,惊风迟早要封王开府另居,入皇子府只是第一步而已。
所以相比之下,虽然同是忙碌,但是同惊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对比,惊风的生活则格外丰富多彩。
皇子府中的生活相对宫中自然自由不少,惊风每日虽然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但是在宫外的限制也少,可以去的地方也多,短短时间便跟随着兄长长了不少见识。
惊魄甚至带着几个弟弟去了京郊的西山大营,尽是大秦的忠心战士,让惊风对军队有了不少认知。
所以每次惊风同惊羽见面的时候都是红光满面,十分兴奋的同她说着自己最近又干了什么。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惊羽,由于长时间的闭门读书不见天日,惊羽的脸色从原来的白里透红变得以白皙居多,而且能跟惊风分享的,也只是自己昨日又看了哪本书有哪些感悟罢了。
小的时候惊羽可是要比自己还要活泼捣蛋的,如今看她这一副闭关修炼无欲无求的样子,连惊风都觉得有点可怜。
于是他借着自己在宫外来往自由方便的便利,经常给惊羽偷渡一些宫外的吃食和小玩意儿。
皇后从小管他们饮食就管的紧,基本上从来不允许他们吃宫外的东西。
包括去修王府的时候,也是让他们在宫中用了午膳过去,结束了之后再回宫中用晚膳,在修王府中用的点心茶水都是必须得经过宫人检查确认才行的。
在皇后这般严防死守下,他们两个很少有机会能吃到宫外的东西。
尤其皇后管他们吃甜食管的格外的严格,在昭和宫中真的是半点都吃不到。
但是小孩子又都嗜甜,当时惊风还在宫中的时候,他们俩实在馋的不行的时候就只好请求宫外的兄长们能不时的给他们带点糖进宫。
只是此举风险实在是大,一来兄长们进宫的时候大多是给母后请安的,就算是他们见面了也是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接收风险太大。
二来母后积威甚重,若是被她发现了兄长们也要挨罚,久而久之兄长们也不太敢给他们偷偷带糖了。
不过现在惊风也出宫了,在皇子府中虽然也有皇后的人监管,但是到底是不在母后眼皮子底下了,可操作性就大了很多。
尤其是惊风每日还能在修王府见到惊羽,他们已经测试过了,小皇叔对这件事情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不是太过分他真的就会当没看到,所以这段时间惊羽在宫外真的吃了不少好吃的。
而且兄长们还会担心因为给他们带吃的被皇后责罚,但是惊风可没有这种顾虑。
他和惊羽从小就是一起被母后罚到大的,皇后在这件事情上对他们两个完全没有威慑力。
而且惊羽在惊风心目中的地位必然比她在其他兄长心目中的地位更重,惊风是绝对不会因为会被皇后罚就背叛惊羽的。
每次只有在吃这些东西的时候,惊羽才觉得惊风出宫这整件事情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最起码她在宫外有了一个绝对可以信任的人可以帮她偷渡零食。
因为惊羽主动闭关苦读,有时候连惊魄到昭和宫给皇后请安都不一定能见到她,他同皇后谈起的时候都带着些吃惊:
“惊羽居然也真的坐的住,之前她在麒麟殿连一节课都不一定能全程老老实实的坐在凳子上听完。”
皇后也是一阵无奈。
别说惊魄了,就算是她,哪怕同在昭和宫这一方屋檐下,每日见惊羽的时间甚至还没有之前惊羽还要去麒麟殿的时候多。
要不说人性很奇怪呢,之前每日被惊风惊羽气的头风时不时的发作而且牙根子都恨的直痒痒的时候,她每天都想着等他们长大了见面不这么频繁就好了。
结果现在她真的一个都见不到了,皇后居然十分的不习惯,每日总觉得缺了什么似的。
对着惊魄,皇后也没有不像在人前那般端庄,叹了口气:“她这是憋着口气呢,无论如何都要完成你父皇说的任务,那废寝忘食的程度,从小到大都没见过她那么用功的样子。”
皇后这说的是实话。
惊风惊羽从小聪明,麒麟殿虽然都是大儒,但是殿中还有其他皇室子弟在启蒙,功课总体来说还是在启蒙的程度,所以麒麟殿的功课对于惊风惊羽来说,最困难的部分是在学习写字。
那个时候他们俩年纪小力气也小,抄大字是最困难的,至于其他的功课,对于他们来说着实没有任何难度。
因为聪慧,所以他们学习什么东西都不必花费太多力气,自然也不会在功课上花费太多功夫,平日里的闲工夫都用来玩耍外加调皮捣蛋了。
他们精力过于旺盛,且消耗精力的方式不一而足,但是带来的后果往往都是以让皇后头疼为主,皇后当时也恨不得整日将他们关在房间里面。
只是如今当惊羽唯一消耗精力的方式真的变成看书了之后皇后感受到的只有担忧,根本没有预想中的松了一口气。
想到这里,皇后的语气中也带上了担忧:“惊羽这孩子从小气性就大,这次要是她失败了,倒是也能压压她的气性,只是不知道她到时候又要折腾出来什么事情。”
帝后一体,皇后极为看重惊羽,皇帝当时跟惊羽做下约定的时候就第一时间跟皇后说了这件事情。
虽然没有将自己的目的全盘托出,但是他还是跟皇后说了具体的条件的。
并且直言不讳的跟皇后说了,他定下的这个条件极其苛刻,他并不觉得惊羽能按时完成任务,只是拖上她一年,让她慢慢习惯惊风不在身边的生活。
皇后听了之后也觉得皇帝定下的任务对于一个七岁孩童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她也跟皇帝抱有一样的想法,只当是缓兵之计。
惊羽这孩子从小就生三分反骨,加上是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子,若是直接就断了她的念想,她当时就不一定能做出什么其他惊世骇俗的事情来,皇帝用一下这个缓兵之计皇后也十分认可。
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惊羽能如此认真,从他们生辰的第二日开始,她几乎便是将自己泡在书房里,皇后时不时的去看她,都能看到她捧着不同的书在看。
对于皇后的担忧,惊魄倒是有不同的看法:“她这样认真也好,到时候若是她实在达不到父皇的要求,您也可以劝她说是已经尽力了,这样她也能彻底死心。”
皇后想想也有道理。
惊风惊羽从小就是你明明跟他们说了这个东西是苦的他们还拼命要自己去尝一口的性子,光是靠说的他们根本不会听人劝。
这样让她自己拼尽全力试一次,哪怕是失败了,她好歹也能死心。
说过惊羽,皇后又想起来宫外的惊风:“不说她了,等会儿喊她出来用点心,你也劝劝她,小小年纪还是身体比较重要。话说惊风在宫外如何,你近日有去那边吗?”
那边指的是皇子府,因为东宫和皇子府在皇城两个不同的方向,惊魄身上的事情也不少,不可能日日都去皇子府,所以皇后才会有此一问。
惊魄用着茶。
他喜爱六安瓜片,此乃贡茶,虽然东宫每年也会有份例,但是皇后知他喜欢这个,每年都会将昭和宫的那一份也给他送去不少,只留少量,等他来昭和宫的时候皇后便会吩咐人沏上。
“前日才去过,惊风一切都好,每日精力无限,先生们也都说他功课极好,而且乖巧了不少,不像小时候那样尽在先生眼皮子底下捣乱了,母后不必担心。”
惊风那边的情况看上去比惊羽还要好一点,加上惊风请安的时候看上去状态也很好,皇后的心也放了下来。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格外的快,惊羽觉得自己好像还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时间就来到了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