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惊羽 > 第28章 第 28 章

第28章 第 2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生辰的第二天,惊羽就牢牢的记得同父皇的约定,将田培源从弘文馆搬到昭和宫的六百本经史子集通通搬到了自己的书房里。

惊羽的书房不大,六百本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放在其中,仍有一种汗牛充栋的感觉。

尤其是这六百本中除了经典的经史子集之外,还有不少的古本典藏,皆是经典,瞬间将惊羽原来轻松的书房氛围变得有些庄重起来。

皇帝从一开始给惊羽设定的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六百本藏书,若是要惊羽一年内完成,平均下来她每天至少要看两本书。

但是这些书都不是三字经百家姓那般的基础读物,皆是需要精读细读才能读懂理解的,读完了之后还得交出一百篇质量不下于《君民论》的策论,那更加需要惊羽将这六百本书都融会贯通才行,必然是不可能草草看过就可以的。

惊羽知道皇帝从刚开始就打算给她一个艰巨的任务。

毕竟哪怕是太子,也不可能随时出入宫廷,这份承诺若是要给出去,惊羽必须要表现出绝对超出常人的能力和智慧来才行。

惊羽虽然才七岁,但是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然她也不可能做出瞬间打动皇帝的《君民论》来。

她十分清楚自己的能力,她并非天生过目不忘的天才,六百本弘文馆的典藏书籍,她若是一年来囫囵吞枣,每天看上两本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若是要做到融会贯通,并且结合典籍写出自己的理解,那需要的时间定然是远远超过一年的。

皇帝只给了她一年的时间,这已经是法外施恩来自帝王格外的恩赐了。

惊羽知道,自己但凡向皇帝表现出一点自己完不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的倾向,那皇帝的承诺就会当即失效,惊羽也就再也没有机会能够获得随时出入宫廷并且去探望惊风的权利了。

所以惊羽在第一时间就放弃了重新去找父皇求情放松要求的想法,而是在脑海里面盘算起了其他的方案。

这个任务更重要的侧重点明显是在那一百篇策论身上。

父皇虽然也说了让她将那六百本书悉数看完,但是读书和作赋能被抽查的困难程度完全是天差地别。

无论如何皇帝都会看到惊羽做出的一百篇策论,便是一天只看两篇,月余便也就能检查完了,所以惊羽从来没有想过要在这一百篇策论上偷工减料。

但是那六百本书,若是皇帝要考较她的记忆,以看她是否真的通读过,莫说皇帝本人,就算是将弘文馆和翰林院所有大人们圈在一起,能够将那六百本书通读并且一字不落的记住的人也不存在。

就算存在也定然是凤毛麟角,为天地大才,皇帝定然不会将这样的人才用在考较一个小小的公主身上。

所以惊羽决定缩减看书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在研究怎么做策论上,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任务。

磨刀不误砍柴工,花了半天制定好这个计划之后,惊羽便将剩下一整个月的时间都花在研究那六百本书上了。

先是花了十天将所有六百本书都翻了一遍,真的纯粹是翻,一目十行不解其意。

大概了解其意思后,又花了一两天将同类型的书归类到一起。

与此同时,她也让人去搜集了文人对于这六百本书的评价或者总结。

相比于厚厚的书籍本身,这种总结评价虽然或许并不能完全诠释书中的思想或者意思,但是篇幅定然相对大大简短,只要能让惊羽了解其大致讲了什么意思就行。

皇帝吩咐人送来的这六百本书并不全是他自己挑的,毕竟皇帝身负苍生日理万机,他虽然也想看惊羽能做到什么地步,但是到底有心无力。

而且相比文韬他更擅长武略,所以他只略略的列了十几本书单,便将列剩下书单的任务交给了信任的翰林学士。

此事毕竟只是皇帝和惊羽之间的事情,乃皇家私事。

尽管皇帝十分想看惊羽的才能极限在哪里,但是公主到底身份特殊,他宠爱惊羽,也不想她身上惹上太多非议。

所以吩咐翰林的时候只说让他列六百本书单,为宫中皇子公主学习所用藏书,但可忽略三字经等启蒙读物。

翰林学士得了任务,又想到皇帝的吩咐,列出的书单虽然也没有说文解字这般寻常读物,但是太过深奥的也十分稀少,更多的是寻常读书人的读物,这也就大大的方便了惊羽。

于是,在花了前一个月的时间通翻所有书籍并且研究了能够找到的简评之后,惊羽成功的在已经分好类的六百本书籍之内挑出了八十来本,将之列为了之后自己需要重点研读的书籍。

这其中有三四本是只有皇室才有的孤本,惊羽找不到外界的简评,通读之后完全也不解其意,觉得需要仔细研究。

更多的是通过简评和自己的简单翻阅之后觉得值得仔细审读融会贯通的,对自己写策论大有帮助的书本。

还有一类,是惊羽特地打听好了的,就是皇帝最开始自己给惊羽列出来的那十几本书。

翰林学士列出那六百本书单之后定然会呈给皇帝,皇帝阅过同意之后才会吩咐人去弘文馆取书。

但是惊羽相信,父皇绝对不可能完全记得那六百本书的全部名字,更不会记得六百本书的全部内容。

到时候他就读书这件事情考较惊羽的时候,哪怕对着书单抽查,定然还是会更侧重那些他自己列出来的书。

父皇若是觉得自己日理万机,叫翰林学士过来一本本就书中的内容考较她的理解,那完成任务后的接下来一年里也不可能就这场考较得出个结果,所以这种可能性极小。

但是若是万一皇帝较真,真的用这种方法考较她的读书成果,就体现了惊羽找那些简评的作用了。

只要不考书中本身字句内容,靠那些简评,随口说上两句,虽然自己没看过书,但是书中意思大致了解一下,加上惊羽通过阅读其同类型的书籍得到的理解,自信的编上几句,应付过考较应该不成问题。

毕竟这六百本书同质化严重,惊羽分类的时候就发现了,大多都是些经史子集,同类型中挑几本看了,其他本的内容也就大概了解了。

就算是被剔除的书中偶有独特的观点在被考校的时候提出但是惊羽答不上来,惊羽也可以说是自己看书太多实在记不清了。

虽然有可能会被说是没有完成任务,但是惊羽决定冒这个险。

毕竟,那是整整六百本书,皇帝提这个要求的时候就知道惊羽绝大可能是肯定完不成的。

他想让惊羽知难而退的同时,也想看看,惊羽到底能做到哪个地步。

惊羽同皇帝约定的时间是整整一年,也就是从今年他们的生日到明年他们的生日。

惊羽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做好前期准备好后,就开始着手正式开始实施每天的学习任务了。

她不瞻前顾后,下定决心之后就会按照自己的方法做。

她将自己挑出来的那八十几本书放在书房或者寝间等等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身旁也放上炭笔准备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心得。

将剩下的那五百多本书直接安置在书房的书架上,虽然保存完好,但是惊羽已经决定接下来的一年里面都不会再去翻动他们,以免浪费时间。

尽管任务十分繁重,但是惊羽也没有耽误每天去修王府习武,这是惊风出宫之后她能同他有最长接触时间的地方。

但是还是跟原来一样,惊羽每日去修王府的时候只能是两点一线。

从皇宫到修王府的路程中,惊羽不能随意停留,以免节外生枝。

倒是惊风,自从入了皇子府之后就获得了最大程度的自由。

皇子府中有先生每日授课,惊风同惊恒惊毅以及各自的伴读每日同堂上课。

尽管惊风惊羽小时候找伴读的事情最后因为一些啼笑皆非的原因而不了了之,但是在惊风出宫之前,皇后和惊魄还是着手给他找起了伴读。

伴读是皇子在未成年前十分亲近的人,而且也是朝臣联络皇子的方式,惊风既然已经入了皇子府,那自然就不能像在昭和宫中有母后庇佑下的随心所欲。

他也已经慢慢长大,该皇室子嗣承担起的责任,他也应该承担起来了。

不像皇宫出入不便伴读只能住在宫中,皇子府在宫外,所以皇子们的伴读可以住在各自家中,除非伴读的家不在长安。

但是不在长安的大臣,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也不可能有门路将子孙送到皇子身边当伴读,所以目前惊恒惊毅惊风三人的伴读都还是家在长安可以每日通勤来皇子府的。

皇子府先生们每日授课在上午,下午是皇子们的自由时间。

所以惊风也还是每日下午去修王府习武,但是这种时候他就不会像在皇子府上课的时候般带上自己的伴读。

皇子府离修王府距离不远,惊风出宫后十分自由,他身体强健,每日便由几个宫人侍卫还有朝云陪着骑马前往修王府。

可想而知,当每日只能通过乘轿前往修王府而且中间自由还被极度限制的惊羽看到惊风如今这般自由有多么羡慕,她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皇子和公主之间到底隔着怎样的天堑鸿沟。

只是哪怕十分了解皇子和公主之间的不同,惊羽也没有妄自菲薄,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在这一年内完成父皇的任务,获得自由出入宫廷的权利。

从惊风住进皇子府之后,他们俩见面的次数仍然不少,毕竟每隔三日惊风都要入宫给皇帝皇后请安,而且他们每日还可以在修王府这里见面,所以他们两个也从来没有生疏过。

惊风是知道父皇和惊羽之间的约定的,听说他出宫的当天晚上,父皇就让人给惊羽送去了那六百本书,态度十分认真。

但是同惊羽一样,他仔细想想也知道一年之内看六百本书并且还有融会贯通做出一百篇策论这件事情不太可能。

他也是同惊羽一起三岁便在麒麟殿的大儒手下启蒙的,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说文解字到经史子集,他知道浩如烟海的书籍读起来是多么需要功夫的。

六百本,实在是太多了。

于是他出宫第二天再在修王府见到惊羽的时候就立刻跟她讨论起来这个事情。

甚至非常贴心的说让惊羽把书单给他,他可以在宫外找了帮她一起看,然后给她说书籍的大概意思,甚至还可以帮她写一部分策论,到时候她誊抄一份就行。

他是好心,但是惊羽也同他说了利害。

惊羽并不觉得父皇会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小把戏,若是被父皇发现,那之后绝无转圜余地。

她也跟惊风说了自己的计划,虽然这一切也是瞒着父皇进行的,但是毕竟全程只有她一个人,耍一下这些小聪明,哪怕是父皇知道了,也会觉得无伤大雅。

不得不说,惊羽对于皇帝的心思,还是把握的相对精准的。

虽然惊羽做事已经尽可能的保密了,但是她一个七岁孩童,万事需要宫中的人手,不说别的,就说派人寻找文人简评这件事情,根本就不可能瞒过皇帝皇后的眼。

而正如她所猜测的那样,皇帝知道这事后,也大概猜到了惊羽的打算。

虽然的确有阳奉阴违之嫌,但是皇帝也知道自己提出的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任务,惊羽耍些这种小聪明,在他看来的确不算什么,无伤大雅。

他是真的想看看,这个孩子到底能在这件事情上做到什么地步。

惊羽将自己的计划说给惊风听的时候,惊风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但他还是说要帮惊羽看一部分书。

等惊羽整理出来她需要亲自看的那些,可以在剩下的一批中再挑一些给他看,他来帮惊羽总结书中意思。

至于策论,实在是父皇的考察重点,所以他就不帮忙了。

惊羽想想也觉得可行,虽然已经决定放弃了许多本书,但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若是有惊风帮忙看,哪怕只有几十本,他将总结下来的意思告诉她,也能减低她许多风险。

于是等自己的书单列好了之后,她又搜罗了一下,给惊风也列了个五十本的书单子,皆是她当时差一点点就要被列入她那八十几本的书单中的书。

当然了,惊风惊羽全程对这件事情保密,他们两从娘胎中就在一起,这点事情的默契还是有的。

惊风惊羽十分默契的对所有人都瞒下了整件事情的所有计划,包括惊羽本身决定放弃剩下几百本书的计划。

他们隐瞒的所有人当中也包括他们平时格外信任的母后和兄长。

这也是他们从小调皮捣蛋后得到的血泪教训,如今潜意识里面就知道做什么事情是不能被父母兄长知道的。

但是有些痕迹也是瞒不住的,哪怕不知道惊风惊羽的全部打算,但是同他们斗智斗勇多年的皇后从一些蛛丝马迹中也能分析出来。

在惊羽读书写策论这件事情上,这两个绝对是又要耍些什么心眼了。

他们两个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尤其是惊羽,基本上除了每日在修王府习武的时间之外都扑在那些书籍上了。

哪怕是在往返修王府的路上也是一直抱着书在看,在昭和宫的时候更是从早到晚除了用膳的时候都将自己关在书房里闭门用功读书。

按理说公主自从七岁离开麒麟殿之后也是会继续学习的,皇后会请女先生们到后宫来教授公主们一些必要的技能,例如琴棋书画女工和礼仪之类的。

原本皇后是应该请女先生来教导惊羽德容言工和琴棋书画的,但是惊羽真的是全身心投入在她同皇帝的这项约定上,皇后提过一次这个事情,被她拒绝了个彻底。

皇后也没有办法,惊羽从来都不是个严格意义上循规守矩并且“听话”的孩子。

她真正内心抗拒的事情她是绝对不会做的,哪怕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后来皇后也放弃了。

好在惊羽是目前唯一一个需要女先生的公主,二公主惊婉和三公主惊溪如今还在麒麟殿里启蒙,皇后就想着,拖一年就拖一年吧,等惊婉什么时候满七岁了离开麒麟殿的时候再找女先生也来得及。

不过琴棋书画德容言工都可以等,礼仪这件事情可等不了,这件事情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都是从小学起的,是一刻也断不得的。

惊羽也知道轻重,她能拒绝得了母后送来的女先生,但是却拒绝不了内务府送来的老嬷嬷。

所以尽管再忙于学业,每日总还是要抽出那小半个时辰来学礼仪的。

因为实在忙于看书作文,惊羽连每日玩耍的时间都少了很多,每次都是皇后担心她伤了眼睛硬生生去将她从书房里拉出来,她才能被动的休息片刻,真的是每日除了饮食睡觉就是学习。

皇后看了心疼,之前的惊羽多么活泼好动啊,如今硬生生的被困在书房里面,本来红扑扑的小脸因为长时间不怎么见阳光都苍白了几分。

偏偏惊羽在这件事情是定然不会听她劝告的,皇后也没有办法,只好每日亲自去拉惊羽出来散会儿步,也会借着开宴会的由头留她跟外面同龄的小姑娘们多玩一会儿。

他们调皮不学习的时候皇后担心,如今他们只知道学习完全不玩耍的时候皇后也担心,真真是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不过皇后到底事情众多,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着惊羽。

好在现在她每日到底还是会去修王府习武,不可能真的整日待在书房里面,不然一坐就是一整日,便是个大人也遭不住的。

秦修如今虽然每日还是待在长安,但是毕竟他手上还有汉州军防这等大事,尽管也留了十分信任的副将在汉州驻守,但是突厥并不老实。

秦修哪怕远在长安,身上的担子也一直不曾放过片刻,不可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他们两个身上。

更何况,身为一字亲王,除了汉州的事务之外,这两年他在朝堂之上也有别的事情,时间上注定不宽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