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惊羽 > 第18章 第 18 章

第18章 第 1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日秦修进宫,心中实在忐忑没有把握,入宫的马车上都在抱着那三大张宣纸背稿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皇后对他来说属实太过威严,想到要单独就这件事情面对她他就心有戚戚。

他到昭和宫的时候惊风惊羽早去了麒麟殿,皇后让人将他请进来,好巧不巧的秦仪居然也在,正坐在皇后下首。

而皇后端坐主位,也不说话,脸色十分沉肃,殿内气氛十分紧张。

秦仪这次回长安来主要是为了参加秦修的婚礼,本来打算待两三天就跑,但是由于皇后发现的太早,有了前车之鉴,这次格外小心注意,秦仪最后百般无奈也实在是没有跑掉。

虽然是乖乖的留在了长安,不过他一时半会儿也仍然没有对娶妻之事松口,倔强的很。

秦修看到秦仪在,心里的底气从一分变成了三分。

好歹是亲哥,暂时有共同的“敌人”,多少事能帮忙在皇后面前说说话。

结果皇后一开口,秦修就知道自己想错了,秦仪根本不是凑巧在此的,而是皇后特意将他们两个人都给叫了过来,目的就是要一块教训。

一个如今都二十有二了婚事还半点着落都没有,一个对她阳奉阴违整整一大年,皇后看着他们两个从小长大,同他们的母亲也没有什么两样了,教训他们两个起来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半晌都不带停的。

两个大男人被皇后这么一通教训,头沉的低低的,半句话都不敢说,半点在外面的从容霸气都没有了。

皇后整整训了他们两个半晌,看她那恨铁不成钢气到极致了的样子,秦修丝毫不怀疑如果他们现在还是小时候的那个年纪,以如今皇后因为惊风惊羽练出来的气性怕是早就抄起棍子来亲自教训他们两个了。

皇后骂了半晌嘴都说干了,左右开弓,两人犯的还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也没有影响她发挥。

这么大的人了,讲起道理来到底是要比对惊风惊羽要说得通,不信他们听不明白。

最后皇后骂累了,拿起桌上的茶水饮了一口,嗓子舒服了一些,看着两个被训斥的不敢抬头的弟弟,总结陈词:

“秦仪,你也老大不小了,皇嫂知道你寄情山水,但是万事都需要有个度,你到底是需要有子孙后代的。”

“你给皇嫂一个准话,你还准备多玩几年,这几年里皇嫂放你清净。但是过了时间,你是无论如何都要回京娶妻生子的,你也别想着打歪主意,你皇兄也是这个意思。”

秦仪这才终于抬起头来,深深的叹了口气。

他生为皇室中人,自小便享受着别人上下几辈子都享受不了的荣华富贵,身上自然也有常人无需担负的责任,他一向有这个觉悟。

这几年皇兄皇嫂虽然也是一直在催这个事情,但是大体上还是不曾违了他的意思,不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是他不在长安,皇帝皇后也能直接定下他的亲事,只待他回京便可以直接迎娶。

而且他前年“出逃”,出游之际自然不免亮出身份才能畅通无阻,若是皇兄皇嫂有心想押他回京成亲,便也不会等到今日,也真的算是很为他着想了。

秦仪最终还是下了决定:“多谢皇兄皇嫂挂念周旋,还请皇兄皇嫂再给弟五年时间,到时仪必定准时回京娶亲。”

皇后得了满意的答复,语气也宽容了些:“那就好,皇嫂会同你皇兄商量的。”

“你也莫怪皇嫂逼你太过,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先帝走的早,你生母又早撒手人寰,做嫂子的总是希望你能够儿孙满堂。”

“这五年中你若是有了心仪之人也不妨先跟皇嫂说说,皇嫂替你安排,毕竟是要过一辈子的人,还是要以你的心意为主的。”

秦仪点头:“仪明白,谢过皇嫂,一切但凭皇嫂安排便是。”

解决完秦仪的事情,皇后将目光放在了旁边一动不动装鹌鹑的秦修身上。

那冷冰冰的目光一打在秦修身上,秦修昨晚整写了三张宣纸背了无数稿子在修王妃面前演练过无处次好容易鼓起的勇气就直接打了水漂无影无踪了。

看着他那鹌鹑样,刚才骂了半晌的皇后的气也没那么大了。

秦修这个幼弟总是要多得她一些偏爱的,而且这一大多年秦修对待惊风惊羽也是尽心尽力。

皇后也知道习武之人难免受伤,虽然对惊风惊羽受伤十分不满,但是若说是真正气秦修的地方,却是他这一大多年来的阳奉阴违。

想到这里,皇后对秦修的语气便又生硬了起来:“至于你,当时口口声声说不会让惊羽碰武器让她受伤立下了军令状,结果一娶了妻便全都忘到脑后去了,一手阳奉阴违用的好啊。”

尽管已经被骂了半晌脑子糊的很,秦修听了皇后的话还是第一时间就抬起了头:“皇嫂,我当时是答应了你不让惊羽碰武器,但是那可不是军令状,皇嫂不要搞错了。”

他军中出身,对于军令状此等话语极其敏感,此等气氛紧张的时候,他首先的关注点居然是这个,听的皇后都下意识的愣了一下。

不过皇后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差点被秦修气笑,这家伙是生怕自己在她面前罪状不够多嘛:“好啊,如今都学会跟皇嫂玩这文字游戏了。”

“那我且问你,你之前是不是故意答应我不让惊羽碰任何兵器,但是心里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这么干,只是打算等你顺利娶妻之后再让惊羽舞刀弄枪,为的就是不让我从中作梗你的婚事?”

皇后一向七窍玲珑心,事情没发生多久她就已经理清了前后的来龙去脉。

秦修听了皇后一丝不错的猜测,刚抬起的头就一点点又沉了下去,是誓死打算做个鹌鹑的样子了。

于是皇后又问了一遍:“是且不是?”

这次秦修没办法再装鹌鹑,只好硬着头皮点了头:“是。”

皇后早已猜到,听他亲口承认了也没有什么意外。

就像秦修想的那样,如今生米煮成熟饭,皇后自然是不可能再将李氏从皇室休弃,那样皇家的脸面就丢大了。

不过她也有自己的处理方法:“那好,那本宫今日便去同皇帝商量,日后便只让惊风每日去修王府习武,惊羽仍然像之前那样长居昭和宫,再不准她舞刀弄枪了。”

这话一出,一直装鹌鹑的秦修也不得不立刻硬气了起来:“皇嫂万万不可啊,惊羽习武天赋世所罕见,便是整个大秦也找不出她这么天赋异禀的人了,皇嫂若是不让惊羽习武,简直是大秦的一大损失。”

皇后不为所动:“那又如何,惊羽不过一小小女儿家,便是习得了绝世武艺,大秦百万将士,也断断不可能需要一个女儿家去保家卫国。”

“她是大秦的嫡长公主,金枝玉叶荣宠无限,所想所做之事无不会有人亲替,只需要她稍作吩咐便是,哪里需要这武艺。”

“反倒是最后落了一身的伤,女儿家身子娇弱矜贵,落了伤留了疤伤了手脚便是再如何也不值当的。”

眼见着皇后吃了秤砣铁了心,是半分都不肯退,秦修急的满头大汗。

惊风惊羽如今还小,本就对习武无可无不可,兴致时高时低的,他也不能保证现在的惊风惊羽还会不会像当年那样跟皇后闹将起来,祝他一臂之力。

而且皇后作为一国之母,对惊羽这个公主的掌控力肯定是要比对惊风强些的。

若是皇后不愿意惊风习武,秦修去找皇帝说一说,到底惊风是大秦的嫡皇子,大秦皇子从来都是要习武的,皇后便是再不愿意也得认。

但是对于惊羽,哪怕秦修就算是在皇帝面前说出了花,皇帝也不一定会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天赋异禀”去违背皇后的意思。

去年他就试过一次了,皇帝对惊羽习武的事情本来就不置可否,他从皇帝哪里得不到太多的助力。

毕竟就像皇后说的,大秦百万将士,又不需要惊羽一届女儿去保家卫国,这一身武艺本来就是可有可无。

但是对于秦修不是啊,他难得碰上这样两块璞玉,是起了无论如何都要将其雕琢成器的心思的。

于是便急切的想要同皇后这边再挣扎一番,想将昨日那三大张宣纸上的说辞一一摆出,劝说皇后。

只是平时伶牙俐齿的人,今日不知道是太急了还是过分紧张,想了半天愣是没能憋出一个字来。

连皇后看他那样子都于心不忍,想着这之后好歹至少惊风也还是要跟着他习武的,皇后也没有太过计较,只是说:

“我也不同你计较之前你诓骗于我的事情,日后只有惊风去习武,你和李氏也能至少多得一半的清净,这事就这么定了吧。”

眼见着皇后决定已下,秦修急的不行,偏偏此时居然突然解锁了笨口拙舌这个属性,半句有道理的话都说不出来。

于是便更加急了,只好将求助的眼光看向这屋内唯一可能成为他的救星的秦仪。

秦仪刚被皇后狠狠教训了一番,好容易将自己给捞了出来,按理来说是不该再在这个时候去撞皇后的枪口的。

但是想到秦修大婚前兴致勃勃拉他喝酒的时候一番雄心壮志说要培养出两个绝顶高手的兴奋样子,秦仪在心中叹了口气,还是决定帮帮他这唯一的弟弟。

“皇嫂,我也觉得让惊羽继续修习武艺没有什么坏处,毕竟百密仍有一疏,哪怕平日里布置的再周到也总是会有人力看顾不到的地方。”

“若是有朝一日此种情况发生,惊羽遇到危险,武艺在身好歹总是更能有自保之力。”

“弟幼年虽也同众兄弟一起习武,但是到底身体所限,未能有大成之势。”

“在外多年,哪怕随身护卫多人,但是仍有次余生死攸关之际,若是弟身体健壮武艺高强一些,先前便能化险为夷,不至于身上多了两道曾经致命的伤,后来多方求医才保住性命。”

秦仪在外数年,又多是寄情山水自然,身边又有王府亲卫护卫,按理来说应该无甚危险。

但是天灾人祸总是不期而至,人算不如天算,还是发生了几次危险的。

此事皇后本不知道,今日才听他娓娓道来,便是寥寥几句也听的人有险象丛生之感,可想而知当时的实际情境又是多么的危急。

秦仪谦谦君子,举止进退有度,语气从容淡定,娓娓道来颇让人有信服感。

而且秦修从一开始便说的是惊羽的天分如何之好,若是此时放弃又多么可惜,皇后可根本不会关心大秦少了一个习武天才和绝顶高手会怎么样,因为她从刚开始就没打算将惊羽代入这些角色中,但是皇后一定会关心惊风惊羽的生命安全。

毕竟生在皇城长在皇宫,这里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在场所有人心里都是有数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便是惊风惊羽也是有不少兄弟姐妹没能成功出生或者成功长大的。

秦仪抛出这个观点,眼见着皇后的神色便不似刚才坚定,似是在思考,隐隐约约还有松动之象。

秦仪便也趁热打铁的继续说:“对于惊羽习武之事,皇嫂最担心的无非就是刀剑无眼怕惊羽受伤。”

“但是习武之人都是知道的,只有刚开始身体仍然不熟悉各种兵器的时候才会受伤,后来勤加练习,便会少有受伤之事。”

“而且惊风惊羽本就同寻常习武之人不尽相同,他们也不须同他人争斗什么。而且他们由八弟亲自传授武艺,血浓于水,八弟定然也是不忍心看他们受伤的。”

秦修笨口拙舌的半晌,眼见着他七哥本事十分之大的不过几句话的功夫便说的刚才还无比坚定的皇嫂神情松动,又听他七哥趁热打铁,绝对到了他说话表态度的时候了。

于是也不斟酌那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的词句了,立刻顺着他七哥的意思说:“对啊皇嫂,我肯定会好好看顾惊风惊羽不让他们受多余的一点伤的。”

“而且皇嫂你不习武不知道,惊风惊羽天赋好,他们这两天才拿兵器,受的伤已经是十分之少了,我当年刚习武的时候,身上各处青青紫紫了至少两个月都没一处干净的地方。”

“这也就是他们刚开始用兵器,若是再过段时间他们两熟悉了各种兵器,定然就不会再受如此严重的伤了。”

“皇嫂你要相信我,你看我让他们练了一整年拳脚他们不也一点伤没受嘛,我心里有数的。”

他们两人轮番上阵,说的一个比一个有道理,听着听着皇后的态度便有些松动。

不得不说,秦仪那句若是惊羽遇到危险武艺在身也是能有自保之力的话的确戳动了她坚定的决心。

皇后执掌凤印多年,自然知道这皇宫从来不是看上去那么风平浪静。

惊魄六岁便被立为了太子,自那之后他便是一个明晃晃的靶子,各路人马阴谋诡计明枪暗箭什么都有,她拼死护着惊魄,才勉力在宫中求生。

后来有了惊风惊羽,不管皇后怎么想,在外人眼中他们俩就是大秦承运而生的一对龙凤双胎,也是太子秦惊魄的同胞弟妹,将来会是太子最直接的助力和帮手,从一开始冲着他们两个来的人就不少。

尽管皇后已经足够警觉,将昭和宫封的滴水不漏,但是尽管如此也有几次险象环生的时候。

而且如今惊风惊羽慢慢长大,总不可能一辈子囿于昭和宫,他们总是要去麒麟殿,去皇城,去长安城,甚至离开长安城的。

那个时候,就像秦仪所说,哪怕再布置妥当出入护卫,但是总有百密一疏人算不如天算的时候。

皇后这么多年在后宫存活靠的从来都不是侥幸,这样的一时疏忽便可能造成一世痛苦,皇后也不得不考虑起来秦仪说的让惊风惊羽自己拥有自保之力起来。

想了很久,皇后才重新对秦修说:“你发誓你这次不是诓骗于我,惊风惊羽之后必不会受太多伤?”

好容易皇后态度有所松动,秦修此时不鹌鹑了也不笨嘴拙舌了,立刻就打蛇随棍上赶紧点头:“这是肯定的,这次我立军令状,绝对不会让惊风惊羽受任何的致命伤。”

军令状对于军中将士来说有特别的意义,从来都是有“不完成提头来见”的含义在的,这也是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秦修会对皇后错误形容的军令状反应激烈的原因。

如今见他神色认真,甚至还直接用出了军令状这样的承诺,皇后也只好相信了他。

不过倒是也没有立刻答应他,而是说要等惊风惊羽从麒麟殿回来之后问过惊羽的意思再回复他。

秦修等不及回去等候皇后回复,便拉着他七哥死皮赖脸的留在了昭和宫准备等个当场的答复顺便蹭饭。

可怜皇后上午才被这两个家伙气的三魂出窍六魄移位的,结果中午还得管这两个死皮赖脸的家伙的饭。

当然了,秦仪还是一如既往的谦谦君子,死皮赖脸这个词只能是去形容那个解决完正事就没个正形的秦修。

等到惊风惊羽回来,先没有见到秦修和秦仪,皇后问惊羽这段时间受伤这么严重可还要去继续习武。

惊风惊羽都觉得这点小伤没什么,主要是同皇后再三确认了就算是惊羽不去习武惊风也是要去的,所以两个小家伙飞速就达成了共识仍然要去修王府习武,他们不想分开。

皇后也没办法,也只好就这么回复了秦修。

解决了一桩心头一块大石的秦修简直是春风得意,从此在皇后面前过了明路,他也再不用遮遮掩掩的了。

喜的他中午当场便拉着他七哥饮了半壶的酒,秦仪酒量不好喝的微醺,秦修却没事儿人一样,下午出宫时候还没忘记拉着他七哥和惊风惊羽回了修王府,气的皇后不停的在背后骂他没个正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