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惊羽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惊风惊羽长到五岁上的时候便显出同同龄人格外差距的聪慧来了,尤其是惊羽,更是表现出了让麒麟殿所有大儒都震惊的智慧和见识。

麒麟殿虽然只是启蒙之处,但是入学之人皆是龙子凤孙身份尊荣之辈,所以麒麟殿通殿大儒,皆不是泛泛之辈,俱是学识渊博之人,其中多人皆是桃李满天下。

但是所有人都表示,从来没有教过惊羽这样的学生。

周太傅为朝廷正一品官员,虽然也会定期去麒麟殿给这些孩子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平日里待在麒麟殿的日子并不太多。

但是哪怕并未在麒麟殿久待,周太傅却是最早意识到惊羽的聪慧是绝对不同于寻常天资聪颖之人的。

只是当时惊羽才三岁多一点,刚入麒麟殿启蒙,哪怕那个时候就显得十分聪慧,但是到底身边还有一个同样聪慧的惊风,对照着也没有那么突出。

而且先生们教书育人多年,总也是见过几个少有奇才之人的,所以就算是惊羽偶有惊人之语,除了周太傅之外的所有先生也都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以为不过是童言稚语,无伤大雅,便是同他们日日相处的皇后也没有觉得这是什么需要注意的事情,只有周太傅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直觉下意识的觉得有些不对劲。

关于对惊羽天赋的察觉,当时周太傅也隐隐的向皇帝进过言。

只是连皇后都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同他们相处时间更短的皇帝怎么可能会有所察觉,只觉得惊羽十分聪慧是一件好事,并没有怎么将周太傅的话放在心上。

周遭只有周太傅一人觉得惊羽的聪慧有一种隐隐的违和之感,惊羽又毕竟是身份极其尊贵的嫡长公主,周太傅后来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只安慰自己想惊羽那些偶尔为之的话语不过是小孩子的奇思妙想罢了,等她慢慢长大了之后就会好的。

只是等惊风惊羽慢慢长大,他们在各种方面的天赋也的确显现的更加明显,与此同时也更加明显的是,惊羽那些“语出惊人”的时刻也越来越多。

惊羽的惊人之语并不是说她说出了多么惊悚的话,她大部分让人觉得她与众不同的话只是讲出了她对许多书中和现实中文章诸事的见解和疑问罢了。

如果可以形容的话,那更加是一种认知和了解上的惊悚,因为那些话根本不像是她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够说出来的话,哪怕是再“天纵奇才”的孩子。

惊羽说的是:

“君权神授,所以帝王可以统御百姓,那又是谁给了上天赋予君王权利的权利呢?”

“士农工商皆是生存方式,农民劳作,供给生活,缴纳赋税,士人也是一样,只是士人的劳作便是利用缴纳上来的赋税替百姓管理国家,做一些他们不能做的事情。就像是你不会做糖葫芦,就花钱请人给你做糖葫芦吃一样。”

“精卫填海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海之大,绝对大过鲲鹏,便是千百万只精卫一同填海,也定然是填不完的。”

“孔夫子说为政以德,孔子思说为政在人,一讲君主,一讲臣子,但是总归还是讲的一个意思。”

……

诸如此类的话惊羽随着长大的过程说的也越来越多了,很多是连熟读诗书多年的大儒们都难的听到的见解,她仿佛对先生们的讲解天生就带着怀疑的态度,总是要说一些自己的想法出来来震撼世人。

或许在同龄的孩子面前惊羽还只是哗众取宠,以为她只是想得到先生们的关注,但是她自己从来不这么觉得,听了她论调的先生们也完全不会这么觉得。

他们大多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如何能不知道真正经过思考的想法和单纯想要吸引他人注意的故意唱反调的区别。

惊羽的看法见解疑惑有些认真有些幼稚有些迷惑有些奇怪,但是这种种种种,都说明了一件事情,就是惊羽这个人本身,从幼时就显出了一种绝对不可能泯然众人矣的气质。

惊风也是十分聪慧的,甚至他们的胞兄惊魄也是天纵奇才的人物,但是对于麒麟殿的大儒们来说,教书育人无数的他们知道他们的聪颖是真的聪颖,是因为这两个孩子生来就比旁人有更加适合做某件事情的天赋。

但是他们的思想,是在像一个正常的孩子那样成长着的。

哪怕是连皇帝十分满意的惊魄,现在如何能够从身体到心理上的独当一面,都是一步步的成长起来的,而不是像惊羽这样,似乎从生来就知道如何,思考。

久而久之,隐隐约约意识到惊羽不对劲的就不仅仅是周太傅了,甚至也不仅仅是麒麟殿的诸位先生了。

随着同她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多,连教导他们武术的秦修和只是不时教导他们医术的郭太医都意识到了惊羽的与众不同。

而同他们相处时间最长的皇后,自然是不可能察觉不到这些的。

只是惊羽对她的意义比惊羽对世界上所有人的意义都简单也都复杂,惊羽是皇后唯一的女儿,她这一辈子对于惊羽唯一的要求和希望就是她能够平安喜乐健健康康,别的事情,她会下意识的选择忽略。

而察觉到了的其他人,虽然每个人都察觉到了惊羽是与众人都不同的,但是他们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所以几乎所有人都会下意识的劝说自己,只认为惊羽可能是百年难出的格外聪慧罢了。

而几乎所有人对于有这样才能的惊羽都是欣赏和羡慕的,百年难出的奇才,不论是读书还是习武,甚至在几乎没有怎么下功夫的医术和兵法上,都显现出了真正令人赞叹的天赋。

这几乎所有人中包括了皇帝,知道了惊羽的不同不凡之处则更加认为惊风惊羽这对龙凤胎是大秦的福泽。

十分欣喜,当场考教了惊风和惊羽的功课之后龙心大悦,直接就允了他们今年上元节可以出宫游玩的请求。

只有周太傅内心深处仍有那种从刚开始知道惊羽的不同之处就有的隐隐不安。

他已经年过花甲,人生经历可谓是大起大落,游学之时几乎走过了大秦的南北上下。

见过的事情多了,人也就会更加相信自己的直觉,慧极必伤,从来都不是什么纸上的笑谈而已。

惊羽从启蒙开始,麒麟殿的课业对她来说就从来不是什么问题,同龄人还在识写文字的时候她已经可以自己阅读诗书了。

等到再大一点,识的字多了,懂得道理也多了之后,她便开始出入宫中藏书阁,旁的孩子还在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时候,惊羽看的书却是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治国之论。

这样的孩子,定然不会是池中之物。

周太傅曾经旁敲侧击过惊羽,问她读书为何,惊羽的答案让半生漂泊志在高远的周太傅都狠狠的吃了一惊:

“我秦惊羽,要做大秦最惊才艳艳的长公主,外可征沙场,内可定朝堂,上可安国本,下可平民生。”

此等豪言壮语,若是周太傅从任何一个初入朝堂的年轻人口中听说都不会如此震惊,但是此语却出自一个仅有五岁的皇室尊崇无限的嫡长公主之口,充满着自信和嚣张,使人不由自主的想去相信她的话。

周太傅震惊于惊羽的话,但是周太傅也知道,大秦公主及其驸马都不得干政。

不仅仅是大秦,多少年来多少皇室都是此等规矩,惊羽此等染指朝堂的志向,是定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但是惊羽这样的人便是再过百年大秦都不见得能再出一个,若是随着时间和世俗就这样泯然众人矣了的话,就像无论如何也要让她习武的秦修一样,估计就是连他都会生出折戟沉沙之感。

所以周太傅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让自己忘记惊羽曾经说过的这句话。

这话不是身为大秦皇帝臣子的他应该听到的,但是也让自己从今往后无论如何都不要将惊羽当作一个稚龄孩童对待,尤其是在探讨一些正经之事的时候。

但是哪怕是周太傅也不得不承认,哪怕平日里惊羽的思想再如何的超凡脱俗不似孩童,这个家伙在某些事情上仍然有着让所有大人们都忍不住气的跳脚的孩童特色。

简直是格外的调皮捣蛋,麒麟殿受害颇多,在这种事情上跟皇帝时不时的告告状简直就是周太傅不用思考的选择。

这些事情都不是明面上的事情,先生们如何看待她的惊羽根本不知道,她本人最近过的可不要再快乐了。

如今她和惊风都已经五岁了,惊毅已经满七岁出宫入皇子府了,如今的麒麟殿就他们两个最大,简直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称雄称霸真的不在话下。

本来今年二公主惊婉也是要入麒麟殿启蒙的,但是她出生的时候身体便不怎么好,到现在也没怎么好起来,一直在修养,她生母跟皇帝求了恩典,多允她一年修养,明年再让她启蒙。

而五皇子惊涵和三公主惊溪还没有满三岁,还不到启蒙的时候,所以如今麒麟殿就只有惊风惊羽和几个宗室家的孩子。

惊风惊羽性子活的很,同谁都能玩的来,虽然麒麟殿现在一个兄弟姐妹都没有,但是同几个堂哥堂姐表哥表姐他们也玩的十分开心。

而且好歹在麒麟殿待了几年,他们如今对付先生们的手段也是越发纯熟,在麒麟殿的日子简直过的十分如鱼得水。

而且最近秦修很忙,修王妃去年腊月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

虽然没有如他大婚时候特意将惊风惊羽送过去压床的行为所愿一样生双胎,但是他毕竟是第一次当爹,媳妇儿孩子热炕头的感觉实在太好,这家伙就不想让惊风惊羽这两个造孽家伙去修王府晃影响他和王妃的心情,干脆趁着过年提前给惊风惊羽放了个假,让他们等到正月底再重新回去修王府习武。

这些事情已经够让惊风惊羽开心的了,最最开心的是,那日不知道为什么父皇就将他们喊过去考教功课了。

这事儿虽然也很经常发生,而且惊风惊羽后来怎么回想都觉得他们的回答十分正常,但是那天父皇听完之后十分开心,当场就允了他们求了半个多月的让他们上元节出宫去看灯的请求。

这一下子惊风惊羽可太高兴了,他们上次出宫的时候还是三岁时候的中元节呢。

而且上次一路上都被皇兄管着,他们记性好,到现在都还记得皇兄连个糖人都没让他们吃,于是就一直惦记着什么时候下一次出宫。

这事儿跟皇后说没用,对于任何有可能威胁到他们两个生命安全的事情,皇后是向来都对惊风惊羽的撒娇卖痴能够硬的下来心肠的。

哪怕到了现在,他们两个跟着秦修习武都这么长时间了,皇后也仍然会时不时的就检查他们身上有没有伤。

一旦受了点伤的话,哪怕当年同秦修说的好好的,皇后也必然是会派人将他提溜进宫好好“探讨”上一番。

秦修本来就对他这长嫂十分敬畏,这么一来二去的,搞得他现在对进昭和宫都有阴影了。

偏偏他当时也是正儿八经的跟皇后下了军令状,不让惊风惊羽受什么致命伤。

但是皇后对致命伤的理解跟他的理解完全不一样,当时没有说清楚,现在皇后教训,他也只能捏着鼻子受着。

惊风惊羽身体天赋好,平日里习武又都是只在修王府内,哪怕是互相对打,对象无非也就是惊风惊羽或者朝云陵云,再狠一点秦修亲自上阵,都不会下什么狠手。

他们俩受的最重的伤反而不是秦修或者朝云陵云弄出来的,是他们两个互相弄的。

他们俩力气大,虽然如今已经控制的比小时候好很多了,但是互相对打起来的时候容易没了轻重,轻轻松松就是两道淤青。

他们自己倒是不觉得什么,疼那么一阵也就好了,多嚷嚷两句都懒得。

但是皇后每次看见了之后,都会心疼的不得了。

心疼成这样自然也就不会再罚惊风惊羽什么了,谁让秦修当年那么执着的将这件事情给揽了过去呢,现在一旦遇到这种事情,皇后的第一反应是心疼,第二反应就是将秦修给提溜过来训一顿。

基于皇后对惊风惊羽的过分爱护,而且对于某些事情是无论如何都能狠得下心肠的特性,现在有些事情他们两个鬼机灵的家伙甚至根本不会去找皇后。

因为知道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索性不去浪费那个时间,专攻有可能同意的人,大部分情况下,也就是皇帝。

他们都已经满了五岁了,本来就是可以出宫逛逛的年纪。

虽然说他们也是每日出宫去修王府习武的,但是皇后管的严,他们去修王府也就是真的去修王府,一路上马车但凡停下来一点他们两个回去都是要被皇后教训的。

而且鉴于他们日渐长大,目测已经大概有了上房揭瓦的能力的苗头,秦修知道他皇嫂的厉害,若是这两个家伙真的从修王府跑到了大街上的话,估计他接下来整整一年都要挨训,所以看管他们便看管的格外的严,是真的没有什么机会出去看看。

所以他们俩早就在谋划了,今年上元节无论如何也要出宫去玩,从冬月里就开始磨着皇帝。

皇帝对此无可无不可,本来就到年纪了,出宫去看看也无可厚非,但是皇后实在管的严,他也不想跟皇后就这种小事上闹僵,干脆就一直吊着他们两个。

直到那日他听了周太傅的话,心头十分欢喜,考教了一下他们的功课,结果十分满意,便问他们要什么赏赐。

这两个家伙十分会把握机会,不仅将上元节出宫看灯的事情敲定了,甚至还拿下了今年秋天可以跟着一起去京郊围场狩猎的允诺。

虽然也不知道到时候皇帝会不会正儿八经的允了这么个诺言,毕竟现在皇后还完全不知道这个事情,要是她知道了之后定然是不同意他们去的,到时候肯定又是一番拉锯。

但是就目前来说他们两个心里是默认了秋天定然是可以去打猎的,高兴的不得了,才懒得管那大半年之后的阻力呢。

正月十五那天宫中有宴,他们两个得了皇帝的允诺,根本连宴会都不想去赴。

虽然是半下午的才会出宫,但是一大早上起来就做好了要出宫的打扮,俨然将皇后特意给他们送过来的衣服视若无物。

大过节的,皇后就算是再气这两个家伙也死命的劝慰自己正月里不能打孩子。

背地里跟汉女偷偷的说,还是他们小的时候好,她给他们吃什么穿什么让他们干什么他们都乖乖的,哪像现在,三天便能气的她肝火上头。

不过不管他们再如何不想去赴宴,归根结底还是要去一次的,因为他们那三个兄长要先入宫赴宴之后才能带着他们一起出宫。

别说什么他们自己带人出宫就行了不用等兄长们带他们玩,若是皇后娘娘对他们能有这样放心的态度,缘何秦修现在隔三差五的就得入宫挨次训斥,出宫之后更是哭天抢地宣扬的无人不知。

不过皇后送来的衣服他们还是没有穿,皇后到现在仍然想把他们两个打扮的一模一样,每次让人送来的衣服都是同样样式颜色的。

但是他们本就已经长的十分相似了,再穿上一模一样的衣服,可谓是十分迷惑。

他们虽然才五岁,但是已经受够了每次被叫错名字身份的烦恼。

皇后一边气的连连感叹:儿大不由娘,一边也只能让人去重新准备衣服。

他们不是不想穿一样的衣服嘛,那就将准备好的套装给拆开来,今儿惊风穿红的那套惊羽穿紫的那套,明儿惊风便穿紫的那套让惊羽穿红的那套。

虽然皇家也不怕浪费不浪费的,但是这些衣服都是皇后花了心血让人给他们准备的,就这样丢了也怪可惜的。

皇后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两个皮猴今日能在宴会上坐上半个时辰她回去都能给他们多赏两块糕点吃,但是果不其然的也是,这两个家伙等皇帝刚露了面正式开宴之后说了两句话便嚷嚷要出宫去。

帝后相视一眼,彼此的眼神中都是怎么就生了这么两个坐不住的家伙。

但是君王一言九鼎,皇帝答应了的事情自然也不可能食言,便将惊魄给叫了过来,皇后仔细叮嘱了一番就让带着几个弟弟妹妹堂弟堂妹表弟表妹出宫去了。

惊魄初五才过了十五岁的生辰,如今已经长成了朗朗少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