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惊羽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亲王成婚兹事体大,中秋过后没几天秦修就开始忙的脚不沾地。

很多事情本也有下人在帮忙做,但是他王府没有正经的女性长辈,很多事情只能他亲自来处理。

皇后倒是有心帮衬,只是她只能待在深宫,到底力不从心,哪怕是派了几个经验老到的嬷嬷过去也是不够的。

不过秦修也不止一个嫂子,皇后无法出宫,便只能送人送物,但是其他几个王妃可都是可以在长安城中自由行动的。

兆王妃奕王妃梵王妃年纪没比秦修大几岁,叔嫂之间要避嫌,便也只送了东西表示心意,自己的话只有跟嫂子们一起的时候才会过来。

不过宣王妃比宣王还要大两岁,是差不多跟皇后一样是看着秦修长大的,于是就亲自带了人过来帮秦修筹办婚事。

宣王妃顺手拉上了仁王妃,她虽然年纪比宣王妃要小一些,但是总归够的上是可以帮秦修操持婚事的,而且主要还是宣王妃打头,她做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就行了。

亲王大婚按道理是太后来操持的,毕竟名义上他们都是太后的子嗣。

但是郑太后看得清楚形势,郑家如今就是一个空壳子,她在宫里安安分分的活着就是能给郑家带来的最好的庇护,是以很少去参与这些事情。

于是这次也不例外,皇后来跟她说秦修婚事的事情,她直接便称病将此事全权交给了皇后操办,之后就一直没有操心过这件事情。

郑太后入宫没多长时间先帝就殡天了,接着新帝登基,昭和宫她还没住几天就迁到了慈宁宫。

又碰上皇帝皇后这两个着实算不上心慈手软的人,绝一点甚至可以直接说是心狠手辣,她一无人脉二无权势,便是这母子名头也不过是皇帝赏的,就算是想做些什么也实在是有心无力。

先帝殡天之时后宫至少有三十位记录在册的妃嫔,她名义上虽然算是先帝的皇后,但是拢共也没在后宫待多长时间,先帝娶她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冲喜。

而皇帝生母已逝,便是随便立一位年高德劭的太妃为太后也没人敢说什么。

但是后来帝后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将太后这个名头安到了她身上,无非是见郑家已经大厦将倾,她也比较好掌控罢了。

皇帝皇后年纪都比郑太后要大上不少,郑太后也的确没有那个能力和心机能在他们两个眼皮子底下玩心眼儿。

当时刚当太后不死心的时候她还尝试过几次,结果被反击的体无完肤。

皇帝不怎么到慈宁宫来,皇后倒是软硬兼施的让郑太后了解到了当前的情况,从那之后她便生不出什么多余的心思了。

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虽然终此一生可能都要长在这慈宁宫中了,但是到底还是活着比死了好。

皇帝登基后,秦修也没有怎么见过太后,最多逢年过节去请个安,私下里是从来不去的。

事实上先帝这些子女没一个跟太后有什么母子情谊的,就连先帝的遗腹子,皇帝最小的那个妹妹,也是从小养在其生母身边的。

皇后刚开始拿那个小公主当女儿养,时不时的就将她叫来昭和宫小住。

只是后来皇后有了惊风惊羽精力不济,便减少了看顾她的次数,好在那个太妃也是个利落人,将她照顾的很好。

于是太后不掺合他的婚事是秦修可以预料的事情,如果太后硬要掺合,他反而还要想想这太后是不是坐不住了得想办法提醒一下皇嫂。

有宣王妃和仁王妃帮忙的秦修肩头卸下了许多担子,虽然很多事情还是要他亲自去做,但是有两位嫂子在总不会出什么大差错,他也能放轻松一点。

过了中秋皇后就没再让惊风惊羽去修王府了,说给他也放放假,等他成婚了之后再让这两个小东西过去习武。

秦修虽然也有些可惜他们浪费了这段时间来习武,但是大婚是他盼了多时的事情,出不得差错。

再加上他也的确是忙,就算是惊风惊羽来了肯定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寸步不离的盯着他们两个。

到时候万一一个不注意,那两个小家伙又干出点什么事儿,他这府里如今可都是大婚的装饰,再拆了堵墙的话他也实在是没有时间找人再补了。

所以这段时间就没让惊风惊羽过来,不过还是让人每日传口信去给惊风惊羽说每日要按时习武,并且给他们布置了功课。

但是就像是之前每一次休假的时候一样,没有他看着,惊风惊羽定然是有机会便躲懒。

毕竟便是皇后也不可能时时都能盯住他们两个,不然的话昭和宫的修缮费用不可能这么高。

于是中秋过后这大半个月以来惊风惊羽的日子难得快活轻松,麒麟殿先生们的功课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于是能空出大把大把的时间,于是就不时去太医院找郭院正听课去了。

刚开始他们去太医院还没有那么频繁,但是他们在昭和宫时间待太久了皇后的心脏和脑袋都受不住。

于是他们俩从麒麟殿回来用完午膳午歇一会儿之后,皇后就主动让人把他们送去太医院待着,等用晚膳的时候再接回来。

太医院这段时间由于惊风惊羽的频繁造访也遭了点无妄之灾,但是相比于昭和宫和麒麟殿还有修王府来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足道也。

尽管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但是皇后已经下意识的不去探究了。

能找个地方让他们俩安安静静的待一会儿不给旁人添太多的麻烦就已经很不错了,就尽可能的抽时间就把他们往那送,能省下不少人力物力财力。

三四岁正是猫嫌狗厌的年纪,不过相比于去年惊风惊羽闯祸了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做错了的情况,他们今年好歹长大了一些,能讲得通道理了。

有时候你跟他们说这件事情是错的下次不可以再做的时候他们也能听得进去,下次会稍微小心一点,不过有时候也是挺能发挥创造力的,小孩子总是会有管不住手的时候。

不过在太医院的时候两个人到底是能老实一点,无他,主要是因为基本上每一样东西在他们看来都十分的脆弱,感觉碰一下就要坏了。

他们俩对皇后那个碰一下就碎的彻彻底底的大瓷瓶还记忆犹新,屁股上挨了两下,现在是万万不敢直接去碰这般脆弱的东西的。

郭院正本来都要告老的人了,为了他们两个愣生生的继续留在了太医院。

不过他倒是也没有挡后来人的路,辞去了太医院院正的职位,如今只作一个寻常太医。

只处理一下太医院的琐事杂事,很少看诊,主要还是为了给他们两个讲医术,便是俸禄,也只领之前的一半罢了。

当然了,皇后娘娘私下里是补贴了他的,毕竟人家郭太医已经也是花甲之年,的确是希望能够回家养老含饴弄孙。

如今只能杵在这太医院里,只为了不定时过去的惊风惊羽,皇后也没有那么铁石心肠,变着法的也给他家人送去了不少富贵。

活了三四年,惊风惊羽难得有对调皮捣蛋之外的事情感兴趣的时候,皇后哪怕再不想让他们两个去学这中九流的医术,到底也还是遭不住他们俩兴致高昂。

他们俩兴致蓬勃的很,便是之前每日上午麒麟殿下午修王府的繁忙行程中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去太医院听郭太医给他们讲些东西。

如今下午不用去修王府,加上皇后有心躲清净,他们俩在哪儿都行就是别在昭和宫,于是他们差不多一整个下午都能混在太医院里,手上还抱着最近这几个月都没怎么离身的两个九连环。

小孩子兴趣广忘性大,之前他们俩的玩具也不少,但是从来也没有见过他们对哪个玩具的兴趣这么强烈的,最多也就玩小半个月,之后再往他们手上塞他们也都不愿意玩了。

他们两个聪明的很,在有些事情上也固执的很,之前从来没有玩过这种东西,于是就花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去专门研究这玩意儿。

他们找不到专门的书本来讲解这个,皇帝太忙,皇后也不是很清楚,惊魄给他们演示遍一次之后便被他们骚扰的不胜其烦,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得详详细细的给他们说明。

光是骚扰惊魄也就算了,还见天的拿着这小东西去骚扰麒麟殿的先生们。

这种精巧的小东西先生们早多少年都不玩了,就算当年知道解法如今也忘的七七八八。

偏生这两个家伙这种时候才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深信不疑,他们的缠人功夫麒麟殿的先生们算是见识到了,于是也只能尽可能的给他们讲解清楚。

好容易他们搞清楚了九连环的玩法,能够熟练的解开九个环再一个个的套上去了,皇后以为这样他们估计再玩两天就会跟之前对所有玩具失去兴趣一样,将之抛之脑后。

没有想到这两个九连环还真的对他们的胃口,哪怕已经知道解法了还是十分爱护,每日至少要玩上那么一小会儿。

这九连环是秦修专门找人给他们两个量身打造的,非常精致小巧,方便携带。

惊风惊羽每日就把九连环放到他们随身带着的小荷包里,时不时的就拿出来玩一会儿。

秦修看到自己送的礼物被他们如此喜欢也十分开心,好歹这个便宜师傅带皇叔没有白当,显得他十分了解惊风惊羽的喜好。

毕竟其他人送的礼物可没有被他们像这样随身携带,觉得特别有面子,偶尔也能拿出来安慰一下自己被他们俩摧残的不像话的脆弱心灵,稍微自我欺骗一下。

他们俩学医术这个事情没有过明路说,皇后对外说的都是这两个小家伙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迷上了去太医院玩。

皇帝倒是知道,但是到底也不算正经师徒,只当是小孩子心血来潮,根本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所以也没有人像考较学术和武艺那样不时的就来考验一下他们俩学医术学的怎么样,最清楚他们学习程度的当然是郭太医,不过也仅限于对他们的记忆力感到惊奇而已。

这样年纪的两个孩子能把他每次讲解的事情记住了就已经是十分不错的了,根本不可能要求他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他也就根本就没有往这个方向去想。

反正没有人考较他们,惊风惊羽学医术学的也十分随意,主要来源于郭太医的讲解,剩下如果他们实在对某件特殊的东西感兴趣的话他们也会去看看医书。

他们俩是麒麟殿先生们都不得不称赞的聪慧,皇后给他们启蒙也早,识字读书从来不是问题,便是真的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句含义,麒麟殿通殿大儒,便是再如何不忿惊风惊羽平日里调皮捣蛋,总归是领了命要悉心教导他们的。

便是皇后,出身书香世家,曾经也是以才气闻名长安城的萧家嫡女,自谦说一句粗通文墨,也没人会当她真的只是能识字读书,教导下如今的惊风惊羽还是绰绰有余的。

惊风惊羽每天日子都过的开开心心的,便是头日挨了皇后的打骂,第二日也大概率会忘了教训继续在皇后身边母后长母后短的,每日笑的开心,哭的也痛快。

只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不知道是哪个跟他们说的爱哭鬼都是丑八怪,便哭的越来越少了,受了委屈挨了打骂很多时候也只是眼睛红一红,但就是死憋着不让自己哭出来。

秦修大婚那日帝后都没有亲自参加,不过惊魄倒是入宫特地将惊风惊羽接了出去观礼。

皇帝是先帝的长子,下面几个弟弟除了秦仪和秦修都已经成婚了,加上秦修戍边多年战绩赫赫,这场婚礼皇帝就属意礼部和太史局办的热闹些。

本来长幼有序,秦仪没有成婚的话是轮不到秦修成亲的。

但是他们兄弟俩本来年岁相差的就不大,秦仪跑的没影儿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总不好因为他耽误了秦修的婚事。

再加上大秦建朝不过三代,对礼教也着实没有太过严苛,只要明面上能说得过去,也没有太拘泥于小节。

修王妃定的是礼部尚书家的嫡女,百多年的书香世家,女方那边便是一举一动一针一线都是有礼可循的。

皇室位高,更不能让人看了笑话去,加上皇帝的吩咐,礼部加上太史局上上下下花了不少功夫,着实将这场婚礼办的十分热闹。

幼弟成婚,秦修上面的几个兄长姊妹除了皇帝都来了,便是秦仪也千里迢迢的赶了回来给这唯一弟弟祝贺,更是有三五知己好友充作傧相,并上许多其他亲朋好友,王府简直十分热闹。

而且秦修年纪小辈份高,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大大小小来了一群,虽然因为身份不能都跟着他一同前去迎亲,但是便是看着都觉得王府十分有生机。

惊风惊羽被惊魄带出宫来看小皇叔成婚,到处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的修王府同平日看上去极其不同,觉得十分新奇。

惊魄惊岁要跟着秦修去李家迎亲,打算将这剩下的一堆弟弟妹妹都托付给惊睿。

可怜的惊睿看着剩下的这一堆大大小小的萝卜头,恨不得自己也能跟着小皇叔走,甚至都求到了秦修面前。

秦修今日大婚,人生四大喜之一,盼了许久的事情,简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个时候求他办事分外方便,于是大手一挥就让惊睿也找了匹马跟着一起走。

不过哪怕是惊睿都走了,剩下的一群人里面惊恒也不是最大的,今日是极大的喜事,几个王妃将王府里的几个庶出的子女也带过来了。

虽然他们也是皇室子弟,但是平日里惊风惊羽见这几个堂哥堂姐的机会十分的少。

皇宫的宫宴基本上只有王妃所生的嫡子嫡女才能参加,也只有亲王的嫡系子女才能入麒麟殿启蒙,庶出子女要在长安城中另寻先生和书院,不过姓名上倒是也还都是从“惊”字辈。

大秦建朝之初嫡庶本也没有现在这么分明,只是随着年代更替,皇室扩张,便不得不注意起这件事情来。

从前朝许多经验来看,嫡庶不分很多时候都是乱国之祸,先帝是祖皇帝的嫡子,更重要的是他是祖皇帝薨逝之时唯一成年的皇子,是以皇位来的倒是便宜。

而如今皇帝虽然非嫡,但是这的确是命运使然。

先帝子嗣不少,但是前前后后立了五任皇后都愣是没能生下一个嫡子。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加上皇帝有军功在身,他得了皇位也是可以服众的。

皇后将惊风惊羽看的跟眼珠子似的,之前很少让他们随意走动。

便是这一年以来每日都要去修王府习武,也是严格的耳提面命绝对不允许秦修或者任何一位宫人放他们离开修王府,或许他们拆的那堵墙是他们距离出修王府最近的一步。

这种情况下惊风惊羽同这些庶出的堂兄弟姐妹根本没有任何的接触机会,只偶尔机会才会见上一两次。

他们俩记性好,大概也都能记住姓名长相辈份和排行,但是到底接触的次数十分的少,双方都不怎么了解。

宣王府中惊岁既嫡又长;仁王府中惊睿也是如此;兆王子嗣十分艰难,去年兆王妃生下的小郡主是兆王目前唯一的子嗣;奕王的嫡子也是去年才出生,不过之前就已经有了庶长子;梵王目前只有庶子庶女,并无嫡子女。

不过尽管是庶出的子女,大家的年纪也都不是很大,毕竟整个皇室这一辈中最大的三个就是惊魄惊岁和惊睿。

几个长公主今日也都带着驸马来了,同亲王府中庶出的子女到底留着秦家的血不同,长公主府的庶出子女可是真真与大秦皇室一点关系都没有。

大秦朝堂规定驸马不许参政,是以便没有严格限制驸马纳妾。

尽管大多数驸马碍于皇室颜面也不敢光明正大的纳妾,但是这到底是公主和驸马的家事,皇帝不会亲自下手管。

只是如果驸马实在是做的太过分的话,到底是打了皇室的脸,自然也就会亲自干预。

今日是皇室亲王的婚礼,亲王妃们能将庶子女带过来是因为他们也叫秦修一声小皇叔,长公主们怎么可能会将府中的庶子女带过来呢,便是驸马稍提一句也是要挨挂落的。

尽管平日见面见的少,但是到底都是姓秦的,留着同样的血,年纪又小,所有人便很快的都热络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