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惊羽四岁的生辰皇后办的极其浩大,扬言说这就是补给惊风惊羽的周岁宴,十分用心。
皇帝倒是也十分支持,毕竟他嫡子嫡女就这么三个,这点排场还是愿意给皇后的。
他们俩生辰在六月初六,极好的日子,长安城里风和日丽,并未到极热的时候,十分舒适。
皇后请了许多人,皇亲国戚居多,也有一些朝中重臣的家眷。
虽然是惊风惊羽的生辰,但是他们俩加起来在生辰宴这件事情中的话语权也就只够让他们不穿皇后给他们安排的黄色小靴子而已。
至于其他的,连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吃什么东西都是不由他们决定的,皇后全权包办,皇帝仅作参考,惊魄偶提意见,他们俩就是个皇后办宴会的工具人而已。
不过哪怕是这样他俩也挺开心的,他们两个性子活泼,但是宫中之人循规蹈矩惯了,没什么人能跟他们玩到一起去,所以就格外喜欢每次开宴,毕竟可以跟许多孩子一起玩。
今年惊恒也出宫去了皇子府,而惊毅的母妃熹妃同皇后颇多龃龉,除了麒麟殿外很少会让惊毅同惊风惊羽接触。
二公主惊婉才两岁多,五皇子惊涵和三公主惊溪如今还不到周岁,惊风惊羽在宫中实在是没有什么玩伴。
他们缺少同龄玩伴这件事情皇后也是想了办法的,去年年底她跟皇帝商量着要给惊风惊羽找伴读。
伴读是要住在宫中的,当时快过年了,也不好让人家骨肉分离,便想着过了年再考虑这个事情。
刚好年节宫宴的时候参宴的文武朝臣有家室的基本上都带了几个自己的孩子,那个时候惊风惊羽同他们在后殿也玩的开心得很。
后来皇后多了个心眼,就问他们喜欢哪家的姐姐妹妹哥哥弟弟,他们倒是也开心的答了,什么韦姐姐韩妹妹邢大哥姚三哥的零零总总说了十几个。
皇后听了也开心,考虑过后召了几家的夫人进宫,讨论给惊风惊羽选伴读的事情。
不过她倒是也没有把话说绝,毕竟这些都是朝中重臣,惊风惊羽身份尊贵,但是也特殊。
他们是太子的胞弟胞妹,一旦这些人家将孩子送过来当伴读,也就是默认站了太子的队。
皇后虽然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想着一石二鸟,但是对方也是朝中大臣,混到这个地位也不会胡乱做决定。
双方都有考量,她也没有说让对方当时就做决定,后来想了个方法就是想将那几个孩子接到宫里来住几天,随便找个名头,总之先让几个孩子互相接触一下再说。
这个处理方式双方暂时都还能接受,毕竟他们也不想那么快就站队,皇后也比较真心想给惊风惊羽找几个玩伴。
只是皇后本以为这件事情的困难会在那几家大人的选择身上,毕竟皇帝仍然春秋鼎盛,朝中有中立的大人不愿意过早参与站队也是在考量之中的。
如果说这些孩子们住了几天之后再回家,有几家的亲眷进宫表示不愿意皇后也可以理解,自然也不会多做动作,还是那句话,毕竟皇帝仍然春秋鼎盛。
但是皇后是万万没有想到,问题居然又出在了惊风惊羽那两个家伙的身上。
他们俩喜欢热闹,那几个孩子进宫之后暂时都是住在昭和宫的,惊风惊羽高兴的不得了,就跟刚开始见到朝云陵云一样恨不得每时每刻都想去跟他们一起玩。
说起朝云陵云,他们比惊风惊羽大了五六岁,虽然年纪有些差距,但是他们也是第一个惊风惊羽能时常接触到的“同龄人”,所以刚开始惊风惊羽还是十分喜欢跟他们两个一起玩的。
后来相处久了,陵云十分沉默寡言,往往是惊风惊羽说十句除了嗯他都回不了半句别的,朝云倒是活泼一点,但是也只是相对的,惊风惊羽说三句他能回一句而已。
加上后来两个小家伙也发现了他们俩都是耳报神告状精,很多事情明明是他们两个背着所有人做的,但是隔天皇后还是能知道。
他们俩虽然人小但是十分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肯定是朝云陵云去跟皇后告的状。
小孩子都不喜欢跟告状精玩,尤其是他们俩这种三天两头大祸小祸不断的人,所以后来惊风惊羽也就不喜欢跟朝云陵云玩了,仍然是喜欢两个人混在一处。
不过他们也甩不脱朝云陵云,只能每日让他们跟着。
小孩子性格善,也没有太较真朝云陵云告状的事情,相处起来还是开心的。
但是总会下意识的有点防备,很多事情他们刚开始的时候还会主动去找朝云陵云玩,但是后来甚至会主动避着点他们了,虽然避不避得开是另外一个问题。
所以当得知昭和宫有新的小孩子要住进来的时候两个人高兴坏了,搜罗了一大堆吃的喝的玩的用的,那高兴劲儿看的皇后整日被他们调皮捣蛋气出来的头风病都好了许多。
几个孩子年纪都差不太多,惊风惊羽又从来都是个活泼性子,平日大小宴会他们也都是十分喜欢跟他们一起玩的。
而且这几个孩子还是他们两个自己说十分喜欢的,所以皇后就以为惊风惊羽和这几个孩子必然是能玩的来的。
但是谁能想到,那几个孩子在昭和宫住了不过五六天,便一个个哭着嚷着要回家,连约定好的时间都没有坚持到。
都是些粉雕玉琢的小孩子,皇后也是当娘的,见他们哭成这样皇后实在也是不忍心,一边让人送他们回家,另外一边也在赶紧找人调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家好好的孩子送到宫里,没几日就哭着回去了,总要给人家爹娘一个交代。
事情十分好查,那段时间皇后为了让几个孩子好好相处,特意都没有让惊风惊羽去麒麟殿和修王府。除了每日皇后找人带他们出去转一圈,都没有怎么离开昭和宫,所以这事儿用头发丝想都知道肯定跟惊风惊羽脱不了干系。
于是皇后直接把朝云陵云给叫了过来,仔细盘问了一番。
朝云陵云就相当于皇后放在惊风惊羽身边的眼睛,只是那段时间皇后已经发现了惊风惊羽发现朝云陵云给她定时告状并且躲着朝云陵云的事情了,为了表示自己也不是那么喜欢掌控他们的生活,所以皇后也没有天天找朝云陵云兄弟俩过来问他们两个的情况。
反正那么多宫人呢,有什么事情她总是会知道的。
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皇后的头风病就又被气出来了。
那两个混世魔王,精力无限,兴奋过了头,每天带着几个孩子疯狂的玩。
刚开始还好,他们兴奋那几个孩子也兴奋,结果没玩两天除了他们两个所有人都没了精力。
偏生那两个小混蛋晚上也不让他们好好休息,爬到人家被窝里面去说悄悄话,搞得所有人都睡不好觉,第二天还要被拉着继续去玩。
伺候的人也知道这样下去小孩子受不了,李氏孙氏和伺候惊风惊羽的宫人更是亲身上阵想直接把两个小家伙给拉回去。
结果靠着体力倒是也拉回去了,但是他们大半夜的也愣是吵着闹着要去找朋友们玩。
大晚上的,本来就安静,他们动静又大,几个孩子的住处又都挨得近,他们这一闹,其他人也根本不用睡了。
本来就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天两天都睡不好大人都不怎么受得了,何况这么小的孩子,没几日几个孩子就都撑不住了。
而始作俑者惊风惊羽,去年的时候每日还能中午稍微睡一会儿,结果到了今年,或许是因为跟着秦修习武体力变好了,感觉整日整日都不怎么需要睡觉的。
加上有了新玩伴过于兴奋,每日看着都是神采奕奕,同那几个精神萎靡的孩子一对比,一看就知道不对劲。
皇后也不是一直都一无所知,只是本以为过了几天惊风惊羽的兴奋劲一过,不仅可以放那几个孩子去睡一觉,他们自己也是可以稍微睡一会儿让伺候他们的宫人也安安心歇一会。
但是没想到这波劲儿这么持久,到最后还是只有他们两个人熬住了,其他人一个都没撑住。
而那几个进宫的孩子还没到时间就被宫里送回来了,再一问怎么回事,这么大点的孩子逻辑又不怎么清晰,加上好几天没有睡好觉,说来说去大人也就只能听出来一个意思,就是在宫里住的几天根本没有睡好觉。
甚至还有的没说完就直接睡过去了,看着自己孩子可怜巴巴憔悴的样子,大人也搞不明白怎么进宫了之后就没觉睡,但是也不敢再把孩子叫起来问了。
几家夫人联合起来一合计,怕孩子们在宫中受了欺负才不敢睡觉,递了牌子就联合起来进了宫,直接坐到昭和宫里问皇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后少年时便是骄傲之人,又当了这么多年皇后,位高权重,一国之母,就没受过这么大的憋屈。
偏生又是自家有错,只好赔着小心仔细解释,又送上了许多赔礼,聊表心意,这才算是让几家夫人稍微满意了一点。
皇后活了三十多年,脸就没有被打的这么疼过,实在是气不过,送走那些夫人之后立马就去把两个始作俑者捞了过来一人往屁股上打了两巴掌。
她也曾是大家闺秀,行走坐立皆有风度的,如今日常都被这两个小东西气的自己亲自动手,可以想见是多么生气。
这件事情传了出去之后,皇后再透露什么要给惊风惊羽找伴读的想法的时候,就没几家合适的会应声了。
有几家大人在夫人的严格耳提面命之下甚至去找了皇帝说情,搞得已经知道内情的皇帝也只能劝皇后暂时收手。
倒是也有不顾这些想将孩子送过来的,比如说皇后的外家成家差不多已经决定舍身取义将惊风惊羽的两个表哥表姐给送过来了。
但是皇后看了看那两个孩子,比惊风惊羽还大一两岁,看上去却还没有他们三分之二的活力,怕这两个孩子折在了昭和宫,皇后最终也没同意。
至于其他想送孩子过来的,无非也就奔个前程图个富贵,皇后本来也无可无不可,反正都是你情我愿的事情。
但是看了看惊风惊羽,皇后还是放弃了。
稚子无辜,他们也是真心喜欢玩伴,若是有些不怀好意的人到了他们身边,皇后也担心他们受伤。
后来干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皇后想着,反正目前他们有两个人,好歹也是彼此的伴儿,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两个能完完全全的玩到一起去。
伴读的事儿,等惊风出宫了两人分开之后实在不行再找吧,那个时候孩子大了一点估计也能懂事一点。
不过皇后这一日日的看着惊风惊羽,越发觉得不管是宫里还是宫外没几个孩子能有这样精力,还是觉得有些不安。
于是偷摸摸找了太医过来给惊风惊羽诊脉,看孩子是不是有个什么不太对劲的地方,怎么小时候生下来的时候身体那么孱弱,长大了之后精力反而如此旺盛。
太医们也很是无奈啊,只好再三的跟皇后解释,小时候惊风惊羽身子弱是因为双胎刚出生的时候本就比单胎的孩子体弱,后来天珍地宝锦衣玉食养着养着就跟正常孩子没两样了。
而且这半年来常常因为这同一件事情应召的太医也跟皇后重复了许多遍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本来就精力十分旺盛。
而且惊风惊羽身体如今本来就比同龄人要好,自然精力也比同龄人旺盛,他们现在只是还控制不了自己,让皇后不用担心,长大了之后自然就会好的。
皇后半信半疑,她也不是没有养过孩子的人,惊魄小时候精力也旺盛,但是也没有到惊风惊羽这个地步啊。
但是也由不得她不信,太医说惊风惊羽什么毛病都没有,孩子健健康康的,她也不能非让太医给他们俩开药喝。
总之,伴读的事情告一段落,惊风惊羽除了彼此还是没有同龄的玩伴,所以也只好寄希望于每次宫宴。
只玩一日不需要每日都那样高强度且不能睡觉的话,同龄的孩子还是都喜欢跟惊风惊羽一起玩的,毕竟他们声音大体力好花样多,跟着大哥好吃肉一样。
知道他们缺玩伴,他们生辰宴上皇后特意请了许多同龄的孩子,当然了,小孩子一起玩一玩,多少是可以发散一下惊风惊羽的精力,也可以开心一下。
虽然是私宴,但是惊风惊羽地位特殊,所以还是在蓬莱殿开的宴会。
皇后喜欢这种排场,专门负责同人沟通交流,至于本次寿宴的寿星公惊风惊羽两人,无非是个开宴的由头罢了,刚坐没一小会儿就闹着要出去玩。
仁王妃看着活力十足的惊风惊羽飞一般的跑走了,由衷的跟皇后感叹道:“惊风惊羽这精力的确是好啊,当初看着那么小小的两个人居然都长这么大了。”
仁王妃只生了惊睿这么一个孩子,仁王同仁王妃还算是恩爱,王府里虽然仍有几个庶出子女,但是都同惊睿差着不少岁数,惊睿也是孤孤单单长大的。
但是到底是长在宫外,出行方便,日常出府去玩,在长安城中也是能找到不少玩伴的。
而且惊睿小时候简直就是他那两个堂哥的跟屁虫,明明年纪也没有差的太多,但是在惊魄和惊岁面前惊睿看上去总是被压榨的那一个,偏偏他自己还挺甘之如饴的。
小孩子招猫逗狗的,惊睿性子也活泼,仁王妃也没怎么担心,看他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就随着他去了。
不过看着惊风惊羽,到底还是觉得惊睿少了点陪伴,这种从小就两个人一起长起来的血脉情谊是格外不同的。
皇后喜欢跟别人讨论惊风惊羽:“我那日也在说呢,当时生下来那么小的两个人儿,感觉一眨眼的就长到这么大了。就是这性子格外活泼了些,整日气的我吃睡不着的,惊睿这般大的时候也这么磨人吗?”
到底是在外人面前,皇后还是斟酌了用词,没把她整日放在嘴边上的“混世魔王”和“孽障”拿出来念叨,只一个不痛不痒的“活泼”,再摸着良心忍痛加了个“格外”,已经是做了很大努力忍耐的结果了。
不过在座的都不是什么消息滞涩之人,尤其是这些皇室宗亲,惊风惊羽什么性子大家心里还是有数的。
就算没有从别的任何渠道听说,秦修那小子这半年在京中无事可干的时候就挨个上门骚扰他那些兄长姊妹们,每次上门都是稍微喝点酒就开始涕泗横流,控诉着惊风惊羽又对他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于是仁王妃也只笑道:“小孩子这个年纪约莫都是这样的,惊睿四五岁的时候我还偷偷摸进了人家兵部的兵器库里,叫我们一通好找呢。”
惊睿虽然武功没有练到多好,但是从小就喜欢武器。
刀剑无情不长眼,他小时候仁王妃看他看的跟眼珠子似的,根本不许他碰。
那个时候他就跟现在的惊风惊羽一样,没少动些偷偷摸摸的小心思。
这事儿皇后也是听说了的,仁王要去兵部办差,惊睿闹着要去,结果去了之后一炷香的功夫就找不见人影儿了。
兵部所有人上上下下找了两三个时辰,最后找到了之后连一向儒雅的仁王都没忍住,在那么多人面前亲自动手教训了惊睿一通。
于是又好笑又叹气,转头给宣王妃说:“还是你家惊岁懂事,小小年纪就不怎么让大人操心。”
宣王妃也是有苦难言,就这秦皇室上上下下从老到少的表现,怎么可能真的出个懂事乖巧的孩子:“皇嫂你又不是不知道惊岁,那都是在我们面前看着乖巧,跟他爹打起太极耍起无赖来也没比他几个弟弟妹妹好多少。”
在知道惊风惊羽是什么性子之后皇后就喜欢听这样的话,好歹知道自己不是唯一一个受儿女苦的,大家都是在挣扎求生,看着都光鲜亮丽的,指不定每次回家之后要收拾些什么烂摊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