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且自探花 > 第46章 第四十六朵蔷薇

第46章 第四十六朵蔷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看到蔡禅忱从茶烘笼中取出的龙凤团茶茶饼,冯棠惊呼一声:“银丝水芽!这茶……分明就是龙凤团茶精品中的精品,传说中的银丝水芽啊!”

有人当即问道:“龙凤团茶咱们知道,可这银丝水芽……我等可是听也没听说过啊!”

冯棠:“咱们都知道,所谓龙凤团茶,就是印有纯金制作的龙凤形纹饰,专贡皇室用的茶饼。可这团茶和团茶之间,那差别可就大了去了。”

蔡禅忱手里的茶饼呈现出罕见的银白色,上面装饰的小龙格外精致,只需一眼,便能瞧出绝非凡品。

唐潇神色复杂:“传闻银丝水芽光明莹洁,若银线然,以制方寸新銙,有小龙蜿蜒其上,故而又号龙园胜雪,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越国初立不久,太宗便命人前往建安北苑监制贡茶,宫人翦金为龙凤花贴其上,八饼重一斤,价格已然不菲。

仁庆中,建安转运使专门监制出一种小龙凤团茶,比龙凤团茶更为精美,二十饼重一斤,每饼价值二两黄金。

丰圣年间,又创制了比小龙凤团茶还要精细的密云龙茶,云纹更为细密,且产量极少,仅能用于皇室宗庙祭祀。

官家自用不暇,鲜少赏赐给近臣。可耐不住皇亲国戚们频频乞赐,为难之下,官家甚至下令不许再造,密云龙茶名气因而更盛,真正得见赏味者不过寥寥数人。

而这银丝水芽,乃是前些年新任建安转运使的郑克繁别出心裁,推陈出新创制的。

采取当年清明雨前新茶细嫩的尖尖,蒸制后将已拣熟芽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渍之,久而乃成。造价之高,令人乍舌。

“当年仁宗京郊祭拜天地,赐给中书省和枢密院各一小龙凤茶饼,两府各四人共分一饼。那些官人甚至不敢自己试喝,只有嘉客来访才会取出来传玩。”

冯棠长叹一声,“银丝水芽精绝程度,远胜小龙凤远矣!咱们今日喝了蔡衙内的好茶,恐怕这辈子都有得吹了!”

“是极!是极!”

“蔡衙内果然大气,如此完整无缺,能当传家宝的好茶,说喝就给咱们喝了!”

此起彼伏的恭维声里,蔡禅忱神情专注,用象牙茶槌捣成小块,取黄金茶碾研磨成粉末,再拿罗合细细筛过,以琉璃勺舀起茶末,放入乌金黑釉的兔毫盏中。

天青色的茶釜中,惠山泉水初初沸开。

蔡禅忱提起玉水注,调膏击拂,水与茶末交融,时不时泛起雪白色的茶沫,浓烈的茶香勾魂摄魄,围观者无不垂涎以待。

反观崔皓,众人在瞧见他取出的茶饼之后便失去了兴趣。龙凤团茶虽然价值不菲,可在场之人基本上都喝过,自然不会对其抱有期待。

赵去非抿唇站在崔皓身旁,“瞧瞧他们那点儿出息,一块茶饼稀罕得什么似的,早知道把瑜卿也给叫来了,好歹还能给你撑撑场子。”

“太傅所言不虚,太傅自幼便深得官家盛宠,蔡衙内兴许只有一块,可太傅……”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围在蔡禅忱那里,还有几人依旧陪赵去非站在崔皓附近。

他们时不时朝蔡禅忱的方向瞧上两眼,同赵去非说话的语气相当谄媚,几乎没怎么留意过潜心点茶的崔皓本人。

崔皓全然不为所动,量茶受汤,调如溶胶,环绕盏畔浇注热汤,分毫没有侵扰到内里浓稠的茶膏。

他缓缓搅动茶筅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泛起的茶沫如同疏星皎月,灿然而生。

“朱门深锁春池满,岸落蔷薇水浸莎。毕竟林塘谁是主,主人来少客来多。”

赵去非念完,倏然赞道:“这是醉吟先生的绝句,四盏连点,恰好成诗。子炜,甭管茶的味道如何,仅凭这手茶丹青,你就足以令人拍案叫绝!”

做完这一切,崔皓默默抬眼,同对面同样点完茶的蔡禅忱无声对视。

茶末的质量、水质、火候乃至茶具都非常有讲究。

清洁的山泉为上佳,常汲的井水仅为可用;茶叶以白茶为尊,茶末越细越好,如此才能发泡;火候极为重要,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茶汤色泽越白越好,适宜用黑色的建盏相衬。

点茶对技艺要求极高,点茶做到极致,又形成了一种名为分茶的高超茶艺。

出色的分茶手,能够通过茶末和沸水之间的反应,在茶碗中形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但须臾之后就会幻灭。故而时人称之为茶百戏。

所谓斗茶,即为斗色、斗浮。色指茶汤色泽,纯白为上,青白次之,灰白次之,黄金又次之;浮指茶末,茶末乳雾汹涌,白如瑞雪,凝于盏壁,久久不散,时间越久者为胜。

双方盛茶皆用了兔毫盏,茶汤皆纯白若雪,倘若刚才赵去非所言不虚,假使两人所用茶叶一致,恐怕此时此刻已无需再比。

冯棠叹息一声:“恐怕我等不能立即一饱口福,只能静候在此,看看谁的茶水咬盏时间更长了。”

唐潇犹豫半晌,终归是走到了崔皓跟前,端起一盏茶水翻转手腕,令盏底朝天。

“怎会如此!”

“竟然不曾滴落分毫!”

众人惊叹不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