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且自探花 > 第45章 第四十五朵蔷薇

第45章 第四十五朵蔷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乌云浓重,北风凛冽,倾盆大雨如同一根根茂密生长的银竹贯连天地,白色水汽透过吹起的窗帘,在华贵的马车中氤氲。

马车停在原地,许久未动。

赵去非眯着眼睛,趴在小几上打盹。

崔皓轻轻为他披上披风,挑起车帘,后面套着马车的枣色骏马打着响鼻轻叩前蹄,黑长的大尾巴不住摆动。各式各样的马车在它身后排成长队,将这条挤窄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不少人躲在临街商铺外面支起的伞篷下,交谈着磨人的雨势何时会停。

绿色长袍被雨水打湿,参差错综的水渍近乎墨色。男子抖搂抖搂沉重的衣摆,左右顾盼:“好渴!”

“小老儿卖的有,官人可要看看?”

须发花白的老叟挑起担子,拨开重重人群,殷勤捧起一只细口瓷瓶,递给绿袍男子。

绿袍男子打开瓷瓶,借着阴沉沉的天光朝里看,“老伯,你这水怎么卖啊?”

“承惠二十钱一瓶。”

绿袍男子解开荷包,掏出两枚铜钱,丢进老叟怀里,仰首便饮。

老叟嗫嚅须臾:“……官人,错啦!”

他伸出手指比划,小心翼翼提醒:“不是二十铁钱,是二十铜板一瓶。”

“噗——”

绿袍男子将喝进嘴里的水吐到雨水横流的青石路上,“散茶一碗也不过三文,若是香饮子倒还值这个价。你这水都馊了,又不是金子做的,怎么好意思要这么贵?”

老叟眼神一慌,连忙从他手里拽走瓷瓶,凑到鼻子底下闻了闻,转身从担子里掏出一个怪模怪样上宽下窄的瓷筒,重新打开一瓷瓶水,倒入瓷筒里面。

“官人有所不知,这是千里迢迢从楚地运来的惠山泉,”老叟捧着装有瓷桶滤过的水盏,手指止不住发颤,“稍微等下就能喝了,同新鲜汲取的一样。”

绿袍男子打眼一瞧,登时便不乐意道:“老头,下面那么多细沙你没看见?”

雨意廉纤,逐渐放晴,男子扔下三文便走,“那瓶我饮过了,多了没有!”

老叟放好水盏,颤巍巍蹲下,捡起地上散落的铜板,怔怔望着斜对面热闹的馒头摊子出神。

寒冷潮湿的秋日,热气腾腾的馒头价格不高,取暖之余又能饱腹,自然生意兴隆。

如黄杏,如泉水,价格不高,可也不低,属于普通人买得起,却要犹豫买不买的非必需品。

商贩舍不得自己享用,带着货物满大街游荡,风雨无阻叫卖,收成全凭运气,剩下些卖不出去的残次品,只能自行消耗。

在市井间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崔皓对此早已司空见惯。

重重跺了下脚后,赵去非悠悠转醒,嘟嘟囔囔道,“我都睡好半晌了吧?怎么车还停在这儿?两边商贩侵街侵得这么厉害,街道司装瞎不管,都是吃干饭的么?”

崔皓:“赋税价格不低,商贩们要吃饭,自是不得已而为之。商贩何其多,按下葫芦起了瓢,街道司哪里顾得过来。街道若真太平,他们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赵去非哈欠连天,揉着眼睛问,“子炜,你干啥去?”

崔皓径自掀帘子下车,取出一锭银子,想想夏折薇,又换成几块碎银,递给卖水的老叟,“我都要了,这些够不够?”

“够了!够了,”老叟浑浊的老眼为之一亮,皱纹密布的脸上难掩激动。

“惠山泉没了,其余的这些都是价格便宜的竹沥水。

所谓竹沥水,就是用打通关节的竹子连接成一条长管,将台州天台山上的泉水引到山下,用大水缸盛放一夜,沉淀去杂质,再分装到砂瓶里。

小官人且看,这些上面都有封口和标签的!”

赵去非撅着屁股扒在车门口围观,帘子外面仅仅露出一颗头:“你买那么多水做什么?”

老叟打开砂瓶,想把水挨个再过滤一遍。

“雨停了,老人家你穿得单薄,早些回家罢。”

崔皓摆摆手,示意他不必麻烦,“请你喝茶。”

赵去非一听就知道后面那句是在和自己说话,喜滋滋道:“好啊好啊!还是嫂嫂的话好使,不仅一句话就能让你陪我各处玩,现在茶都能喝上了!”

崔皓未置可否,重新上了马车。

霡霂初霁,天边挂虹,洞箫如诉,引人驻听,碧波荡漾的金明池上,彩船徐徐前行。

甲板上,身着锦衣的小厮谨小慎微挂好卷轴,默默退了下去。

冯棠得意介绍,“这是大家仲仁亲手所绘的两幅墨梅。”

素白的绢帛上,墨枝遒劲欹曲,墨梅疏简大气,孤高清绝,浑然天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