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澄水如鉴 > 第121章 哀哀万民

第121章 哀哀万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缭率观明台卫进入大内察事营时,察事营的判官和营卫层层退出,直到察事营完全转入观明台的管辖。

审讯室中,皇上还没来,荀煊站在中央,摇摇晃晃几次没站稳,要手扶着旁边放置刑具桌子的桌角,才能勉强撑住身子。

赵缭立在角落,看屋中的老人,想起儿时,父亲抱自己在膝上,读荀先生的来信。

她用手随便点了一句,问父亲:“阿耶阿耶,这写的什么呀?”

赵岘道:“生之有时,用之有度,哀哀万民,何日无忧。”

说完,赵岘长长叹了口气,目光渐远,似有所感、若有所思。

这一句,年幼的赵缭不懂,长大的赵缭不忘。

荀煊一生著作等身,赵缭能背诵的不少,但再没一句,有这句记忆犹新。

之后每每看到“呕心沥血”一词,赵缭脑海中就要浮现荀煊的身影。

这位年纪轻轻就连中三元、成为陇朝开国第一位皇榜状元的惊世天才,亦是身居高位、衣食无忧的重臣。

他一生无儿无女,所思所虑,便是怀悲悯之心常哀其民。

可这个高呼“哀哀万民”的状元郎,此时立在阴仄的审讯室中时,两鬓已全都花白。

赵缭不忍看他,只颔首静默。

多时,一串脚步声从神经的末梢响起,层层减弱。到耳畔时,就只剩一人的步声。

赵缭连忙下跪,叩道:“末将叩见陛下。”

荀煊松开扶着的桌角,艰难跪下叩首时,身型比年轻的赵缭丝毫不曲。

“微臣叩见陛下。”

“咚,咚,咚。”

平稳而厚重的脚步声算是回应了他们。

脚步声的尽头处,是高长荣紧跟着搬来,放在皇上身后的软椅。

赵缭低着头,看不到皇上,但也能感觉到他的目光,没有扫在自己身上。

屋中没有人声的这漫长一瞬,其他所有的声音都在喧嚣,就连蜡芯“噼啪”的燃烧声都震耳欲聋。

跪在冰凉的石地上,虽然很好忍受,但膝盖上也必然是不适的。

赵缭不知道荀煊,是怎么熬过这身心俱煎的时刻。

“荀司徒,听说你从察事营出去后,大病一场,现下可好些了?”

许久后,皇上终于开口,不咸不淡问了一句。

荀煊的头叩在地上,传来的声音清晰又模糊,像是从地里传来。

“深谢陛下关心,微臣已无大碍。”

“也是。”皇上干笑了一声,“司徒名满天下,自然有人将至宝寻来,给司徒送上。”

荀煊回去何止是大病,直直昏迷多日,昨日才有了意识。

昏迷中发生的事情,他一概不知,此时皇上说这么一句,倒让荀煊不知怎么接了。

好在皇上似是只是随口一提,紧接着道:“好了,都起来吧。”

“是。”

赵缭起身,才看见审讯室已屋门紧缩,屋中就剩只皇上、荀煊、高长荣和自己。

皇上端坐软椅,高长荣立其身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