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礼没想到寥寥几句话,就能让温让如此自责,他的本意不过是说明缘由,没成想面前的这个男子能说出这些话。
温让走过去拥住他,用自己的怀抱为他遮拦一切风霜,“是我不好,我不问了。”
“以后所有的一切,都由我们共同面对。”
开业的当日,叙斋店铺里可谓是热闹非凡,几乎整个宜州的百姓都听闻消息赶过来,说是凑热闹,可都被技艺精湛,构思精巧的花灯吸引住了目光。
而此时一辆马车停下,叶芮伶小姐经由婢女搀扶下了马车。
姜礼知晓她要来,一早便等候在此处,走上前去行礼道:“叶小姐安好。”
叶芮伶回礼:“姜老板安好。”
进店的客人们都被店里的伙计好生招待着,甚至还配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引路,而温让也有自己的差事,姜礼嘱咐他为客人介绍花灯文化,或是讲解花灯的技艺。
叶芮伶一进来便看到温让被一大堆客人团团围住的场景,不禁有些讶异道:“我只说看低了温公子的手艺,却没想到他在教授方面也能游刃有余。”
回想起昨夜在床榻上翻来覆去紧张地眼睛都闭不上的温让,姜礼没忍住笑,可还是为夫君留着面子,只得肯定道:“少爷从前也没有教过,只不过是不怯场而已,当不得姐姐一句游刃有余。”
叶芮伶眼神微妙地看着他,玩笑道:“小礼现在身上的人夫味越来越浓了啊。”
“真是甜蜜的烦恼。”叶芮伶感叹,“绕这么大圈子就为了扶持自家夫君,小礼真是上了一百二十个心。”
姜礼对其他人可没这么不经逗,面不改色地应下,“姐姐说得是。”
这边的温让也从最开始的紧张缓和下来,云朝的民风淳朴,百姓们的目光充满着好奇和善意,让他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时期,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太阳神,终夜点灯照明,这便是花灯的缘起。”
“在佛教传入中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出门赏灯,所以中原的上元灯节才如此热闹。”
“那么为什么会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呢?”
温让又心想着小朋友听不懂这些,干脆就讲了一个神话故事。
“很久以前啊,有一只迷路降临在人间的神鸟被一位猎人射死了,天上的帝王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于是下令要天兵在正月十五那一日下凡去人间放火,将百姓通通烧死以示惩戒。”
“但是天帝有个善良的女儿,她不忍心看着无辜的百姓失去性命,就冒着惹怒天帝的危险将这个消息传到了人间。”
“那众人一听都吓得不敢动弹,想不出一点办法去阻止这场祸事。”
“过了很久很久,才有个年老的伯伯想出法子,说在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三日每家每户都挂起红灯笼,再点燃爆竹,这样的话说不定天帝见人间一片红火就以为百姓都被烧死了。”
“大家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纷纷点头同意。”
“结果到了正月十五那一日夜晚,天兵往人间一看,看到下面一片火光,以为那就是燃烧的大火,将此事禀明给了天帝,说不用放火了,就这样才让人间的百姓都保住了性命。所以每到正月十五千家万户都要悬挂灯笼,用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温让的讲述生动,让不远处的姜礼都走神去听故事去了,叶芮伶好笑地摇头,心想自家的小白菜是自己端着盆跟着别人跑咯。
他自己讲得也挺有趣味,对上人群中姜礼的目光,眼中的温柔更甚,有小孩子顺着他突然顿住的视线望去,看见了一位长得像神仙一样好看的公子。
声音稚嫩地赞叹道:“那个哥哥真好看,老板是不是也这么觉得?”
温让蹲下与小朋友对视,“那位好看得不得了的哥哥才是老板哦。”
小孩瞪大了眼睛,迷茫道:“啊?”
旁边的大人笑呵呵,“傻小子,那是他夫人。”
小孩琢磨了半晌,才梳理好了关系,斩钉截铁道:“那你就是老板娘。”
温让非常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个称呼,甚至还哄着小孩再多说了几遍这才罢休。
他刚想着继续讲解,却见店铺门口进来了十几个人,对上原主的记忆后才认出这些都是温家原来的旧人。
其中有一个女子,见到温让就跑过来扒开人群跪了下来,一时间场面是异常戏剧,周围的百姓围成一圈,还没从刚才夫夫二人甜蜜的氛围中反应过来。
那女子一来就跪,跪着又往前扑,温让一个闪避才没让她抱住腿。
她哭得语不成调:“少爷不记得芳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