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红楼]烟出绣 > 第71章 第二卷 百足之虫 惜爱女薛姨斥亲姐

第71章 第二卷 百足之虫 惜爱女薛姨斥亲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夫人听说,心就凉了一半,贾政又道:“说他运气不好罢,一则戚施仁没大碍;二来机缘巧合,戚家自愿饶他一码。大概明后天,那混账行子就出来了。

你转告姨太太,叫她管紧蟠小子,再惹出祸端,可没人给他擦屁股!”

王夫人喏喏应是,又问:“怎么机缘巧合?难得蟠儿逃生,不是托了娘娘的福?”

贾政冷笑道:“除了娘娘,还有襄阳候那个三弟,戚施仁的亲爹!”见王夫人咬唇发怔,竖眉道:“罢,罢!索性都告诉你,省得你哪里说错话,白白生事。

当年叛王犯上,我们国公爷,连同理国公柳家、治国公马家、神武候冯家、锦乡候韩家、襄阳候戚家并一众忠臣勇卫随北静老王爷平乱。

战止,太上皇论功行赏。八公里头,独先祖功劳最大,太上皇特降恩旨,允先父平袭先祖之爵,父子同称‘荣国公’。不然,就要像东府代化公那样,降级为一等神武将军。

后来太皇退位,当今临朝。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圣上新封了忠顺王,又启用吴冷山、周袍会、仇检,黄不尤一干新贵....”

王夫人叫道:“吴冷山,周袍会?那不是吴贵妃,周嫔的父亲么?”

贾政瞪她一眼,硬声道:“你这可知道,娘娘在宫里有多难了?别什么事都想求靠她!”

王夫人一缩脖子,道:“吴贵妃、周嫔膝下都只有一位公主,若娘娘一举得男,就是除太子外第一尊贵人儿,那谁还敢....”

话音未落,贾政“啪”一掌拍在桌上,带得那支细颈汝窑花斛震了两震,“哐啷”掉在地下,砸个粉碎。

因低声怒喝道:“无知蠢妇!你还得意哩!你打量娘娘诞下皇子,一家子都成了国丈国舅,在外倚势逞强,借财买命就无人可管了?!

亏你还是官家千金,难道不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王夫人拖着哭腔道:“老爷训的是,我以后再不莽撞了。后头的话我也知道,那戚家算是我们一起儿的,才愿大事化小,放过蟠儿。”

贾政嗤笑道:“薛蟠可把戚施仁打得半月下不来床,人家也是三代列候,做什么要讨我们的好儿?

只因戚家老三走了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的门路,给他儿子捐了个候补龙禁尉,说好先拿一千两银子,等事儿成再交五百两。

谁知戚老三位子到手,拖三拉四大半年仍未补齐。戴老宦生气,便借此次事端,要撤那孩子的职。

戚老三怕了,知道我们和老戴有交情,就想请我说和说和。”

王夫人喜道:“老爷定然答应他了?不然怎肯饶过蟠儿。”

贾政哼笑道:“戚老三是个乖人,他先去寻雨村,说前次之事乃小辈玩闹,一时失手。情愿撤去诉状,两下讲和。

雨村听说,先寻个由头打发他走,然后悄来问我的意思。

我一探老戴口气,他便答应了,只要戚家再拿一千两银子。

说到这里,雨村真是个八面玲珑的。他知道戚老三拿不出这笔钱,便借襄阳候太夫人下月八十整寿的当儿,自取了五百两送给老三。又叫他当场写了撤表,画好压字。

这样薛蟠罪消了,戚施仁侍卫也没丢,且苦主自愿不追究,谁也挑不出错来。”

王夫人疑惑道:“早一个月前,姨太太就赔了戚家两千银子,怎么回拿不出?再者说是给老夫人过寿的,又填补宫里的空儿,他兄弟就愿意么?”

贾政道:“你不知道戚老三,家里姨太太多得,三进三出的大宅,硬生生隔成个个小院子,这还塞不下。莫说两千银子,就是两万,丢进去也听不到个响儿。

说来也奇,他许多姨太太中,凡有所出生的全是女儿。如今年过半百,也只戚施仁一个儿子。”

王夫人咂舌道:“这么说,我像是也听说过,人都拿他当笑柄,要不是看在襄阳候面上,还不知嚼出什么难听的。”

贾政又道:“不光襄阳候,也是碍他们太夫人的脸。这位老太君,最疼的就是这个小儿子,那钱就到了老人家手里,转头还是要给戚老三。”

王夫人笑道:“虽如此,这钱也不该贾大人出,我明儿就找姨太太,问她要五百银票来。”想了想,又道:“上次和老爷说的,宝钗她....”

贾政复沉下脸,道:“你不提,我还忘了。雨村已定了傅试的妹妹,不日就要迎娶。”

若在平时,王夫人定会为宝钗叫两声屈,今日才得一顿痛骂,这委屈便无论如何也诉不出口了。

薛姨妈那里,原是自己信誓旦旦,她才应了雨村婚事。如今他们还热着,这头却先凉了,说来说去,都是自己行事不周,害她母女空欢喜一场。

此事她迟早要知道的,到时打上门来,倒不好交待。不如叫凤姐来,大家想想对策,谁知薛姨妈消息这样灵通,凤姐前脚到,她后脚也杀了过来....

王夫人想到这里,因吩咐玉钏:“彩云去送姨太太,也该回来了,你出去看看,叫她进来回话。”

玉钏领命而去,俄而彩云进来,道:“姨太太家去了,蟠大奶奶接着的,太太放心罢。”

王夫人叹道:“总是一桩事没了,又来一桩事。”彩云知道她说的是宝玉婚事,把头又低了低,不敢答言。

盖因院中上下,都通晓王夫人心病,只因宝玉婚事不是她的主意,故不大喜欢黛玉的。

也曾听周瑞家的等几个心腹相劝,都道宝二爷最孝顺,定不会娶了媳妇忘记娘。

王夫人不是咳声叹气,就是沉默不言,有时不知哪句话错了,还大发雷霆一通。渐渐地,也无人敢提了。

王夫人见彩云不啃声,又道:“上回让凤丫头送衣服和烧蓝头面,可都拿来了? ”

彩云忙躬身答道:“早送来了,首饰封得好好儿的。衣服怕叠皱了,先挂在大立柜里。”

王夫人掰着指头,暗自嘀咕道:“这离二月十八又过了二十天,哼,什么姑太太姑太爷,不赶着投胎去,还舍不得什么女儿。”

彩云脱口道:“或者林姑娘又欠安了,才借故推延婚期,也未可知。”

王夫人“啪”一掌也拍在桌上,倒把彩云唬了一大跳,忙跪下认错。

王夫人笑道:“你说得很好,连我也没想到。库房有他们才送的燕窝,你取几两,进园探探林姑娘的病。”彩云不敢耽误,忙答应着退出。

王夫人坐回榻上,把方才贾政言语颠来倒去仔细思想,因道:“老爷从不问内院事项,怎么今儿盘问得那样仔细,莫非娘娘有什么话,他不愿我知道?”

又想当年贾敏还在时,她母女兄妹便常私信往来。过后贾敏死了,贾母时时刻刻把外孙女挂在嘴边,张嘴“心肝肉”,闭嘴“肉心肝”。且每每提起黛玉,总爱把宝玉也带上。

待到林黛玉进府,贾母更口称“两个孩子还小”,纵着他们一桌吃,一床睡。

这些年自己生出多少法子,也不能让那小蹄子离开宝玉分毫。还常常不顾体统,不是当众提宝玉擦汗,就是给他喂酒。

还有那个凤哥儿,只为讨贾母欢喜,便不管何时何地,都贫嘴烂舌把他们往一堆凑!

夹七杂八还在胡思,忽听彩云轻唤道:“太太,太太,我把燕窝送去了。林姑娘感激的很,特命紫鹃过来,代她给太太磕头。”

王夫人想了想,问道:“你瞧她气色怎么样?”

彩云道:“好得很,跟丫头们有说有笑的。听紫鹃说,林姑娘胃口好多了,晚上也能睡三个更次的觉。”

王夫人冷笑几声,道:“你就说我才歇下,劳姑娘有心,头就不必磕了。这么远走一趟,在茶房用些点心再回。”彩云答应一声要去,王夫人又叫住道:“你陪紫鹃坐着,问问她林姑娘近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