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课,3班少了一个学生,坐着爸爸的摩托车出去买资料,让汽车刮伤。看到学生包着手臂回来上课,陈芷汀安下心,却不知学生爸爸送孩子的同时,学生妈妈在家里打了匿名投诉电话。
“为什么别的班统一购买资料,3班上却让家长在外面买?别的班统一买的是16元,我带孩子出去买就是17.5元?语文老师是不是和书店联手赚差价?”
有关部门曾经处理过一件事。音乐老师按课程需要建议学生到某文具店购买葫芦丝,报出学校名有七五折。有学生去错了文具店,报了学校名没有用,家长投诉到学校,查处到该老师与文具店联手进货,从中渔利一千多元。老师留职查看,通报批评。后面接班的老师继续让学生购买学习用具,不提文具店,也没有折扣,学生从正规文具店全价购买。
有老师天真地建议,既然如此,为何学校不直接与书店或者文具店联系,用更便宜的价钱给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具?比如词典、画笔、乐器之类。答曰“不可能”。正规资料进正规书店,只有正规买卖,打折是非正规书店的作法。对于家长而言,文具学完就扔,没有传承,也没有废物利用,不在乎正版还是山寨。万众一心,能省一毛就一毛。
时势造英雄,市场出庸夫。英雄与庸夫,没钱都怂包。
领导明白陈老师的作法合乎规矩,但在投诉面前,没错也得找出错处,无则加勉嘛。
向主任找袁诤核实情况,袁诤不担心陈芷汀的作法,她担心向主任问其他班怎么做的。向主任是久经历练的人,有问题处理问题,没问题不找问题。反馈给家长,你反应的问题经查明不属实,没有收取回扣之说,希望提供更可靠的凭据。
学生爸爸回来,得知老婆为一块五毛钱投诉陈老师,气得要发疯。
“陈老师对孩子怎么样,你眼瞎看不见嘛?还有张老师!你投诉陈老师,得罪张老师,万一要换语文老师和班主任,马上中考了,儿子怎么办?全班同学,全部家长,要把你儿子活活喷死!你蠢不蠢啊?”
“天天看手机看成弱智了你,无事生非的破烂事一学一个像!陈老师要收好处费,不用她去联手回扣一块五毛钱,我亲自送家里!你看送得进去不?过年说要给她拜年,哪一年让我们去过?……”
学生爸爸画蛇添足,打给张老师,说孩子只是皮外伤,希望学校不要批评陈老师,相信陈老师的为人,不会收取回扣。张剑正不知怎么回事,敷衍了两句就挂了。听了黄华的话中话,似乎窥到蛛丝马迹。
呵呵。
向主任叫来袁诤,正面反面辩证分析,又下到备课小组亲自指点。袁诤心里窝着火,不想对陈芷汀发,知道她是迂人,发了也没用,事情过去就算了,没想到黄华这一罗嗦,让她重新哆嗦起来。
警告完黄华,按不住心头火,叫出陈芷汀算帐:
学生自己去或者跟家长去买资料,只有九折打,吃饭喝水搭城巴,少说也得多出十几块钱。几百个学生同时外出,出点意外是正常现象。你班上资料没买齐吧?这周你上完课部分学生没有练习做对吧?学生或家长肯定对你有意见。初三了,分秒必争,外出一趟浪费多少时间?还有家长认为你和书店联合赚学生的钱,当然你不差钱,但同事一场,连累大家都紧张也不好吧?
陈芷汀一句话回不出。脑海里出现两个班的学生纷纷出门去各个书店购买学习资料的场景。这家书店没有换另一家。马路上车如蚁阵、尘埃滚滚、热浪翻腾,学生茫然、家长焦灼……她想得眼眶发热,心如淋醋。
岳晓明得知3班4班没有统一订购时,送她一套教师版,说是自己多出来的,然后轻描淡写地提醒她,“唐明书店”进了几百本,让学生直接去,免得到处瞎跑。她觉得告诉学生哪间书店都是违规的,愣是没说。听课代表讲,好些学生跑了四五家书店,才在买到的同学提醒下去了唐明。
当她把自己的后悔告诉徐珊时,徐珊打量她的目光却像看脑残人。
“哎哟哟——学生家长去买个资料你就难过,学生为买资料受点皮肉伤你就受不了?真看不出啊!那你自S算了。怎么着?每年中考高考没见过?全中国行动起来,奔赴同一个目标——考场!下跪的不活的跳楼自S的家长送考出车祸不告诉孩子的,有多少?你不知道?你教书只管自己门前三分地,怎么教育学生胸怀世界放眼天下,哎不是——胸怀天下放眼世界——总之要高瞻远瞩才能教育出雄心壮志的学生是吧。看看你,饭碗里装的中考都看不清,你怎么教出放眼世界的学生?别说他买个把资料受点皮肉伤,就是参加考试的路上受了重伤,你要关心的也只有一件事——”
——徐珊的语气突然由急促凌厉变得温柔可亲又不容置疑——
“请问还能来参加考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