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星级男人通鉴 > 第75章 学者与贵妇

第75章 学者与贵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邵艾在会场撞见杨教授的时候,预感这回想让两家父母一同坐下来说个话、吃个饭会比较困难。

2004年8月4日,第七届中国药企发展高峰论坛在汕头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会展中心位于汕头市区繁华地带,于香港回归那年建成,投资近20亿元。正面看去像只巨大的电脑显示屏——上下左右一圈白色外墙,当中是连成片的蓝色玻璃墙。总建筑面积三万五千平方米,有500个国际标准展位,直到今日都是粤东一带最大的会议场所。

“说起这位林百欣老前辈啊,”邵艾母亲在会展中心前方十几万平米的广场下车后,感慨道,“汕头本地人,十来岁时全家移民去了香港。你听过他的发家史么?林建岳总该知道吧?二房生的孩子,你爸爸几年前在某个宴会上见过那父子俩。”

邵艾心不在焉地摇头,边走路边用手指拨弄着手机短信,看方熠有没有发来消息。又是汕头人?李嘉诚、刘銮雄那些富豪好像都是潮汕人。事实上方熠的父亲也来自汕头西边的普宁市,方熠则是父母还在美国做博士后时出生的。在他不到一岁时全家人搬来广州定居,因为这个缘故,他去美国无需签证。

母亲还在一旁艳羡,“成年后的林百欣虽是银行家二代,却不肯吃家里的老本,一个人揣着13港元跑去九龙城创业。最终在纺织、房地产、酒店、电讯等各个行业都做得风生水起,身家几百亿。哦,还有传媒娱乐,谢贤、徐小凤那些老一辈明星都很尊敬他。”

哎,妈妈什么意思?邵艾原地站住,貌似赌气不肯走了,实则目光在会场正门进进出出的人群里搜索,期骥能发现一两个熟悉的面孔。邵艾本科四年就读于中山大学药学系,可以肯定与会者中有自己的同学。

药企高峰论坛的主体自然是大大小小的药企负责人或代表,还有国家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部门的领导、大学及研究机构的药学与生物化学专家。至于年轻人,多数是专家学者们带来的学生。毕竟门人弟子们将来要找的工作大致上要着落在与会的这些个企业与政府部门,有些单位代表干脆将新人面试定在下榻酒店的某个商务间。

而门人弟子们将来一旦在新单位立稳脚跟,有机会也会反过来帮衬授业恩师与老领导的,不是吗?学术界从来都不是象牙塔,真实情况是山头林立、派系间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相比之下,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内部,人员关系反而更简单明确。

“妈妈这是在激励我也去独立创业吗?行,你给我13块,”邵艾冲母亲伸出一只手。“至于娱乐传媒,最近才出道就火起来的偶像明星傅吉吉你听说过吗?那是我同学。”

“没你小丫头什么事儿,”整日在家追剧的母亲在女儿的手心处拍了一下,“傅吉吉,那是人家刚强的发小,别往你自己身上揽。”

咦,妈妈连这都知道?

又听母亲说:“本来我没怎么注意他的,有次采访时娱记问起来——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居然听他提到刚强的名字,呵呵,真是太意外了!”

好吧,邵艾翻了个白眼儿,凡是与刚强有关的人和事都能让母亲激动半天。

“唉,不过话说回来,”母亲进大楼前,从包里掏出粉盒检查妆容。在邵艾看来母亲根本不需要化妆,素颜已足够颠倒众生了。“这位林前辈总共娶了四房太太,有八个子女。你爸爸要是也那么风流,再富有我都不会跟他,哼!”

说起父亲,作为会议协办单位的董事长,一大早就在于阿姨等公司骨干的陪同下赶来会场了。而邵艾这次的使命一是陪妈妈,二是接待午饭后来参会的姑妈与姑父。邵艾上次在MD安德森见姑父是四月下旬,两个星期前这二位长辈从美国搬回珠海的家修养。邵艾本想着会议期间抽空飞去珠海看看姑父,当天来回。妈妈不是嚷嚷着要去汕尾找刚强吃饭吗?她才不会跟过去呢,算怎么回事嘛!

不料姑父也打算来汕头参加这次的会议。回国后虽然一直没去公司上班,出趟门倒也没啥。毕竟这是药企高峰论坛举办以来第一次轮到邵氏药业担任协办方。珠海的分公司可是姑父半辈子的心血啊!当然希望亲历一下家族企业的盛事。

******

第一天早上的头四个重要讲座后有段较长的休息时间,邵艾陪着母亲从二楼下扶梯,去底层的茶餐厅休息。这一路上不断有目光射向她们母女,大部分人应当不认识这对协办方老板的妻女,是因为母亲沉鱼落雁的容颜吧,邵艾想。

“那不是杨教授?”就在扶梯快要将母女俩送至会展大堂光洁的大理石地面,邵艾听母亲在她耳边快速低声提醒,打了个激灵。刚才光注意观察同龄人中是否有自己同学,竟然错过了大堂前方众星捧月朝扶梯走过来的女主角。

八月初的汕头,每日照耀大地的似乎不是遥远的太阳而是悬在头顶的核反应炉。好在会展中心室内的冷气开得很足,杨教授同母亲一样穿着长袖套裙。区别在于母亲非职业女性,藕粉色无袖连衣裙外披了件白色蕾丝开衫外套,颈上挂着卡地亚钻石项链,贵妇气十足。

而杨教授作为领域内的专家,西装与裙子均为黑色,前襟处露出件宝蓝色绸面衬衣。在美国住了近一年,邵艾知道那是西方职业女性喜欢的装扮。无袖套头的短衬衣,没有纽扣,领口处通常会有些独特的设计,穿在正装里面能为刻板严肃增添一分性感。

杨教授依然是妩媚与权威并存的丹凤眼,细弯的眉毛。令人遗憾的是,比起邵艾读本科那时候,现如今的杨教授身上已找不出女教师那种开朗简约的“青椒气质”。没有人会怀疑这是位学者,属于社会上为数不多的工资不高地位高、权力不大影响大的人群。

杨教授身边跟着四男三女,看年龄是她组里的博士博后。当中两个男生背着长长的塑料筒,里面装的应当是学术海报。一个女生手中捧着个彩色人脑解刨模型。据方熠说,自从去年夏天拿到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大笔资金,他母亲的中小规模实验室一跃成为魏教授在中科院那种级别的大组。

哼,七个人加起来也不如方熠一个,邵艾不厚道地想。

总之,在邵艾望向杨教授的同一时间,对方也注意到她们母女。杨教授事先不会不知道这次峰会的协办方是邵艾家族,所以乍见之下脸上并未露出惊讶之色。原本要上扶梯的她朝下行的扶梯走近两步,端庄的举止与优雅的笑容中品不出亲近,那只是人家教养好而已。

“邵艾,好久不见了……这位是邵太太?你好,我是杨敏慧。”

去年年初,邵艾父亲去珠海参观姑父的医疗器械公司,顺便到广州拜访了方熠父母。杨教授还没和母亲碰过面,不过两人应当都通过媒体熟悉了对方的长相。

“杨教授好,”邵艾打完招呼后,快速地瞥了眼身边的母亲,见后者同杨教授握手时,脸上也绽放出一个笑容。母亲年轻时的外号叫“海伦”,无论男女老幼,她若是想征服对方,一个微笑就可以让人魂游天外。

然而母亲此刻的神情让邵艾想起某些玻璃窗上贴着的磨砂彩虹膜——看起来瑰丽,其真实作用只是用来保护隐私。

“杨教授什么时候给讲座啊?”母亲语调婉转地问,“我跟邵艾去捧场。你们做的那些前沿科技我可是半点儿听不懂,只能凑个热闹,呵呵。”

杨教授扭头瞅了眼身后背着海报筒的学生,“这次我就不发言了,让他们年轻人主场。现在的孩子啊,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安排,由着他们摸索一下也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