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不如墨诸纸 > 第19章 满身香雾簇朝霞

第19章 满身香雾簇朝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梅如霰见状,屈膝拜别。方与叶响走出几步,隐约听得身后再次传来人语声,似自言,又似问询。

“原来我才是那个变数。”

叶响脚步一滞,望向梅如霰,只见对方并未停步,径自远去,忙提灯追了上去:“四姑娘莫要生气,我家公子近日未得好眠,今儿又起了个大早,此刻怕是有些困乏了。姑娘知道的,他这人一犯困,就容易说胡话,姑娘千万别放在心上。”

梅如霰神色如常,笑道:“我晓得,也并未生气……七郎派你去查云岫的身份,你可查到什么?”

“收获不多,只知那些词最早出自一位琵琶女之口。此女名唤紫檀,是莲花棚的一位艺人,于琵琶颇有造诣,又曾得颜学士指点,因此深受王孙公子的追捧。许多时兴的曲子都是从她那里传出来的,其间就包含云岫的十七首词以及数十首无名氏的词。公子询问云岫的身份,她不愿多言,只说对方性格乖僻,不喜交际。公子请她将出版词集的意向转告给对方,并邀对方见面一叙。可对方不仅不愿见面,更不愿将词作刊印成册。”

“可知其余词作的来历?”

“公子也问了她。她说席上人多杂乱,她只顾弹琴唱曲,又喝了好些酒,实在记不得了,大约是哪位公子兴起而作。紫檀姑娘的话乍听没什么,细品却觉漏洞颇多。公子命我寻了常与紫檀姑娘一同出入酒席的几位姑娘,竟都与她的口径一致,倒像是串通好的。”

“常混风月场的人,多有识人认人的本事,甚至能过目不忘。怎会如此巧合,全都不记得了。”

“正是!况且词作流出前夕,紫檀姑娘告了假,并未参加演出,更不曾出入风月场。这些词作,倒像是凭空出现的。”

“也就是说,云岫并非紫檀的恩客,二人或许是故交。”

“但也只是推测,非有十足把握,因而公子并未告知姑娘。”

“我想,你们猜的没错。这些词浑厚和雅,无靡曼之音,音律和谐,如无瑕之玉,必是经过再三润泽,绝非戏弄笔墨而为。此人有如此才华,却不愿刻书传世,难道如柳三变一般,是个应试的举子?……那位紫檀姑娘可是巍州人?”

“紫檀姑娘是本地人,父母早亡,八岁时为安葬母亲,自愿卖身于莲花棚。至于其交往之人中是否有巍州人氏,尚不得而知。我明日再去探查一番。”

“有劳了。”

“对了,姑娘刚提到柳、周、郑、吴四家。据我所知,前三家皆与曾指点紫檀琴技的颜学士有些渊源,而颜学士又曾在巍州任职数载。不过,他与夫人年初刚回京,应不知晓那些词曲的来历,但或许与云岫也是旧识。”

“你说的这位‘颜学士’可是已故颜大将军的长子——颜裕,字叶之?”

“正是。姑娘识得此人?”

“他与我大哥是故交,我们曾有过数面之缘。我记得颜大哥醉心金石,最不喜舞文弄墨、交际应酬,恐怕与云岫未必相识……他何时成的婚,我竟不知?”

“去年冬日,老爷去洛州参加的婚宴。”

“娶了洛州的姑娘?”

“颜学士迎娶的是炅州洛氏孤女,听闻与洛州韩家有姻亲关系,婚宴还是韩先生一手操办的。”

“韩老爷子治学严谨,门生遍天下,大哥和颜大哥都曾拜入他的门下,与韩家结亲也算是喜上加喜了。能让颜大哥看上的姑娘,定有林下风致,我也该寻个吉日登门贺喜。”

“公子已下了拜帖,明日拜访颜学士,姑娘可要同去?”

梅如霰一怔:“他是想帮我打探‘云岫’的身份?”

叶响默认:“姑娘与公子相识多年,应知公子为人,最是嘴硬心软,莫被他的表象欺瞒,伤了感情。”

“他近日消瘦了许多,可是被叶伯父为难了?”

“公子能处理好家事,姑娘无须担忧,只需顺心而为。”

“这也是他让你告诉我的?”梅如霰笑问。

“除了云岫之事,其余都非公子的意思。”叶响解释,“小的只是说出心中所想而已。”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七郎有你这样的知己,是他的幸事。我想,不用我嘱咐,你也会照顾好他的。”梅如霰顿了顿,接道,“叶伯父那边,我去解释。至于我的事,若非必要,以后都不用告诉他了。你也希望,他能少些烦忧吧。”

“小的不能替公子做决定,即便是烦忧,又何知不是甘之如饴呢?”叶响正色道,“姑娘是公子珍重之人,便是不能成为家人,也还是挚友。小的会尽全力帮助姑娘,却也不会对公子有半分欺瞒。今日与姑娘的谈话,也会一字不漏的转述给公子。姑娘既说我是公子的知己,请恕小人僭越,再多说一句。”

“请讲。”

“姑娘与公子只因身处棋局之中,才看不清彼此。”

夜里风大,吹乱了灯火,也吹迷了眼。

梅如霰停下脚步,望向对方:“此话何意?”

叶响不卑不亢,执灯而立:“依我所见,姑娘与公子,才是真正的知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