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身着水蓝色缂丝云纹锦袍,一头披散的黑发被绾成了发髻梳在头顶,额前、鬓边的碎发一束起,便露出了一张格外清俊的面庞。他的眉眼精致,眼眸幽邃,眼尾略微上挑,乍一看居然带着疏离,与董朝雨印象中的卞荆截然不同。
有那么一瞬间,董朝雨觉得自己认错了人。
这真的是那个一身粗布麻衣,穿行在山林里的率直少年吗?他这般的长相与气质,简直比自己更像是出身世家。不,也不是长相的问题,而是……他与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之间,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屏障阻隔,二者格格不入。
这种感觉让董朝雨既陌生又熟悉,一定要说的话,她曾在少主东宫炘的身上见过。
但这怎么可能呢?卞荆与世家八竿子都打不着,他就是一个尘世出身,多年来一直在山中修行的少年修士而已。与人群格格不入,大概是因为渡落山的关系吧。
尽管如此,董朝雨还是不由自主地转头看了一眼店铺的里间,她总觉得真正的卞荆还没走出来。
“怎么了,有哪里不对吗?”卞荆见董朝雨神情古怪,便迟疑地低头看了看,随即面色大变,“难道我穿反了?不会吧?”
“……头发是谁给你梳的?”
“店铺的伙计啊。我觉得他梳的有点紧,扯得我脑门疼。”卞荆转头看了一眼,伸手在人群中指了一个人。那是个半大的小子,正踩着矮凳,仰头整理柜子上的衣料,看样子应该是掌柜的儿子,来铺子里帮忙的,没想到他手还挺巧。
“你脸色怎么这么奇怪,发生什么事了?”卞荆疑惑地问。
董朝雨指着卞荆,话到嘴边,想说却说不出来:“你……算了,我去结账。”
……
临近午时,二人来到了双湖城西面的一座高台附近。
高台与城墙相连,高约十数丈,整体呈方形,下宽上窄,如同一座粗犷雄壮的山岳。最下面是平整砖石砌成的高大台基,上方则是木质的楼阁式高台。松木作梁柱,门窗以金玉装饰,重重的阑干上雕刻着精美的纹饰,连檐上的瓦当都烧制了四神的吉祥图样,一眼看去,尽显世家的豪奢。
高台的两侧修筑了供人行走的石阶,约数丈宽,足有上百级。此时,石阶上已有许多准备登舟的修士正在往上走,三三两两的,足有数百人。
而高台的上空,一艘巨大的楼船正静静地悬停着,即便未曾靠近,也能看见上面巨大的风帆。
卞荆与董朝雨二人穿着刚刚购置的衣裳,混在人群中,慢慢往石阶上方走。
果然与董朝雨说的一样,此行前往御门的修士,大多衣着鲜亮得体,显然是为了御兽大典好好拾掇过一番,要是卞荆依旧穿着他那身粗布麻衣,此时在人堆里会显得非常古怪。
就像白色的羊群里突然冲进了一头漆黑的野牛。
“那个人还跟着我们吗?”董朝雨往卞荆的身边走了半步,低声问道。
“嗯。但他没有继续靠近,而是停留在高台周围。不过,我猜酬天楼不会就此罢手,说不准到了御门,会换一个人盯着我们。”
董朝雨叹了口气,表示赞同:“说的也是。但要是我来安排,就不会等到御灵城,而是在飞舟上就安排一个人。这样一来,即便有你这种异常灵敏的感知,也不可能在人堆里把人找出来。毕竟,有这么多人呢。”
她前后看看密集的人群,总觉得不太稳妥。
二人很快就随着人群登上了高台,飞舟近在咫尺,众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小声谈论,等待谢家的修士核验身份。
此时,董朝雨突然透过重重的人影,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她面色一僵,快速地往卞荆身后躲去。
“怎么了?”卞荆转头看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
“你帮我挡着点!那边有个人曾经见过我,要是被他认出来,我麻烦就大了,肯定去不了御门。”董朝雨紧张地低声说道,声音都带着颤抖。
卞荆神色自若地往一个方向看去,发现高台的角落里站着一个与自己年岁差不多的少年,个头比自己稍矮一些,细皮嫩肉的,他的身边围着四五个神情恭敬的仆从,在他的四周隔出了一片空地,不让陌生的修士随意靠近。
那情形,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少年似乎对陌生人的注视十分敏锐,他忽然转头远远地看了过来,在人群中一眼就盯上了卞荆,伸手一指,高喊:“你看我干吗?”
“快走!”董朝雨冷汗都要下来了,拉着卞荆就往飞舟跑。
少年没想到卞荆居然敢跑,这一看就不对劲,顿时来了兴致,高声呼喊道:“欸,那个,说你呢,站住!”
也不知这少年是什么身份,随着他手指的方向,人群居然纷纷躲开,硬是在拥挤的高台上让出了一条宽阔的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