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远洲红着脸挠了挠头:“抱歉。”
他出来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小丫鬟对他芳心暗许所以才送饭,看到来人是春儿之后,楚远洲心里更有一股说不出的欣喜。
春儿整理斗篷:“我想着你到底是为了我的事才受了罚,所以给你送些吃的。”
楚远洲笑了笑:“那妹妹陪二哥吃吧,咱们正好说说话。”
“……你莫要得寸进尺。”
“两个时辰啊,好妹妹,哥哥腿寒。”
春儿最是心软,楚远洲这么一说,春儿便再说不出拒绝的话。
二人进了屋子,楚远洲把食盒打开拿出馒头就咬了一口。
“还是妹妹心疼二哥,这土豆丝就是哥哥最爱吃的。”
春儿局促的站在门口:“快吃吧你。”
见她不自在,楚远洲知道她是顾忌男女有别,于是上前硬拽着她给按到了桌前坐下。
“这又没有旁人,又是在你外祖母府上,你担心些什么,若真有什么事,哥哥就娶了你。”
春儿知道他又在胡言乱语,便不说话,只皱眉看他,眼神里透露着几分嫌弃。
楚远洲又是笑了笑,随后吃着馒头说到:“多谢妹妹今日送饭之恩,等日后回了盛京,我请妹妹去京中最大的酒楼吃饭。”
春儿眨眨眼:“我不去盛京。”
楚远洲并不深问,当年之事他也有所耳闻,若他是王太夫人,他也不会让自己的外孙女再回哪个家去。
“不回去也好,你家里那个妹妹实在是有些烦人。京中最近也不太平,太后娘娘去了山上静修,摄政王也不知何故严厉的很,我家那老头子每日上朝前都要叹气三百声。”
听着这些消息,春儿只是垂眸黯然,一言不发。
吃完了两个馒头,楚远洲擦了擦嘴:“若是到时候卫国公府来要人怎么办?”
春儿摇摇头:“外祖母会回绝的。”
这话属实,王太夫人绝不会轻易放人,只是现在永平伯爵府势微,若是卫国公府找来陛下施压,王太夫人怕是难以承受。
这些事都是后话,楚远洲只在脑袋里过了过,并没说出口。
见他吃完了,春儿便提起食盒准备也要走,楚远洲起身相送,春儿摆摆手:“不必了,我自己回去就成。”
她纤弱的身影没入雪夜,楚远洲扶着门栏看的有些出神。
-
王氏在自己的房中已经准备睡下,卫婆子轻声上前:“太夫人,小姐去给楚家小子送饭了。”
王氏撑肘起身,卫婆子端了一盏烛火上前,王氏微笑道:“这孩子心太软。”
卫婆子:“太夫人不生气?”
“哎,这有什么好生气的,心软何时成了错处,况且在我看来今日那楚家小子犯的也不是大错,不过是因为他父亲有言在先,我不好轻纵,所以才重罚了一下。”
卫婆子犹豫说道:“但太夫人有一点说的没错,楚公子出身高贵,是不该在市井出头,可咱家姑娘总去看望从前的旧友,老奴担心……”
王氏摆摆手,一脸淡然:“她若不惦记旧友,我反而觉得奇怪,她从前在外的日子并不好过,幸亏有了这些旧友帮忙,若她今日全然不在乎旧日恩情,那岂不成了忘恩负义之人?”
卫婆子看着王氏欣慰的表情,也笑了:“太夫人这是看自家孩子,越看越爱,怎么都是对的。”
王氏点点头:“这孩子也确确实实没有错处,看她和楚家小子相处的不错,我想着让她也跟着楚家小子一起在学堂上学,你觉得如何?”
“确实不错,咱们姑娘学识上确实欠缺一些。”卫婆子话锋一转:“太夫人可是有意牵线?”
王氏笑着摇头:“楚远洲心不坏,只不过城府不足且太过花心,不是良配但却是个好哥哥,我让他俩一起上学一来是为了丫头有个伴儿,二来有丫头陪着楚远洲也可以收收心,再者说应天府到底不比盛京,这又是在咱们府上,俩孩子就算在一起上学,也不会有人指指点点。”
说完这些王氏躺下准备入睡。
卫婆子将灯吹熄,走出房间后关上了房门。
床上的王氏睁着眼,丝毫没有困倦之意。
她的桌上放着几封书信,都是卫国公府送来的,卫国公想让春儿回家,王氏连写了三封书信回绝。
卫国公眼看着沟通无用,便在最后一封信上说,若是她执意不放人,他便要去找陛下评评理。
王氏自知现在伯爵府势单力薄,林修平甚至是卫国公秦城的下属,但她心意已决,当初女儿要嫁,她因为疼惜女儿所以遵从了女儿的做法,现在好不容易找回来的外孙女,她绝对不会在眼睁睁的看着她离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