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接春儿回府,那张氏要谋算的事情就更多了些。
第二天早膳,一家人都在的时候张氏和秦妙菁和秦弘都说了找到长姐的事情。
秦弘并不在意,任谁回来都不会动摇他国公世子的身份,倒是秦妙菁,一下就急了。
“爹爹,那我与平安侯世子的婚事怎么办啊?”
原本被指婚的是秦妙菀,秦妙菀丢了之后这婚事才落到秦妙菁头上。
张氏看了秦妙菁一眼,随后又看向卫国公:“老爷,菁儿和平安侯世子几乎是一起长大的,感情亲厚,这时候也不好拆散他们。”
卫国公道:“这倒也是,回头等莞儿回来之后我亲自向莞儿和平安侯府说明此事吧。”
张氏微笑点头,随后道:“老爷准备何时接莞儿回家呢?”
卫国公:“这事还得细细安排,我得先看看永平伯爵府是什么意思。”
早饭之后张氏又安抚了秦妙菁好一阵子。
秦妙菁这么多年都以国公府唯一的嫡出小姐自居,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二小姐不说,还点明了是继室所出的女儿,虽然同样都是嫡女,但到底还是差了一截。
“母亲,我这心里不舒服,爹爹为何非要接她回来啊?”
张氏微笑:“咱们到底是国公府,谁不想过这样的好日子?”
秦妙菁越发不情愿:“伯爵府她还不知足,非要来咱们这过好日子吗?世上哪有这样贪婪之人!”
张氏佛口蛇心,秦妙菁又是个没心机的人。
张氏叹气:“母亲当年险些做了你爹爹的妾室,若是我做了妾室,你到现在也不过是个庶女,身份更是不比她尊贵,想来这么多年,她在外面受了不少苦,对咱们娘俩也会有些怨恨吧。”
秦妙菁愤而起身:“她有什么可生气的,又不是咱们让她丢的,且她母亲死的早又不能怪咱们,世上竟有这样不讲道理之人!”
张氏拉住她:“菁儿,日后同住一个屋檐下,你千万不要同她起争执,凡事都让着她些,你看你爹爹如此急切的要接她回来,日后说不定会偏袒她,委屈你。若会如此,你不如不去招惹她。”
张氏泫然欲泣,一副已经受了大委屈的样子。
秦妙菁连忙安抚张氏:“母亲就是太好性子,咱们名正言顺何必处处退让,她是不知从哪个山野荒地跑出来的人,若是她处世不正,给咱们国公府丢了颜面,即便爹爹袒护她,我也要好好教训教训她!”
张氏还想说话,却有下人过来报信,说是楚国公家的次子把平安侯世子给打了,秦妙菁急着出门探望,也就没心情和张氏说话了。
秦妙菁走后,张氏独自回了房。
世人都说母亲天生爱孩子,张氏却觉得并非如此,面对这个既不漂亮也不聪慧的女儿,她实在是爱不起来。
她最爱的是秦弘这个儿子,长得像国公,十分俊俏,人也机灵,这样的孩子才是她的孩子。
张氏坐在书桌前,提笔写了封信,随后交给府上的苏妈妈让她帮忙送出去。
她从前做侯府庶女的时候日子很不容易,出嫁之时身边没有一个贴心的丫鬟,现在府上的妈妈们也都是原本国公府的奴仆。
苏妈妈接过信:“夫人,这信要送往何处?”
张氏:“我有一房远亲在崇州,我母亲生前很是惦念,我写信问问,若是日子过得贫苦,我想给他们送些银两过去。”
苏妈妈心里疑惑,她从未听说国公夫人的母亲是盛京本地人,从未听说有在崇州的远亲。
-
卫国公秦城在散朝后叫住了林修平,想问问秦妙菀的事情。
卫国公:“林大人,不知是何时相认的,这么大的事何不知会我府上,咱们一同庆贺。”
林修平笑了笑:“说实话,这孩子也没什么信物凭依,是我与母亲执意要相认,没告知府上,还请国公见谅。”
卫国公:“王太夫人做事必然深思熟虑,我相信王太夫人的眼光,现在孩子既已找到,是要在太夫人身边尽尽孝的,只是她到底是我国公府的长女,我必然是要接回府中。”
林修平还是微笑着:“国公也知道,我是王太夫人的继子,此事是王太夫人做主的,我扭转不得,具体能不能接回国公府,还请国公亲自同我母亲商议吧。”
林修平说完作了个揖便走了。
卫国公站在原地想了一阵,越寻思越不对味,随后赶紧坐车回府。
到了府上,卫国公找来张氏商议此事。
“伯爵夫人来府上的时候,可说过让咱们去接人?”
张氏回忆一下,随后摇摇头:“没说,只是说人找到了。”
卫国公严肃道:“今日我找到永平伯爵说要去接人,看他的意思,却好像是没准备让咱们把人接回来。”
张氏想着,不回来也是好事啊,但是嘴上却说:“这事怎么回事?莫不是中间还有误会?”
卫国公急的在地上团团转:“这事于咱们不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