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高中三年,他唯一一次十分不冷静的表现。
而其中的原因,没人知晓。
虽然苏芷清对他的行为充满好奇,但此刻她已是自身难保,没有心思去八卦,因为四月的月考即将到来,如果总是保持二十多名成绩的自己一下子跌至倒数,恐怕父母会觉得她不是傻了就是疯了吧?
让她产生此种想法的正是她最害怕的物理课。
***
语文课后是英语课,英语老师也是位男老师,姓孙,毕业后,苏芷清还回校见过他一次。他是个教学很古板的人,课堂的气氛也不是风趣幽默,甚至很多学生不喜欢他的讲课方式,也因此在高二的时候写过联名信换掉他。
对于这件事,苏芷清作为参与者,感到十分愧疚。这也是回校看望他的重要原因。
英语课上的单词和词组,她也不觉得陌生。因为在大学里,为了过四六级,背了很多单词和语法,没有因为高考结束而把它们扔到一边,加之中国人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英语,这个第二语言没那么容易忘记。所以,在认真听了一节课之后,语法几乎都稳扎稳打了,单词背起来也不费力。
数学虽然枯燥无味,但它的公式苏芷清好歹还记得一些,一节课下来,虽说十分吃力,但苏芷清已能重拾起百分之七八十的内容了。
生物课自不必说,虽然早上苏芷清有一瞬间的茫然,但四十五分钟后她基本已将知识重新收入脑海,课后练习题做起来也毫不费劲。
然而,当物理课到来,苏芷清才重又想起高中生活的苦痛之处。
苏芷清不喜欢文科,所以没有选史地和史政,而又不擅长化学,所以父母和她难得地达成了一致——选物理和生物。
于是,理科必选的物理成了苏芷清高中三年无法摆脱的“魔咒”。
即使补习物理,最终她也只拿到了C等级,只能去省内排名倒数的本二。因为当年本省的考试分ABCD等级,即使语数外考了高分,选科中只要出现C,就只能去垫底的学校。
苏芷清想到了补课,然而下一秒,就把这个想法否定了——
一个基本知识点都弄不清楚的我,哪位老师敢收我?
而且,高一上半学期时候的物理成绩还行,刚分班就变成这样,父母难道不会把我当成大傻子吗?
所以,最终,苏芷清决定只能求助于同龄人,鉴于曾经的自己不善交际的原因,能找的人就只有——
“嗨,你好,请问是李帛雨……吗?”苏芷清走到隔壁一排。
从高二开始,班里换了座位,面前的女生和她成为了前后桌,从那时开始,她们变得熟络。
扎着高马尾、戴着细银框眼镜、常穿黑灰两色衣服的女生,是苏芷清高中唯一能聊的女同学。
不仅是因为她的性格好,更是因为她有和苏芷清有一样的经历——暗恋。
然而,这只是单方面的,因为苏芷清从未把喜欢林崖的事告诉过她。
不过,拥有相同情感体验的女生,总能较快地成为无话不谈的俩人。
“你……好?”李帛雨放下奋笔疾书的黑色水笔:“苏芷清?”
“对,那个……你能借我一下物理笔记吗?”苏芷清指了指她的物理书:“课上我没怎么摘到,老师讲得太快了。”
“嗯,可以啊。不过,我觉得你最好还是请教课代表或者物理老师本人,我写得不全面”,李帛雨把物理书递给我:“我都写在书上了,红笔写的。我的字不是很好,你要是看不清楚的话,问我吧。”
“好,谢谢”,苏芷清双手接过,问道:“如果我有题目不懂,可以请教你吗?”
“嗯,当然可以。不过,你为什么找我?”
“因为……我觉得……你人很好。”苏芷清一时没想到借口,反而说了真心话。
“啊?……谢谢。”李帛雨腼腆地说。
李帛雨确实是个很好的人,即使进入大学后,俩人分隔两地,她也一直主动找苏芷清侃侃而谈。
只是当时的苏芷清对这份主动没有好好珍惜,最终在人海中与她走散了。
下午的课间,李帛雨不厌其烦地为苏芷清讲解不理解的内容。
放学时,因为李帛雨是走读生,不必强制留下来上夜自习,所以趁着她还没走,苏芷清立刻冲到一楼小卖部刷饭卡买了两根橙子味“珍宝珠”、一瓶“北冰洋”橙子味汽水送给她。
她不好意思收,苏芷清便直接塞进了她的黑色书包里。
“那我就收下了,谢谢”,她把书包背起:“不过,你是怎么知道我喜欢橙子口味的?”
“啊……我随手拿的,原来是你喜欢的啊?好巧!说明咱俩很有缘是不是!”和李帛雨度过了三年,苏芷清当然知道她的喜好。
“谢谢!你要是还有不懂的地方,明天问我好了。”李帛雨对她说。
“嗯!一定拜托你了!”
苏芷清决定紧紧抓住这重来的人生,创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