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殿下她过于纯情 > 第35章 公主

第35章 公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愿不知道她在凤仪宫的失态,让佟皇后又悄悄给国师玉源递了信,说李愿似乎有再现年前神志失迷、言辞错乱的迹象,要其再为她占卜一卦。

玉源这次不仅自己起了多次卦,还附上了他那位上百岁的师父对卦象的彖辞。

黑纸白字断言,李愿三年之内必有大劫,若捱得过则如龙凤出世,贵不可言;若没捱过,则死无全尸。

佟皇后看完,登时便是腿脚一软,恍惚了半天才找回声音,“胡、胡说八道。这老道士是活腻了不成,竟敢咒大梁的皇太女。本宫,本宫要砍了他的脑袋,烧了他的道观……”

一旁的赵嬷嬷看了信,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什么劫数,会让人要么贵不可言,要么死无全尸啊?凭她的见识,她能想到都是那要诛九族的谋逆大罪。

她抖着手,赶紧将信撕碎,投进灯盏里烧了。末了,还觉得不够,又问清了来回路上接手过信件的宫女太监,想着过几日找个由头将他们一一送出宫去。

她处置完这些,佟皇后也差不多冷静了。她铁青着脸,在案后坐下,几次大口的呼吸后,提笔沾了沾墨,飞快地在纸上落下几行娟秀的字迹。

“送去那里。你亲自去,不该说的不要多说。”她交代着,声线发颤。

“是,娘娘放心。”赵嬷嬷应道。

六月。

李愿的婚事还在议程中,齐王李常勖倒是如期成亲了。

李常勖娶的虽是填房,但架势风头并不比前一位小。尤其是在弘德帝赐下金器,玉器,彩缎等外,还又添了一柄御用的三尺玄铁宝剑。如此殊荣,让一身红袍高骑大马的李常勖,尝尽了得意的滋味。

也是因此,不少朝臣改了主意,不仅加了三成贺礼,还带着家眷踏进了从未到访过的齐王府,亲自前来观礼了。

最擅经营官场关系的顾玉山,自然也是其中一位。而有意思的是,他们顾府是接了两封请帖来的。一封是齐王府给他的,另一封则是齐王妃邀的顾妙冉。

顾妙冉跟在她爹身后,被王府的下人引入二门。她如今已经不只是“顾小姐”了,县主的册封下来后,她出门在外,也是要被尊称一声“华襄县主”的。

此刻,在前引路的侍女便是一声声“县主”地叫着她,不是将她带去客人歇息的花厅,而是一路向内,进了王妃亲眷故交所在的暖阁。

顾妙冉并不认识齐王妃,只知道是刑部侍郎方家的姑娘。不过论关系,她们往后就是妯娌了,交个朋友也是好的,于是便欣然来了。

她又是个喜热闹的性子,在暖阁坐下后,便迫不及待地与左右的妇人说起话来。没一会儿就把满屋子人的姓名与来历打探清了,很快还亲亲热热地与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子揽着胳膊说话。

阁内的人都晓得她是太女妃,对她的态度都好得挑不出一点错,将她连同顾家姚家都夸了个遍。

还有的早就打上了顾氏的主意,趁着难得的机会,向顾妙冉打听道:“听闻县主还有两个哥哥未曾议亲,也不知谁家女儿能有幸与县主做姑嫂?”

被顾妙冉揽着左手的蓝衣女子,闻言脸颊一红,转头眼巴巴地望向顾妙冉。

顾妙冉这时想起她爹说过的话了,笑了笑说道:“哪有未出阁的姑娘议论兄长亲事的,杜夫人别羞我了。”再说,宫里还有一位公主也惦记着呢。

问话的杜氏也是个聪明人,看出顾妙冉不想多说,赶忙笑着岔开话,“县主见谅,想来是我今日看见大红大喜的高兴极了,这才忍不住多嘴一问,等会定要多罚几杯酒,给县主赔个罪。”

“杜夫人是自己贪杯,拿我做借口吧?”顾妙冉笑眼盈盈,看不出一点儿在意。

杜氏放了心,故作郁闷地说,她的心思被顾妙冉看穿了。逗乐了满屋的人。

也是此时,门外的锣鼓声响了起来,有人喊道:“花轿到了!”

大伙便纷纷起身出了暖阁,准备到厅堂观礼。顾妙冉走慢了一些,刚迈出门,忽然手就被人拉住,转头对上一张粉里透红的娇颜。

“县主,我有话想和你说。”蓝衣女子小声地央求着,拉着她往邻院僻静的厢房走去。

顾妙冉看着她欲说还休又羞羞答答的表情,直感不妙,不过还不等她想出说辞,两人身后本应无人的厢房内,突然传出了一声刺耳的瓷碎声。

蓝衣女子迟疑地看向禁闭的门扉,抬声问道:“……里面是何人?”

没有回应。

顾妙冉四下看了看,院里的人都去看新人了,连仆役也不剩一个。这种时候,谁会躲在厢房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