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山的原配夫人出身于颍川姚氏,是有百年名望的清流世家。姚夫人因病逝世后,顾玉山就无再娶之意。因担心尚且年幼的女儿没了母亲教养,往后不好议亲,便在顾妙冉十二岁时,将她托付给了姚家,等及笄后才接回京城。
顾妙冉幼年失恃,又有几年的时间远在他乡。顾玉山自觉对她亏欠了许多,在她回京前,就对着亡妻的牌位许诺,定会好好照顾妙冉,绝对对她有求必应,无微不至。
但是哪能想到他们父女阔别多年,顾妙冉求他的第一件事却是:进宫。
起初顾玉山以为是小女儿离京多年,想看看皇城的恢宏奢华。他自然应下,在弘德帝寿辰之日,带着顾妙冉一同入宫祝寿。
当天的顾妙冉异常欢喜,进了皇宫便如鱼得水四处与人交谈。她本就样貌出众,端着仪态,盈盈而笑时,娇美中又多添了几分温婉宁和,很有大家闺秀的气质。是以,一场万寿节,顾妙冉不仅结识了几位同龄的官家女,还与行九的淳宁公主成了手帕之交。
顾妙冉在宴上谈吐高雅,举止得体,让顾玉山不得不感叹姚家教养有方。不过,几天之后,他对姚家的感激之情就消失殆尽了。
只因,顾妙冉回府后低沉失落了好一阵子,而后又开始喊着要进宫了。且不是指上回的入宫游玩,而是要进皇帝的后宫做妃子。
“乖女儿,是府里有人欺你,还是你埋怨爹这么多年冷落了你?你要什么都好说,怎能拿婚姻大事开玩笑呢。”顾玉山给弘德帝做了近十年伴读,深知后宫的波谲云诡。他不认为顾妙冉会看上和他一个年纪的弘德帝,只觉得顾妙冉要么是遭了他人蛊惑,要么是被浮华富贵迷了眼。
他一边写了信寄去颍川,质问姚家是否想坏了累世清名,借他顾氏女插手弘德帝的后宫;一边又私下探查万寿节当天是否有人对顾妙冉嚼了不该嚼的舌根,就差直接查到同僚的后院去了。
此外,他还采买了不少女儿家喜欢的物件,金银首饰、绫罗玉器如流水般流进了顾妙冉的揽翠院,务必要让她知道顾府也不缺了什么。
奈何,顾玉山的拳拳爱女之心并没有动摇顾妙冉的决定。
毕竟,不进宫为妃就没有积分,没有积分就还不上她欠系统的债,还不上债就要还命……
顾妙冉看了一眼系统界面鲜红的数字与迫近的日期,再一次将衣带甩过横梁,踩上凳子,哀戚戚道:“若不能入宫,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们就让我去了吧。”
“小姐不要啊!”
“小姐!您快下来啊。”
“来人啊,妙冉小姐又上吊了!”
“老爷,老爷救命!小姐她……”
底下的一群丫鬟哭嚎得比她还热闹,没一会儿就惊动了整座府邸。
远在京外书院念书的顾家长子与次子听说了此事,都相继告假回府,只为了亲眼瞧瞧自家几年未见的小妹,怎么像坏了脑子似得想把自己往宫里送。
而已经与姚家书信了几个来回后的顾玉山,在与妻弟一番相互指责与唾骂后,才终于晓得,原来顾妙冉早在多年以前就想着要当后妃了。
据他的妻弟所说,当年顾妙冉刚到姚府时,姚氏当家的老夫人就问起顾妙冉想先学诗书还是理账,顾妙冉答的是:琴棋歌舞,因为戏文里嫔妃都靠这些手段争宠。
姚氏一门清流,哪听得了这话。老夫人当时僵着脸说童言无忌,很快就将此事揭过,但私底下则多次责怪顾玉山贪权恋位,带坏了不懂事的小姑娘。
如今,接受了进宫为妃是顾妙冉自己的主意的事实后,顾玉山不得不在其“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央求下,答应了帮她想法子。
也是不巧,在顾妙冉回京的前一年,弘德帝刚将采选从三年一选改为六年,也就是说,若要靠选秀进宫,顾妙冉还得再等上整整五年。
五年的时间,顾妙冉愿意等,系统可等不了。何况,到那时究竟能否入选,也没有定数。
无奈之下,顾玉山只能承诺,只要她这阵子不再闹着要寻死,他就为她另找其他门路进宫。
想到今日在城外的那场密谈,顾玉山叹息之余,脸上又添了几分凝重,“爹答应的事,还能骗你不成?只等祭天之后,你就有进宫的机会了。”
顾妙冉又端着点心坐了回来,嫣然巧笑,“爹爹果然最疼我了。”顿了顿后,她又问:“不过,祭天和进宫有何关系,不会又是皇宫一日游吧?爹,我要的可是入宫为妃,正式册封的皇妃。”
一旁的章氏闻言,瞥了她两眼。相处了有些时日,她还是没能明白顾妙冉到底在想什么。哪有身娇玉贵的大家闺秀,上赶着去伺候老皇帝的?
不过,顾妙冉要是进了宫,可就没人与她争顾府的管家权了。章氏想到这,也摆出了一副甚是热心的模样,帮着顾妙冉说起话来,“老爷,进皇宫转一圈和做娘娘可不一样,您可要为妙冉仔细筹谋啊。”
顾玉山摆了摆手,“做后妃是别想了,我好歹是陛下年少时的伴读,与陛下也算有同窗之情。既是同窗,陛下又怎会纳我的女儿为妃呢?”
顾妙冉才高兴了没一会儿,又被现实迎头一击。她咬着唇,思忖了片刻,痛心道:“我可以隐姓埋名。”
“为了进宫,连爹都不认了?”这话若是出自他两个儿子的口,顾玉山已经捋起袖子动家法了。但面对顾妙冉,他连桌子都没敢拍,只咬牙切齿地指摘了一句自家的小白眼狼。
“这不行,那也不行。爹,你不会是在哄我玩吧?”顾妙冉气鼓着脸颊。平日在外人面前装得落落大方,也不碍着她对亲爹耍任性的脾气。
顾玉山暗暗叹气,“你要是能被哄住就好了。”而后也不再卖关子了,搁下甜酥就道:“乖女儿,你可知后宫里不只是陛下的三宫六院,能娶妻纳妃的也不只有一位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