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宫。
月寒快步走进来,对贤妃道,“娘娘,灵丹来了,在宫门口候着呢。”
贤妃闻言,直起身子,“她怎么来了?快让她进来。”灵丹是礼亲王妃葛心的陪嫁丫鬟,王妃出身贫寒,原先自是没有什么丫鬟之类的,但皇家规矩多,因此灵丹其实是从贤妃特意选出来在成亲前送给王妃做陪嫁及丫鬟,好跟着入府,帮着王妃理家的。
王妃进了王府之后也很倚重灵丹,轻易离不得,今日却匆忙入宫,想来是有要紧事了。
“奴灵丹叩见贤妃娘娘。”灵丹进来行了一礼,贤妃连忙喊起,问道,“可是王府那边出了什么事?”
“回娘娘,皇后殿下着人送了一只三十年的人参到王府,说是给王妃养胎之用。”灵丹道,见贤妃面露疑惑,便将今日保和殿上的事简略地说了一下,才道,“王妃拿不准主要,便遣奴进宫来问问,是否要回礼。”
贤妃沉吟片刻道,“圣人今儿并没有到吾这儿来,吾便也不知此事。这礼不轻不重,既然皇后殿下说了是给心娘养胎的,尔等自用便可,明儿让心娘去翊坤宫谢个恩便也就罢了。”
灵丹行礼应了,正要告退,贤妃又喊住了她,问道,“你今儿进宫可曾惊动人?”
灵丹仔细想了想,摇摇头,“奴今儿从青霄门悄悄进来的。”
青霄门就在景仁宫后边,离得很近,一路上没有旁的宫室。灵丹是从贤妃身边出去的,又做了礼亲王妃的陪嫁丫鬟,自有一份体面,在宫里说不上来去自如,但出入宫禁却并不难。
贤妃点点头,“你自去吧。”
“奴告退。”
灵丹走后,贤妃的眉头皱了起来,她低头揉了揉眉心,有些疲惫地对月宜说道,“现如今,吾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让玦郎留在上京了。”
“娘娘,这毕竟是郎君的第一个孩子。”月宜道,“路上要是出了什么意外……”
贤妃一时也无言了。
“对了,刚刚奴让月寒出去打听了一下,圣人今儿一下朝就往瑶华宫去了,用了午膳才走。”月宜道。
“圣人怎么往瑶华宫去了?”贤妃奇道,“这是何意啊?”
“或许,圣人就是不想让人猜中他的心思吧。”沉默了一会儿,月阑小声猜测道。
贤妃点点头,“既然圣人什么都没说,那吾等便也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吧。你们都是宫里的老人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自己心里都清楚。”贤妃环视四周,殿里伺候的都是跟了她二十几年的大宫女了,嘴巴都严实地很。
宫女们都低头轻声应了。
没过几天,朝会之后,皇帝召肃亲王入宫,一道在长乐宫用了午膳,肃亲王去翊坤宫请了安,不过皇后正在歇息,因此只在门口问了声好就走了,随后又去了瑶华宫,同六公主玩了一会儿,便在宫门落锁前离宫了。
藩王就藩一事就这么被按下去了,直到礼亲王妃孕满三个月,怀相安稳了,也一直都没有人再提此事了。
日子一转眼就过了十一月,天气一下子便冷了下来。
翊坤宫。
“你说的话确有几分道理,吾会好好考虑的。”皇后坐在上首平静地说道。
而坐在她下面的,竟是王八娘——王宝林。
皇后说完,王宝林站起来行了一礼,“既如此,那妾便先行告退了。”
王采蘩带着菲歌离开了翊坤宫,两人从翊坤宫回临清宫时,路过宣宁门,王采蘩稍稍驻足,菲歌便明白了她的意思,悄悄退下,从宣宁门离开了。而王采蘩则独自回到了临清宫。
宣宁门之后,便是掖庭。
就在皇后与王采蘩地这场谈话后不久,皇后便下旨开恩赐还宫女。
瑶华宫。
“有劳葛女史前来宣旨了。”燕虞道。
夏花上前递了个锦囊过去,葛女史顺势收了,笑道,“娘娘客气了。”
“不知葛女史可知皇后殿下为何突然开了恩,下旨赐还宫女?”燕虞问道。
“回娘娘,前几日王宝林向皇后殿下进言,开恩赐还宫女,既示皇家恩德,又可削减开支,殿下思虑后请示了圣人,圣人也点了头的。”葛女史道。
燕虞闻言点点头,“多谢葛女史了,夏花,你亲自去送送女史。”
送走葛女史后,燕虞便对夏莲、春雨两人吩咐道,“既然皇后有旨,你们便将此事吩咐下去,将瑶华宫的宫女名册都理一理,递上来。”
夏莲春雨二人应了一声,自去各处宣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