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应该知道吧,毕竟是叫孔明灯。”诸葛亮看着我画的草图,沉吟了一会儿,轻声笑道。
失算了,难道诸葛亮这个时候还没有做出来孔明灯?!
“你要去哪?”徐庶一把按下了偷摸后撤的我。
我心虚的笑道:“这灯......本就是孔明发明的,我这顶多算是提前告知,不能算是泄露天机吧。”
“有趣。”诸葛亮没有在意我说的话,眼眸中反而闪出求知的光亮:“晴儿可否带亮一观?”
“走走走,我也去凑凑热闹。”
我被徐庶推搡着带着两人来到厅堂,默默蹲下低头开始拼装,先是将削好的竹条绑出形状,再糊上纸张,点上灯油,随着热气膨胀起来,孔明灯缓缓上升到膝盖的位置不动了。我扶着灯把火吹灭,看向徐庶和诸葛亮:“现在的问题是太重了飞不起来。只是这竹条若是削的再薄些就极易折断,灯火若是多点又会将纸张烧着......”
诸葛亮没有说话,上前接过孔明灯,眉头微蹙,眼光一直盯着似在思索着些什么。
我也没有再做打扰,走到徐庶身旁坐下。
徐庶凑过来笑着轻声说道:“你惯会给人找事做。你还没告诉我这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孔明用它做什么我不知道,我们那里是在重要的节日用来许愿祈福的。”我伸手挡了脸在徐庶耳边轻声回道。
“......”徐庶一副“就干这个?”的表情。
“我还想做个东西,师父你得空了帮帮我呗。”我继续轻声说道。
“又做什么?”
“天气热起来了,我们砍些竹子做个竹摇椅吧,图我都画好了。”
“......”
“物尽其用呀,师父。”
“......”
徐庶虽然嘴上对我的图纸嗤之以鼻,却还是在雨停了以后拎着斧头砍了竹子拖回到院中。诸葛亮则是对他的灯来了兴趣,便是在看书时有了想法也会突然拿起竹条发上一会儿呆,甚至还取了竹子扔进了锅里煮。额......我有点不确定我的孔明灯还能不能成功了?
谁知才过了一天,我和徐庶在拼接椅子的时候,诸葛亮大踏步的来到了庭院,眉眼带笑说着:“成功了。”
我高兴的说着要去看看,起身时却碰着身侧尚未合拢的椅子,只听“哗啦”一声零件便散了一地。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徐庶抬眼看我的目光中莫名带有一股杀气。
“叶晴!”这咬牙切齿的两个字,不是错觉。
诸葛亮拉了下还在愣神的我,吐出两个字:“快跑。”
如果有人路过草庐,大抵会好奇怎么会有人围着自家院子跑,还不止一个人。
夏季的风也就在夜晚时才稍显凉意,圆月高悬。
“这会儿起风了,放吧。”徐庶悠然半躺在摇椅上,指了指地上的孔明灯。
我取出腰间的火折子,不满道:“那你倒是起来呀。”
徐庶慢悠悠的起身,站定在我身旁,笑着看了看另一侧的诸葛亮说道:“许什么愿?”
诸葛亮笑而不语。
我一边点火一边说道:“不能说,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
“是何道理?”徐庶挑眉不解。
“不知道。”我回答的理不直气也壮。
被点燃的孔明灯随着热气逐渐充满内部,慢慢升到空中。我双手合十在心里默念:我要当天下第一的剑客!
睁眼看着左侧的徐庶,又看向右侧的诸葛亮,刚好他也睁开了眼睛,万千星辰落入他漆黑的眼眸中,璀璨耀眼。
“哎?!你的灯落了,你这是许了什么不切实际的愿望?”徐庶突然大声道,看过来的眼神颇有取笑的意思。
“不是吧。我自然是......希望海清河晏,天下太平!”我上前两步接着了落下来的孔明灯。
“不会吧。”诸葛亮亦轻笑道。
我轻“咳”一声掩饰过去尴尬,重新点了灯。心中道:天下前十?要不前一百也行?
手中的灯终于在我的注视下,摇摇晃晃的飘了起来。
“有趣,来,再点几盏。”
深邃的夜空中,浮现起点点游动的星光,慢慢的随着风的方向飘往远方。
“元直,明日我们再出去走走吧。”诸葛亮缓缓开口道。
“乐意之至。”徐庶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