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去秋来,雁过无痕。
人的直觉有时候还挺神奇的,就像这次诸葛亮和徐庶外出,一个月前徐庶把他的佩剑留给我让我“不要偷懒”的时候,我就知道他应该是下了决定,某种重大的决定!
以至于我在见到诸葛亮独自回到草庐,说出徐庶前往新野报效刘备的时候没有丝毫的惊讶。徐庶他原就是赤心肝胆的人,一如他所说他愿随诸葛亮一生相盟,从来不是说说而已,他已经想好要为自己亦为他的挚友于这天下谋出一番属于他们的事业。
廊下飘落几片金黄的树叶,晃晃悠悠的落在地上。我收回了思绪,看了看手中竹简上名字,是《史记·管晏列传》。诸葛亮熟悉的八分体映入眼帘,这册书是他手抄的。
管仲曰: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我眼睛扫过那句为后人所熟知的话语:“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在不起眼的边角有一列小字“知孔明者,元直也。”
管鲍之交么?所以徐庶他是要为诸葛亮举荐齐桓公么?我胡乱想着,如此情谊深厚的两人,命运却并不愿遂人意。不由得心生喟叹,轻轻合上了书简。
余光瞥见已经不知道第几次探头进来的马谡,终是忍不住唤住了他:“小马公子,你是再找什么东西么?”
马谡有些局促的抱着一册书简进来,说道:“孔明哥哥说了,这里的书我都可以借。”
我觉得有些好笑,他说的话跟刚才的举动毫无关系。但是面上依旧平静道:“自然,你进来拿就是。”
马谡在桌案上翻翻找找,眼神还是时不时的扫过来。我起身走过去问道:“你要找什么书?需要帮忙么?”
“不用,不用。我自己可以。”马谡后撤了一步,跟我拉开了距离。
“怎么了?之前来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见外呀。”我不解道。
“之前是不知道,不知道你......”马谡的话语说着说着弱到大概只能他自己听得到。
我突然明白了原因,合着这小子才发现我是女的。我打趣道:“有个人,前几日还与我共躺摇椅来着,如今却......哎,人心不古呀!”
“那日是你一直占着,我才、我才......”马谡急着解释道:“但是确非君子所为,我给你道歉。”
我看着马谡低头行礼的窘迫样子,收了继续逗他的心,笑道:“你不需要道歉。我如果在意这些,也不会身着男装。还请公子之前如何待我,之后亦然。”
“哦。”马谡稍稍定了神点了头,开口还想问什么但嘴巴张到一半又闭上了。
我没有在意,自顾自说了句:“那你慢慢找,我出去转转。”
出了厅堂朝凉亭走去,远远的就看到诸葛亮和马良正在对弈。两人抬头看过来的时候我冲着他们招了招手,心里默道:一条尾巴走了,又来了两条尾巴。看来诸葛亮的九条尾巴指日可待!
我站在诸葛亮的身侧,面前的棋局已过半。眼光在诸葛亮身后打量着,他素爱白衣,若有尾巴也得是白色的吧。
诸葛亮递来询问的目光,我扫过还在思索棋局的马良,又看了看远处刚换了书简在回廊走着的马谡,然后冲着诸葛亮默默伸出了两根手指。他清澈的眼眸里带起似笑非笑的意味,轻声道:“就该把你同徐元直一起扔去新野。”
我学着徐庶的样子挑眉压低了声音回道:“孔明先生,悔之晚矣。”
诸葛亮被我逗笑了。
马良不明所以的抬头问道:“孔明兄,可是这棋下错了?”
“季常多心了。”诸葛亮将目光收回棋盘回道:“多日不下,季常棋艺精进不少。”
马良腼腆一笑,回道:“孔明兄别说笑了,我这棋艺怕是连元直兄也笑话的。”
诸葛亮落了一枚黑子,缓缓开口道:“过几日亮要出趟远门,怕是不能再陪季常下棋了。”
“孔明兄是做好决定了么?”马良明显一怔,问道。
诸葛亮只是笑了笑,却未回答。
“他日孔明兄出山,我愿为门下书佐。”马良正色道。
诸葛亮笑容明亮起来,回道:“那岂不是折煞亮了,我哪里敢收马家公子做门下书佐的?”
我忍不住接了句:“请问,马公子你做了书佐,那我跟着孔明先生干什么呢?”
诸葛亮仰头大笑,马良也挠了挠头跟着笑了起来。
夜色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