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天假大秦三十年 > 第50章 铜宫(6)

第50章 铜宫(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总之,”胡亥继续,“在迦南,不断有特异人士降生在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他们在悁悁心目中看到,全都是传送门东端的未来情形——也就是神州大地的将来。然后,这些关于中原的预言隐晦地编入了《塔纳赫》,演变成了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胡亥这回的爆料,怕不是比“希伯来圣经的叙事本质就是对华夏上古秘史的西化和演绎”更为劲猛。

他是在说:《塔纳赫》不仅在新月沃土的背景下重述了神州的过往,还透过那些先知们看到了神州的未来,并同样将这些当时还未发生的事情隐晦地编入了希伯来圣经的故事里!

“所以,”胡亥笑着看向自己的皇兄,“陛下知道您所读的《民数记》里为什么会讲希伯来人从埃及前往迦南的路上经过了‘芦苇之海’,而后扎营于‘汛的荒野’了。”

“当炎黄裔子从中原出发西行时,”胡亥继续解释,“的确必然经过西北大盐湖‘蒲昌海’,而后的路途中则是扎营在了西北沙漠‘秦荒’”

“尽管,”囚徒把话说完,“这两个地名是在陛下登基并控制天山山脉一带之后才定下来的。希伯来圣经的执笔者,显然在好几百年前就预知了两个地名!”

趁热打铁,胡亥讲起了以色列北王国亡国后,其遗民从迦南重新东归神州、成为西戎口中“月氏人”的过程:

当北迦南被强悍的亚述帝国占领,犹大国王希西家将十个兄弟部族的难民收容于耶路撒冷圣殿,包括了当初抛弃大卫王室、到北迦南另立以色列王国的教士们。

这些所谓的“利未派”神学家,很多从此留在了耶路撒冷。

他们效仿南王国的圣职人员,也将他们内部口耳相传的《喀巴拉》用隐喻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将其融入最终成书的《塔纳赫》之中。

所以,在犹大国成书的希伯来圣经《塔纳赫》,其经文往往将不同来源的字句兀然地并列起来,并且用“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情怀将北王国的文献放在前面。

比如第一卷《创世纪》第一章讲述了上帝先用六天创造光、天空、陆地、日月星辰、鱼鸟、以及包括人在内的陆生生物,然后将第七天立为星期天。

这七天,可以认为象征了宇宙和地球演化的不同阶段,跟《喀巴拉》的叙述大致吻合。

并且这一章将上帝称为“Elohim”,形式上为名词复数,字面意思“众神”,很明显是北迦南的叫法。

然而从《创世纪》第二章第四节开始,竟然毫无预兆地重新开始讲述上帝如何创造世界的:

这回,并不是从“光”这种基本元素开始创造世界,而是一开始就存在着一块混沌初开的大地,被一团迷雾所湿润着;

然后,上帝从雾中先造出了亚当,然后造出了伊甸园供养他,最后取出亚当一块肋骨创造夏娃。

这一部分内容完全没有出现Elohim这个词汇,而是将上帝之名写作Y·H·W·H四个字母。

这显然出自犹大国的神学家之手……

研究学问固然高尚,可“上帝祂有几个师呢?”

强悍的亚述军团围困了当时位于圣殿山之巅的古耶路撒冷城,搭起云梯攀爬陡峭的山体,眼看就要攻进来了!

于是,希西家王命其两个女儿引导北王国的难民们,护送三件圣器,通过耶路撒冷圣殿密室之中的神门,回到神州,而希西家王、王子以及犹大武士则与大卫之城共存亡。

禹龛与双树位于地下之园的同一侧,神门将会关闭,直至下一次苏醒期才可能被禹龛在此开启。

即将永别应许之地的十支派,非常感激希西家王的恩德,发誓要在神州重建耶路撒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月氏人以为和平之城已在迦南陷落,但其实亚述人因为后方不稳,解围而去。

因此,这世上一度存在着两个耶路撒冷,或者是三个……

……

“新耶路撒冷就是昭武城!”帕萨斯领悟道,“月氏人,也就是东归的以色列人,在河西走廊西端一面峭壁顶上筑起的城池,还在崖壁表面凿开了成排的洞窟,以停放城中逝者的尸骨,完全风华之后再叠放入骨龛,最终买入荒漠深处……”

说着说着,陛下就想起了自己的生母芭丝·荷西亚,或者称“罗·路哈玛”。

身为月氏“玛尔卡”的她,遗骸也被放入一方狭小的石龛,然后被获释的月氏奴隶带到了齐地的大公国,带到那参天高墙之中了……

胡亥的嗓音打断了“本·罗·路哈玛”的冥思。

“陛下对了一半,”铜宫之囚说,“东方的耶路撒冷,其实是由相隔万里的两座城池共同实现的!”

“陛下刚说的‘昭武’城,对应耶路撒冷前两字‘耶路’,”胡亥继续,“另外还有一座‘撒冷城’,也就是我们所知的随兰城,曾国国都。容臣弟逐步叙述。”

“东归的十部在疏勒城短暂休整,”胡亥开始讲述月氏人重新回到神州大地之后的经历,“沿大荒北线行至蒲昌海,得到了关于中原的消息:西周灭亡,东周残喘,诸侯倾轧攻伐,局面混乱不堪。”

“在蒲昌海边,”囚徒继续说,“以色列十支派商讨下一步该怎么走。其中的九个部族赞同芭丝·希西家姐妹俩的想法:他们应该就地安顿,不要踏入战乱的中原。

“只有玛拿西部——相当于夏民十二族的曾氏——坚持原计划,追寻夏伯之路,抵达洛阳,并在周室首肯下,于汉水以北建立曾国。

“这周边多有姬姓诸侯,而国都随兰城位于耶路撒冷的正东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处在同一纬度,表示旧城命脉的延展。”

“曾国?”三世皇帝对这名字并不陌生。“其国君不是戴着镶嵌四枚‘随侯珠’的银环冠,或者说‘耶路撒冷之冠’。”

“陛下所言极是,”胡亥说,“分道之前,以色列十部划分了他们有形和无形的财产。”

“其中九个部族分到了禹龛和白虎盾,并且在祁连北麓修筑了昭武城,重建了圣殿,并称所在断崖为锡安山。

“曾氏则保留了耶路撒冷之冠、疏勒百姓赠送的龙羽以及若木树最后一根枝芽,然后万里跋涉到汉水边,筑起随兰城,后又在正东方向设立‘六县’。楚惠王死后,随国并入楚国,但曾人依然保持着独立的族群身份。”

说到这儿,就跟皇帝陛下已有的知识框架搭上了关系。

“是的,”帕萨斯赞同道,“曾随之人将这种独立身份一直保持到昭王吞并南楚,保持到父皇统一天下,保持到朕在平息叛乱之后后彻底裁撤了六县!”

即便不知道曾人的来源,扶苏从太子时起就注意到这群相貌奇特的狂暴之徒。

尤其是,反秦起义中那个叫“英布”的前骊山刑徒。来自六县的这个反贼,从另一个极端成为了三十皇帝陛下最牵挂的人之一。

因为,当年一手炮制了在殷墟下的那次突袭之后,即将登基的扶苏在派人清点战场,并未找到英布那极具辨识度的尸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