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天假大秦三十年 > 第43章 大公国(11)

第43章 大公国(1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秦帝国的新式远射兵器,威力震于殊俗。

各国军事家夸赞其威力,通常的说辞就是萨利铩射出的铜镞,能够在百步之外贯穿普通的铁甲!

然而,如同刘恒方才看到的,用一根根矛杆垒叠起来的盾牌阵,全部呈一个仰角倾斜放置,那么在面对十几步开外射出的铜镞——注意,这是充当维摩纳前足的一对重型绪斯铜,所射出的大口径铜镞——竟然完全没有被射穿!

“这怎么解释?”刘恒叹道。

“在下愿一解公子之惑!”人群中响起一个文绉绉的男声。

刘恒寻着声音望去,惊讶发现说话者竟然是一名客民。

但他把满头卷发扎成了发髻,身上穿的也是中原老百姓干活时的短褐。

“这位是翟先生,”基甸介绍道,“是我军中的大工师。”

操着比洪野校尉还要流利的华语,这位翟先生从秦军兵器的材质开始讲起:“在战国之世,当东方六国普遍列装铁兵器时,秦军仍然大量装备铜剑、铜矛、铜镞。”

“这当然不是因为秦国冶铁业的落后,”他解释道,“而是因为铜的柔韧性远胜过铁,而秦的军事工业早已精细化了对铜兵器的加工。这导致在战场上,当六国将士每战之后还需要重新磨刀、磨剑、回收铁箭头时,秦的虎狼之师则可以如雨般地浪费铜镞,随时抛弃卷刃的铜剑铜矛,随时更换弩机中的铜部件。”

“发展到秦三世的希腊化时代,”翟先生继续,“新式兵器发射的大小利镞,也全都是铜质的。铜镞在萨利铩、绪斯铜、多锐的管径中瞬间加速时,对管壁产生的磨损较小。若用铁镞,被如此大的力道推动加速,很容易把管壁划出裂口!”

“但铜镞的问题也就在于质地太软,” 大工师话锋一转,“当它锋利的尖头接近直角命中时,的确可以将铁甲贯穿,但铜镞本身也变形报废了。而只要我们将铁盾牌仰起放置,让尖锥形的铜镞以倾斜角度命中,那么柔软的铜质会立即变形,顺势将利镞弹射开来,就无法形成冲击伤了。”

刘恒仔细听着,连连点头。

“上述问题,”翟先生有点话痨地又补充道,“其实可以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思路来解释。当盾牌倾斜放置时,其有效厚度就就不再是前后两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而是两面之间的斜角对角线距离。等于说,盾牌变厚了。故而盾牌阵最外层的铁板也能抗住铜镞的冲击,而架在后面的盾牌则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

刘恒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不仅仅是意识到了战术原理,而且关键意识到:

眼前这位口若悬河的客民,看上去年岁比自己大不了太多,必定跟自己一样接受过希腊化的教育。

因为,他的很多知识点和思路,跟刘恒在希腊文学校所学毫无二致。

回想一下,在六年的县学教育结束后,分数最高的学童往往是要进一步接受工程方面的深造。

眼前这位翟先生,很可能曾在秦军中担任过工兵士官之类的职务!

刘恒刚想跟对方确认这点,可翟先生丝毫没有停下讲解的意思。

“除了我军的阵列需要演练防御战术,”大工师的口舌似乎自带补水,“屋舍、车厢和船舶也要有抵御手段。因为,高射速铜镞很容易将土墙、木墙、屋瓦射穿。尤其考虑到敌方会用维摩纳俯冲射击。”

“刘公子请这边看!”翟先生带着众人走到城墙另一段。

只见另一架维摩纳被安置在一副铁架上,保持着前倾的姿态,前端一对绪斯铜对准斜下方的一间简易屋舍。

显然,这是在模拟敌空军俯冲射击的情形。

这回,操作员从梯子攀上铁架,进入维摩纳的座舱。

然后,像刚才那样,拉开保险,对准斜下方的屋顶,在噼啪作响中射出一串铜镞!

当尘埃散去,翟先生带着刘恒登上了简易屋舍的屋顶。

屋舍是由木板临时拼接而成的,但它的平顶却覆盖了一层灰糊糊的硬质。

就见刚才射出的铜镞四处散落在平坦的顶面上,原本锋利的尖头全都撞变了形。

“屋顶的硬质,”翟先生讲解道,“是石灰、砂石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砂浆,均匀涂抹在屋顶上,干燥之后形成的。实验表明,三寸厚的砂浆,就能有效抵御维摩纳俯冲射出的铜镞。临淄城墙上的堡垒,战地马车的车厢,以及疏散百姓用的海船,暴露的部分都覆盖了一定厚度的砂浆。当然,其他建筑构件也要相应地强化,承受由此带来的重量增加。”

“刘公子可能要问,”翟先生引领刘恒走下屋舍,“那么建筑物的侧面没有砂浆的保护,又该如何防御?”

刘恒此时的心态已经接近崩溃了。

他的确有想问对方的,但真的已经不是战术方面的问题了。

对面这位客民工师,在掌握了字正腔圆的中原话之后,仿佛找到了梦寐以求的表达媒介,简直要把自己落后大公国同胞的说话字数短时间内补回来!

“最好的防御,” 大工师回答了自己提出的设问,“就是进攻!尽管维摩纳的壳体是牢不可破的,但是,位于建筑物中的我军弓箭手,会从侧墙射孔中,瞄准维摩纳的座舱盖,发射特质的穿玻璃箭!这种合金制成的箭头能够射穿格子窗,从而杀伤驾驶飞行器的空斗士!”

说完这句,翟先生终于停了下来。

他转身接过水壶,仰脖子咕咚咕咚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