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折得一枝春(科举) > 第70章 玉蕊案已结束

第70章 玉蕊案已结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人不在?劳足下说清楚些,什么叫人不在?去哪儿了总有个信吧?”赵惟明好不容易到了女学探听赵丫丫的消息,却来了个护卫想用“人不在”三个字儿打发了他。

“说了不在便是不在,你若有事便在门房处留个口信。”

遇上这等人他只得亮明身份,学堂武夫子的亲生子再加上壬寅年庠生功名才终于让眼前人重新进去通报,片刻后出来个三十岁上下的女夫子。

“赵公子,请看。”那女子递过来一封信件。赵惟明接过一看,里头字迹再熟悉不过,乃是赵丫丫亲笔写下的:“吾儿惟明、吾媳不屈,一切平安,勿念。”

可这封平安信并不能消解他的焦虑。信件字迹潦草,一看便是匆匆写成,甚至都来不及寄回家给她们报平安。

问题是他娘不过就是个武夫子,能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要玩失联?

似乎看出了他眼中的忧虑,女夫子开了口,声音平稳如水:“赵公子,你娘领了朝廷的令做事,只是事发突然未来得及给家里去信,但还请阁下放心,你娘如今并无危险。”

“那我多久能等到我娘的消息?”“这……约莫要等明年。”

领朝廷的命令?时间这么长还并无危险?赵惟明心下冷笑,真要什么事儿都没有便不会用“并无危险”这种表述了。

更何况,赵丫丫来不及寄信回来,女学其他人不能把这封信寄回来么?非要他们一家人等急了眼找上门来才拿出信件,遮遮掩掩,这其中到底有何辛秘?

他了解他娘,在市井中当然是个聪慧干练的当家娘子,可放在官场上显然是不够看的。唯一能让上头人看中的便是那身武艺,还有勉强算个定西王外门弟子的身份。而定西王一系又和当今天子关系匪浅。

武艺、派系、朝廷秘密任务、过长的任务时间,赵惟明将这些东西串在一起,凝眉思索片刻,脑中渐渐浮现出两个字来:战事。

想了想又觉得不太可能,朝堂之上又不是没人了,就算要打仗要征兵也是找年轻小伙,至于找个豆腐娘子么?何况他娘今年都四十九了!

但倘若不是因为战事,又是为何?护送某个贵人?还是护送钱粮?这些皆是需要丰富的长途跋涉经验,赵丫丫可没有!他想不出来有甚理由非得让他娘去,只觉得头疼。

北方辽兵这两年动作频频,先是自作主张关了好几个贸易口子,今年又是扯出了贩卖私盐与茶砖的案子,据说也与辽人有关……

赵惟明一下下敲击着茶碗,即使再不愿意,他也不得不承认,他娘这一去,很大概率会和北方战事有关。

若真是如此,他反倒不好跟蓁蓁写信说这件事了,毕竟蓁蓁是御前行走之人,忌讳颇多。

瞧着从这位夫子嘴里问不出来,他只得继续留在府城四处打探,一个月后终于惹得女学上头请他过去喝个杯茶。

那堂屋外间空无一人,只有扇屏风隔开了内外,屏风上是前朝画家《乌拉山》的仿作。

赵惟明盯着那幅画瞧了半晌,喝光了桌上的茶,最终朝着屏风后深深行了一礼后转身离开。

乌拉山,乃是前朝时汉人领土,如今落入他族手中。若不是他这些年跟着宁不屈,耳濡目染下多了几分鉴画水平,不然他也悟不出这其中之意。

好歹得了一个消息,赵惟明也只能见好就收,回去跟宁娘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

宁不屈这儿也被人卡着。

玉蕊娘子案件所在的地儿是阳源县,阳源是上县,经济繁荣案子也多,状纸递上去要积压一段时日才能开审他们也是知晓的。但也不至于递过去一月有余,仍是不见消息。

眼见五月后王老爷已经准备返程了,宁不屈他们也着急,案子一旦开审她们将玉蕊接出来合情合理。若是现在便把她接出来,到时候被反告一个窝藏他人姬妾,便落了下风。

她们只得暗中雇了人护送玉蕊,一旦案子有消息了在想办法把人接出来安置。

赵惟明紧赶慢赶在六月中旬回的沐县,到了家还未来得及跟宁娘商量一番赵丫丫的事儿,便被告知阳源的案子一直还没动静,她怕迟则生变打算亲自带着几个讼师去阳源蹲守。

好歹是自家娘子第一个案子,又是去宁娘前夫家所在之地,他自然不放心让她独自前往。反正如今学堂暂由徐博士帮他代课,赵惟明当即表示要跟着宁娘一块儿去。

刘娘子在一旁抱着盼盼叹气,爹娘都忙得脚不沾地,她可怜的小盼盼呦。

宁不屈见着他跟着上了车也忍不住玩笑似的拧他胳膊:“你跟着过来,不管学堂了?也不管盼盼了?”

“学堂有徐博士代课呢,小学班那几个有黄玉诚帮忙代管着,倒不太需要我。不过确实有些亏待盼盼了,等这回事情忙完,我每日多抽点时间陪她玩耍。”

“那阿娘的事情如何了?”

赵惟明将这一个月来经历说与她听,最后却提了另一件事:“若是娘子愿意,等着明年阿娘回来,我想举家搬去府城。”

“我也正有此意。”宁不屈清点着账本,头也不抬地回。

她曾经觉得越是贫瘠之地,越是需要讼师。穷苦人不识字不懂律令,便更容易被豪强欺压,是以选择讼学和讼师铺开在何处皆可。设在沐县还可以兼顾自己抱负与照顾家人。

只是纷争大多因义利而起,越是富庶之地,百姓们才会自发地去寻讼师解决纠纷。

设在沐县她们生意自然惨谈。既然无法挂在朝廷名下须得自负盈亏,那她们至少要在周使司任期内拿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来。

是以迁到府城、或是省城去,势在必行。如今她郎君也有此打算,一家人能不分开是再好不过。

到了六月底,案子审理的日期终于定下来了。王家夫人自玉蕊回来后便辞退了监视她的女使,倒是方便了宁不屈赶在传唤王老爷前将玉蕊秘密接了出来。

对那位不受宠的姨娘失踪,王家还是在莫名收到传唤后才发现,这时再暴跳如雷也无法,官府传唤,王老爷还是得乖乖应诉。

妓女从良后反告其夫侵占财产,讼师还是那位几年前引起过轰动的宁不屈,这一桩案子县衙拿到也觉着棘手,推司恐自己把握不住这桩案子走向,特地请了阳源县令审理此案。

公堂之上,年约不惑,面容清癯的霍县令脸色苍白,忽视了正对面跪着的玉蕊等人,倒是将目光对准了宁娘:“你就是宁不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