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顺子,咋想去你二叔那儿啦!”赵惟明出生的时候赵丫丫爹娘其实按字辈给他取了名儿叫赵长顺,他爹嫌土气就坚决不同意。
但赵丫丫一直觉得这名字挺好,长顺长顺,一辈子顺遂呐,于是长顺就成了赵惟明小名,就现在也时不时蹦出来。
即使有着大差不差的记忆,赵惟明还是被这名字无语到,然后就开始组织措辞:“娘,之前一起上学的大富也去赵二叔那里了,我也想去好好念书,还有.......”
“行啊,那等开年回乡的时候给你二叔说声,过去比较远就到时候跟着你赵叔车走。”
赵丫丫事儿忙,用剪子飞快,这一问话其实也没打算听赵惟明说什么,有个差不多的回应就截了话头直接敲定了这事儿。
赵惟明看着赵丫丫三五下利落地剪出来个五福临门,脚下还磨着买来的驱虫药粉。
暗道这女子也就顶多比前世的自己大个两三岁,不仅是两个孩子娘了,同时豆腐坊经营有声有色,家务也是样样能干有双巧手,心里不免多了几分敬佩。
同时也是这女子给了自己能读书的底气,心下当即决定能多帮这个家就多帮,对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漂亮姐姐叫娘这件事心理阴影到底淡了些。
“那阿娘,我去给妹妹倒水泡脚了。”
“哎我来,顺子你这还没好透呢!”赵丫丫连忙起身,这一场病着实吓她不轻,生怕灶台热水烫着这俩孩子了。
“没事儿娘,我慢慢舀水,会注意的。”
“那行吧,记得洗完脚把脚擦干啊”赵惟明也确实家务做惯了,这点她还是放心的。这几天四岁的赵蓁蓁也帮了不少忙,给她心疼的。
临近年关,泡过脚后整个人也没那么冷了,赵惟明和妹妹一起帮自己娘提了热水进来,就返回自己房间睡了。
用厚实的棉被裹着自己,心里想着这一遭穿越到底不赖了。虽然没穿到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也算冷不着饿不着,想读书也有书读。
家中虽然仅剩自己一个“男丁”和看似柔弱的一对母女,但母亲刚毅,妹妹懂事,对于自己前世一个亲缘淡薄的社畜来说,已经是很好的家庭了。
就这样过了两日便是除夕,今天玛瑙豆腐坊不开业,赵丫丫早早起来收拾家里,不过早在腊月二十五敬灶王爷的时候打扫彻底了,今天工作便轻松许多。
挂上桃符之后赵丫丫就开始准备晚上大餐,虽然只有三个人,但除夕夜该有的鸡鸭鱼羊全都得备齐。
赵惟明赵蓁蓁兄妹俩自然也在厨房进进出出,摘葱剥蒜,从古至今都是小孩子的活计。
这天事忙,加上赵丫丫有心补偿下两个小孩儿,午餐是从赵记叫了个外卖小哥送过来的。
赵惟明接过外卖,当时心里还稍微有点魔幻。然后凭借自己浅薄的历史知识推断了下现在应当是北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