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盈君听得一脑门问号:“这么离谱的话也有人信?”
孙秀芬急得眉头都拧起来:“我是不信,但村子里多的是人信!”
宋盈君无奈地笑着摇摇头:“那就随他们去。”
孙秀芬更急了:“你还笑!就不怕影响你生意啊?”
宋盈君收了笑,认真地说:“这种事他们传一阵子就过了,哪条村还没个几个‘传说’呢,一般都还有个特别‘灵’的仙儿专门看这个的呢……对了,咱们村不是也有么?”
孙秀芬被宋盈君的淡定给震住了,听她这么说,挥挥手:“嗐!你想找她啊?明儿除夕你去拜祖公的时候顺道去看看,跟她说声你要排队。”
宋盈君惊讶:“还要排队?”
孙秀芬手一抄,往墙上一靠,分享上自己的经验:“看来你也不全都知道啊……卫疆估计也没跟你细说这些事儿,那老婆子可多人找了!我以前也被人传过一回,说我家杀猪杀多了,杀业重,刚好我小女儿发烧吃药打针都不见好,就找她去了,先跟她说排队,她给你记她本子上,会给你说哪天哪个时间再上门。”
宋盈君是真的服。
孙秀芬一看宋盈君的表情就知道她怎么想:“咱们这种做过生意,见外面世界的人多的是不信,但没出过门的人多得很呐,这种人还闲得很。不是我说,你的客人虽然是从外面来的,万一那传黑话的有心搞你,逢人就说,刚好你的客人还信这个,这不糟了么?”
孙秀芬激动得摊开手。
宋盈君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我想想办法。”
孙秀芬往路边走:“赶紧想想,我给人送猪肉的时候也替你跟人说说清。”
孙秀芬说的“祖公庙”宋盈君还有印象。
一个是她上辈子跟卫疆结婚的时候,他按习俗把她接回他家之后,两人还得一起去“祖公庙”里“拜天地”,这都是多年留下来的传统了。
二是上辈子,村干部还到过江城找她捐钱,说是重修祖公庙。
这祖公庙离海边特别近,所有村里的渔民出海前都会去庙里拜拜。
但是这个“会看事”的老婆子,宋盈君上辈子是真的没印象,后来祖公庙重修好之后,她再回村子里参加村里的宴席也没人提过这号人。
宋盈君对“问事”这类事情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这点卫疆跟她的观念一致。
卫疆见宋盈君送个人出门这么久还不进屋,拎了件军大衣出门,他是晓得媳妇跟孙秀芬有事要聊,怕她冻着。
结果他媳妇背着手朝他摆手,他就顺道听一了耳朵。
孙秀芬一走,卫疆赶紧把大衣给宋盈君披上,说:“别听那些个没营养的闲言碎语,实在不行,咱们把这院子卖了,去江城住去!江城那边有好几个厂子败了,厂房改成了宿舍,能租!才十几块一个月。”
宋盈君紧了紧身上的大衣,看着卫疆哈着气的样子笑:“‘才十几块’,卫老板这是发大财了呀!”
卫疆得意地一笑:“可不是么!你不知道,我认识个姓宋的女老板!人长得灵脑子更灵!她带我买股票带我发的大财!我跟她可熟了,赶明儿带你认识认识!”
厅里看电视的几个小孩听着卫疆和宋盈君这话都听懵了。
妞妞问卫家娣:“这个宋老板比老板娘还厉害哦?”
妞妞一直跟着她妈妈喊宋盈君叫“老板娘“。
卫家娣也茫然,问宋子君:“子君姐,我卫疆哥还认识别的女老板啊?”
宋子君看着两张认真求知的小脸,轻叹一口气:“说的就是我姐,忘了我姐姓宋啊。”
那俩人更迷惘了。
宋子君看着她们清澈的眼神,伸手把她们的脸向着电视那边拨正:“看电视吧,等你们长大就明白我说什么了。”
宋子君笑着摇摇头,你们懂啥啊!小屁孩!
宋盈君和卫疆回房添衣服,商量着待会儿就去会一会那个老婆子的事儿。
卫疆无奈地摇着头笑:“这老婆子!我小时候我爸妈都不信,现在她时不时装神弄鬼的,倒是把村里不少人都糊弄了个遍!”
宋盈君拿着围巾正比划呢,卫疆把两条都都挂她脖子上了,宋盈君瞪他一眼:“一条给你的,两条都挂我这儿脖子坠得慌……虽然说有些事不得不信,但是今儿咱们只是找个由头去‘看事’,我是觉得这老婆子有问题,我去摸摸她的底。”
卫疆接过围巾往自己脖子上绕几圈,听到这话,眼神一亮:“我就说我媳妇哪能是这么迷信的人呢!”
宋盈君笑,卫疆也笑。
宋盈君心想你就笑吧,上辈子你老了之后四处求神拜佛的事儿没少干。
但她再细想,卫疆时不时往她这儿送符送什么高僧加持过的手链玉石的事儿,是出现在她住院化疗但病情依然不乐观之后。
这么一想,宋盈君鼻子又一酸,转身替卫疆戴好帽子和扣好手套扣。
卫疆乐得直傻笑。
大过年的,宋盈君和卫疆都觉得不能空手上门,宋盈君就把家里还留着的黄瓜装上一袋,外加一条已经晒好的腊肉,跟卫疆一起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