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金屋藏彪悍 > 第160章 送走瘟神

第160章 送走瘟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送走了徐怀久,也清楚地知道他代替自己担了那罪责,并不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而是另有安排,骆秋总算能放下心来,开始放手做她自己的事情。

这几日她已经城中的四个坊市都走了一遍,而且还特意到客商聚集的客栈还有酒肆也打探了一番,确实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那些客商里有从更南的边境来的人,他们都在说边境不大太平,今年的粮价可能会涨。

这样一来,本就是大乾粮仓的两江地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林朝宸的小画书倒是卖得越来越好,每个月的进账比唐玉露的月洁纸给她的分红都要多上一倍了,这让她又有了更大的盘算。

这天骆秋照例先去远客居转了一圈,看着店内冷清,三两个伙计趴在木桌上无精打采地数手指头,她心里堵得厉害。

这客栈是开起来的,但是实际上来往的客商都有住惯了的店,因此就算她这里更便宜更方便,他们也都还是习惯去常去的客栈。

但是她还必须得养着伙计和厨子,不然万一有客人来住店,连个招待的人都没有,岂不是更要砸招牌?

可是这样一来,她现在就是用卖月洁纸和小画书的钱在养客栈。

时间不长还行,但是这绝不是长久之计。

这一天,骆秋专门将城中的巧嘴也是之前就有过交集的说书先生请到了远客居客栈,同时在客栈门口放了鞭炮,还竖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凡是今日住店的旅客一律不要钱,而且自今日起城中有名的说书先生将日日在客栈内讲大乾逸闻趣事。

当然这位‘有名’的说书先生不过就是骆秋当时随便找的一个最便宜的,现下她将人请到自己的客栈,还颇费了一番口舌。

那说书先生原是闵山府的一个穷秀才,后来进京赶考,可时运不济,屡试不中,在京中花光了所有钱财,没有回乡的盘缠,便一路从京都辗转盘桓至此。

原以为能在富庶的两江之地找个大户人家赚些束脩,哪曾想屋漏偏逢连夜雨,到了江夔就害了伤寒,多亏了当时一家小店的掌柜见他可怜,给他延请大夫,不然他小命恐怕都不保。

或许是当时伤害发热,断断续续烧了有十数天,等病好之后他便落下了手抖的毛病,便是想要教人习字也有些困难,无可奈何之际,便开始讲自己毕生所学。

因为一开始讲得都是些拗口难懂道理,这艰难维持生计的街头百姓,在繁冗嘈杂的琐事之余,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听他长篇大论?听者甚少,因此他不得不慢慢学别的说书先生,开始讲一些奇闻异事,可他毕竟曾是立志要居庙堂的读书人,总是不能放下身段,就像一个真正说书先生一样,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自然生意也就不怎么如意。

这两年那位小店的掌柜因得罪了当地的豪强,被迫变卖了祖产,和他当年一样不得已就要流落街头,这说书先生感激当年的救命之恩,收留了小店掌柜,可他一人糊口与一家糊口到底不同,于是他这才彻底放下了读书人的脸面,开始真正地学会做一个合格的说书人。

正是因为如此,骆秋同他谈到价钱时,两人你来我往,各不让利。

最终还是骆秋以客栈分红的方式成功说动了他,两人达成一致。

骆秋将林朝宸的小画书作为他说书的基础,并且承诺将未在市面上售卖的小画书先经由他的嘴讲上一遍,至于效果如何,就看他说书的功力了,到时候打赏的钱他们是四六分账,骆秋拿六成。

这样一来,既能让他有的可说,且说的故事都是新奇有趣的,假如他努努力,再将说书的水平提升提升,说不定能在江夔成为第二个‘不曰先生’,而这样对于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远客居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

当时在朔州城,只要是谁能请到不曰先生在他的客栈或者茶舍讲上半天的故事,那还不是妥妥的财源广进?

就这样,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骆秋虽然肉疼,但也不得不花了大价钱,先是打出了免费的名号。

果然第一日就招揽了不少看热闹,还有试探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免费餐食的旅客。

一时之间,原本冷清的客栈顿时挤满了排队的人,不过大多都是冲着不要钱来的,还有不少人明目张胆地就在客栈里商量过了今晚,就要回城中住。

骆秋心中骂娘,可也不得不笑脸相迎。

等到了酉时三刻,好戏才开始。

这时候华灯初上,家家户户都已经吃了晚饭,街上的行人渐渐少了,白日的喧嚣被即将来临的夜晚取代,归入幽静。

远客居里却是热闹非常,不仅美酒美食应有尽有,堂中还摆了一张木桌,四下垂了帷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