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上弦月与夏季风 > 第52章 初来乍到

第52章 初来乍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冯津刚说完,班里一片哗然。

几乎从未听说过,两个竞赛班之间有人员流动的先例,众人默认,升降班机制,不会出现平级流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打破常规,在不违反公平的情况下。

上学期的最后两次考试,季郁仍旧是年级第一,但实际上她将要面临的境况并不容许她高枕无忧。

分班谈话时,石磊拿着一份成绩统计数据给她看。

高一所有考试,她文科排名从未掉出过年级前三,甚至好几次都是第一。石磊把林绿宜的文科成绩也调出来作对比,她的几次成绩平均排名比林绿宜高。石磊告诉她,如果她选择文科,拿下市文科状元甚至省文科状元是大概率的事。

反观理科的成绩排名,她最好的一次是年级第三,最差的一次在年级第十九,综合下来,她的平均排名大约在年级十一二名的位置。这个成绩在景城一中固然是优秀的,但和她文科的绝对优势地位相比,显然算不上什么。

石磊云淡风轻地告诉季郁:“以你的家庭情况来说,学习文科理科对你来说不是什么决定人生命运的攸关选择,我的想法是,既然拿下文科状元的希望那么大,何不选择这条更光明的路呢?”

季郁反问他:“难道您觉得我高二就会一直止步不前吗?”

石磊冷峻的脸上笑起皱纹,笑意并不深,更像是动了动表情而已。

“那当然是好的,别的同学也会奋力直追的,你会更辛苦一点。”

石磊给出的是现实无比的评判,那条更好,那条路更劣,分的清楚明白。

他并没有先询问她的想法,简单直接地摆出自以为是的结论给她,这种没有考虑过她的想法后给出的“参考意见”,实在独断,主观偏颇性极大,给出的理由也傲慢与狭隘至极。

如果一个人比她还早地否定她,那就意味着那个人所谓的建议并不值得听取。

季郁的逆反之心在遭到这隐隐约约的贬低之时彻底爆发。

她保持最基本的礼貌,“老师,我本人还是倾向于理科,不管旁人怎么说,我大概率也不会改变我的想法。”

石磊笑了下,确切地说是冷哼,脸上是一贯的笃信,在季郁看来,与其说是笃信,不如说是自以为是。

他鹰眼般的瞳孔里,透露出平常呈现给他们的信息:你们不听我的话,会后悔的。

季郁自动忽略他的表情所传达的一切意思,遽然想起一件早前的事。

“对了老师,”她抬眼看向石磊,“您还记得上次‘误会’我和邓易安吗?”

“您后面一直没有拿出任何有力的证据来证实您的‘猜测’,既然存疑,那就意味着,没有证据不能随便污蔑任何人。这件事给我很大心理冲击,那段时间感觉到哪里都有人指指点点,在学校好不好过。”

季郁睁着眼睛说瞎话,继而提出诉求,“虽然我觉得您心里应该不认为自己错了,但我由衷希望,你从事实证据层面上给我们一个道歉。”

石磊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难以置信地扯起嘴角,嶙峋的皱纹在他脸上如老树盘踞的根系。

这位五十多岁的数学特级教师,竞赛二班的班主任,眉头皱成山字状,在学生锲而不舍的注视下,终于像被钢铁撬动的巨石一般开了口,“那就是我误会你们了,我想你们道歉。”

真不真诚已经不那么重要,季郁要到了自己的结果。

她状似恳切地鞠了一躬,“谢谢您的道歉。”

也没看石磊什么反应,转身离开办公室,又敲了敲另一间年级主任的办公室。

在季郁解释来这里的意图后几分钟里,办公室的两人陷入沉默。

年级主任听完,态度有些摇摆。

以往是没有竞赛班之间转班的情况的,竞赛班一个萝卜一个坑,学生巴不得蹲坑里不走,哪里还会想到转班这一说。

但季郁说,在高一结束的时候提出转班,没有挤占任何一个人升班的名额。

年级主任迟疑片刻,说道:“这样吧,我把一班班主任叫过来,看看他什么意见。”

冯津收到微信,乐呵呵地推门进来,左耳戴着一只蓝牙耳机,“什么事啊?赵主任。”

年级主任和他简单讲了下季郁想转班的事,冯津哎哟一声,看向季郁,语气像在菜市场挑菜闲聊一样随意,“为什么想来我们班啊?”

季郁早就打好腹稿,“经过一年的学习,我本人不能适应——”

冯津摆手打断她,勾唇笑了笑,懒得再听这些冠冕堂皇的鬼话,二班学生不喜欢石磊他又不是不知道,只是头一次有学生直接提转班的。

“来吧来吧,”冯津乐见其成,“拉拉我们班平均分。”

......

阮知汝笑意盈盈鼓掌,看着身边女孩起身。

季郁缓缓走到讲台上,提起粉笔,写下自己的名字。

“大家好,我是季郁,很高兴未来两年,能在理科一班和大家共同学习。谢谢大家。”

季郁说完,微微鞠了一躬。

抬眼时,扫向最后一排,对上了孟彷舟诧异的目光,弯唇笑了笑。

新学期所有事宜交代完毕,冯津对龙竹茂道:“班长,找几个人去搬书。”

“好嘞,老班。”龙竹茂站起来,360度转了一圈,在班里大点兵,“熊、舟哥、成丰、伟博、凯哥、韩好、介昆,哥几个跟我辛苦搬几趟书呗。”

被喊到的男生纷纷起身,说着没问题。

季郁回头往后看了一眼,熊天这时抬起孟彷舟的胳膊,对龙竹茂喊道:“龙总,再叫个人吧,这人不行。”

全班哄堂大笑。

孟彷舟无语地斜睨他一眼,“注意你的用词。”

“我看看,”冯津见状,走到他座位边,抓起他胳膊端详了一番,“又怎了?”

孟彷舟不慎在意地哦了一句,“骑车摔了一跤。”

冯津在他桌上敲了敲,“在班里说了多少次,让你们这些个骑车的,上下学别骑那么快!安全第一!以后长点记性!”

孟彷舟低眉顺眼地点点头,“知道了,下次注意。”

冯津觑他,“别嘴上知道了,要真放心里记住!”

孟彷舟又重重点了下头,“记住了。”

“幸亏不是右手,不然下周数竞联赛看你怎么写字。”

孟彷舟继续点头, “嗯嗯,幸好幸好。”

冯津白了他一眼,喉间轻哼,转身离去,留下一句,“领完书就能走了啊。”

见证事情原委的季郁看他那一副虚心受训的样子,轻轻笑了一声。

耳后传来阮知汝担忧的声音,“怎么缠了那么厚的绷带,不知道伤得重不重。”

季郁意外地看着阮知汝,她看起来格外关心孟彷舟。

冯津一走,班里热闹起来。

一个暑假不见,同学们窜座位热火朝天地讲起假期生活。

阮知汝径直走到最后一排,孟彷舟座位边已经围着几个问东问西的男生,她歪着脑袋看他胳膊,“没摔断吧。”

“哪有这么夸张,”孟彷舟抬手,胳膊理她更近些,“就是摔破皮了,范围大了点。”

人生地不熟的季郁在座位端坐着,期间不少人投来打量的视线,对于这个从宿敌般的“隔壁班”转到本班的“异班人”,大多同学都不由感到惊讶与好奇,毕竟这种操作也是第一次见。

所有目光与探视,季郁照单全收。

这群人已经经过一年的融合期,在班里有自己的群体和归属,她无法在时间上去补全过去的一年,因此做好了一开始会水土不服的心里准备。

能不能融入是个问题,即便融入不了,也没有关系,她不觉得应该在人情世故上浪费时间精力,和所有正常人正常相处、井水不犯河水不是难事。

阮知汝在后边聊了一会儿,回到座位。

她看向季郁,眼睛莹亮,脸颊笑出两颗深深的小梨涡,十分可爱。

“老早就想问你了,怎么转到我们班了!太意外了。”

她的位置在第一组一排,今天一大早就看见季郁站在班级门口,还好心地提醒了一句“你走错班级啦”,结果后脚冯津就到班级,把季郁安排在她隔壁,她的同桌去文科班了,正好空出了位置。

本来想问问季郁怎么会转到一班,但冯津很快便在讲台上讲话,阮知汝只好等他结束再和季郁说话。

上学期末,年级主任答应她之后,让她不要声张,万一其他同学争相效仿,他的工作不好做。老师们已经行了方便,季郁自然懂得感恩以及不要给他惹事。自始至终都没和任何人说转班的事,包括尤蓁叶和季新南。

她猛然发觉,自己在行事作风上,还挺我行我素的。

季郁没多说具体“内情”,轻描淡写道:“以后就是同班同学了。”

“好耶!”阮知汝心情挺激动,握着两个拳头,小幅度地挥着,“刚才老班没提变动座位的事,应该是不变,太好了,以后我们就是同桌了,好开心!”

新同桌和李虹上有着明显的冷热反差,季郁被她那股积极的劲头带动了情绪,学着她的姿势,握起拳头挥了挥,“真好。”

比完她自己都觉得不太自在,忍不住笑起来,这样小动作还是要可爱的女孩做了才不显得太过做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