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姐儿盯着思姐儿道“姐姐,你……”“我真的羡慕荀哥儿,他能出去读书,日后也能科举入仕。我但凡是个爷们儿,我就学荀哥儿出去读书,或者学环叔叔混行伍,怎么也比拘在这闺房强!”
“妹妹,你也别天天听那些婆子丫头胡诌,她们如今只看着觉得荀哥儿苦,觉得环叔叔苦,可怎么不瞧瞧自己?她们的苦哪个不是在后头的,要吃一辈子的。”
思姐儿说着气血上涌,一张桃花面涨的通红,怡姐儿被吓得够呛,赶紧倒了茶水哄思姐儿喝下又安抚道“姐姐你的身子,你自己最清楚的,就算咱们家打点了,让你小选进了宫,姨娘又如何能放心你去那种地方。”
“我知道,我如今也只能是想想,但是……”“姑娘,红姑娘,王姑娘史姑娘来了,吉祥掀帘子进来了。“好,快请她们进来,点心茶快些端上来。”
红姐儿不多时就牵着史姑娘蹦蹦跳跳的进来了。王姑娘笑眯眯的跟在两个人后面,手里还抱着手炉。
“姐姐这里的梅花糕就是香,比厨房的好吃多了。”“那敢情好,你走的时候再包点儿回去吃,这都是吉祥自己做的,用的就是咱们园里的梅花。”思姐儿看红姐儿吃的香甜笑着说。
“只给点心多小气啊,小妹,你听我的,咱们走的时候直接把吉祥抢了,那梅花糕岂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啊。”怡姐儿逗红姐儿道。
“那,那,可是吉祥没了姐姐也没得吃了。”红姐儿纠结的样子逗的几人笑出了声。
这边姐妹几个愁绪暂解,那边贾荀被作诗愁的眼前发黑。
贾荀是典型的文章精彩但诗词拉胯式学生,换句话说,如果他做官一定是实干派能做宰,但目前来看,他的诗比十全老人写的还要烂点儿。
黛玉向来疼爱这个独子,但看着手里举着贾荀的诗也不由得沉默了。
“你的诗,用典还是很丰富的,一看就知道平时没有偷懒,但是你的诗匠气太重,且牵强附会毫无美感。”宝玉扫了贾荀的诗一眼叹气道
“你好歹沾沾你母亲的才气,怎么倒随了我这泥根顽骨的人呢?”
黛玉没理父子两个,只举起毛笔想改,但看了又看,发现贾荀这诗写的毫无修改必要。不由叹息道
“荀儿啊,我真不知道如何教你了。从前我也教过人写诗的,我让她多读多记,学会唐三百不会作诗也会吟。可到了你这里,诗你是倒背如流,就是写不出来,或写的流水账一样,老爷没说过你吗?”
“祖父说我文章写的好,最后本朝会试也不看诗词,会写就行了……”
黛玉当下贾荀的诗决定眼不见心为净,宝玉倒是提议道“不如把诗社办起来,荀儿多做做多学学多看看,万一就开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