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荀跟着几人默默叩首,心里却难免现了悲情,难怪宝玉痛恨功名,古代神仙都忍不了的东西一个三观定型的现代人又能忍耐多久呢?
陈先生觉得吓住了几人,才带几个孩子念了《小学》,又令贾荀自行诵读,若背不下来,就让他的伴读书童小厮挨打。
贾荀忍了不耐,诵道“
子思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则天明,遵圣法,述此篇,俾为师者知所以敎,而弟子知所以学。
列女传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瞽盲者,乐官也。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过人矣。言妊子之时,必愼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也……”
陈先生举着戒尺微闭着眼睛听他诵读,等听他读了十遍后就令他背诵,贾荀向来记忆超群,流利的把读的东西背诵了出来。
因为他一字未错,所以陈先生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给他读了下一段儿令他背诵。贾荀只觉得自己像一只录音笔,听了记了背出来,然后下一段儿继续。
可他两个伴读可是倒了霉了,他们两个是正经的小孩儿,根本坐不住,别说背诵了,这些段落就连读熟都没能。
陈先生见了难免不满与贾政告状道“荀哥儿是极好的孩子,只他两个伴读实在是不像样子。另外,我听说荀哥儿还住在内院呢?这可不成啊,他快八岁的人了……”(这里八岁是虚岁,所以之前说贾荀实岁六岁。)
所以等贾荀受了贾政夸赞后都听了这样一个噩耗,“我已经让他们给你收拾出个院子来,紧挨着我的书房,你马上八岁的人了,哪能天天在内院厮混呢?”
“还有,以后你下了学,先来我这里,我给你找了一些字帖,你好好描红,描的好了才许你吃饭。还有,每日的功课要好好完成,写的好了,才许你到后头见你母亲祖母和老太太,而且这几年你不许在后头住,无论多晚,晚上必须回你自己院子住。”
等王夫人贾母知道这个消息,贾政已经令小厮悄悄收拾了贾荀的东西搬到前院儿去了,贾母听了这些气的叫了贾政来,不顾他也是做曾祖父的人了,骂道
“反了天了,反了天了,老二!你这悄悄给荀哥儿搬院子是做什么呢?还不许荀哥儿到家里住了,你一个读书人难道不知道孝悌的道理吗?”
贾政挨骂是老老实实,可就是咬死了不肯让贾荀时时回后头住着陪伴家里女眷,最后贾母连训带骂王夫人连哭带求,贾政才开了口,说准贾荀半月回后院住两天,但屋里不许放年轻丫鬟,而且如果课业不好,这两天也是不准的。
贾母见儿子实在坚决也没有办法,只得应了,黛玉从凤姐处回来才知道儿子已经被公公带到身边去了,她多年来未有泪水,如今却难得的痛哭了半个晚上。
宝玉见她哭泣心如刀绞,但他对上贾政那素来是老鼠遇上猫,魂儿都要吓掉了,又哪敢劝他把儿子交给自己照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