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场科举,古今都是大事儿,李纨前些日子行事虽不大稳当,但大家谅她早年丧夫,无人与她计较。特别是贾政,看着贾兰请安便想起早逝的长子,很是心酸了一遭。
“兰哥儿也大了,过些日子兰哥儿有了孩子,咱们也是快做曾祖的人了。”贾政歪在床头引枕上跟低头数经的王夫人道。
“珠儿若在,他也是要做祖父的人了。”贾政喃喃道。
“珠儿若在,老爷和我半辈子这操的心都能省了。那孩子最是贴心争气的。”
王夫人撂下念珠,擦了擦眼睛道“如今孩子们都大了,我眼下也就指着荀儿过日子了,他人小,但活泼又健壮,抱过来说说闹闹,这荣禧堂都亮堂了。”
“说荀哥儿,他到了开蒙的岁数我也该慢慢致仕了,我得好好给他启蒙,好好的孩子,可千万别让他学了他老子贪红爱花的毛病。”
贾政想起宝玉二十好几了还愁眉苦脸背书的样子心里就不由火起,扭过身子想睡却被这把火堵的难眠,索性坐起来披了衣裳给荀哥儿写启蒙单子,儿子没办法了还教不了孙子吗?
不过,偌大的贾府,夜间难眠的岂止贾政一人,贾政想着儿孙难眠,兰大奶奶张氏则是看着百子帐发愁。
兰大奶奶出身将门,家里长辈当年跟随贾代善南征北战也挣下了一份功绩,可到了她父亲一辈人,偏偏兄弟几人不喜戎装喜诗书。
喜诗书也罢了,但兄弟几人也偏也没有这个天资,几十年来也只兰大奶奶的父亲考上了举人,另外两个兄弟连秀才都没有考上。
所以兰大奶奶的婚事就有些艰难,她自幼聪敏伶俐,精通诗书,因此她父亲总想着为她攀一门清贵人家,但她父亲看上的清贵人家却瞧不起她家。
后来李纨看中了她,兰大奶奶家至今都不敢相信自家居然攀上了贾家的门户,因而对兰大奶奶千叮万嘱生怕她惹了婆家不快牵连娘家。
而兰大奶奶自嫁过来竟也没过几日舒心日子,且不说头上的三重婆婆。光她嫁过来未至两月,李纨就提了几个姨娘,说是急着添丁。
等贾兰中了举开始准备会试时,李纨又闹腾着要发卖几人,说是万万不能带坏了爷们儿。
兰大奶奶实在看不过眼,就劝了李纨几句,却又遭了一顿排头。又被敲打会试前不许留贾兰在屋,贾兰和兰大奶奶虽然心里也不快但也没法子。
偏偏因这两日贾兰心里憋屈,出去打猎吹了凉风,咳嗽了两声。李纨更是惊惶,贾珠当年不也是身体康健一病去了,因怕失了这唯一的儿子,她更是拘了贾兰不许出门。
本来这种事儿,王夫人和贾母都看不过眼,尤其是王夫人。王夫人本欲敲打敲打这个儿媳,但凤姐病的越发重了,黛玉顾不过来荀哥儿,便常把荀哥儿抱到王夫人处照料。
很多话,王夫人就不愿意深说了。碰巧一日,李纨过来给王夫人请安,王夫人便打算提一提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