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重回八零,从摆摊开始 >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苏丽珍听了,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她自认重活一世,一心想的是弥补自己的父母亲友,做生意挣钱也是为了让他们能过上富裕优渥的生活。

她的所有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在意的人,即便之前想过自家这样多少能帮助这些乡人一把,但她从不知道,这群质朴善良的人们会为此对她这般感念于心。

她真的该好好想一想,或许老天爷让她重活一回,并不只是让她为亏欠的亲人赎罪,在她利用前世的见识和先知积累了财富后,也许她也应该为这些淳朴的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那么她能做什么呢?

她看着院子里这些堆得小山似的各家礼物发了会儿呆,慢慢地,心里还真有了一些想法。

只是她毕竟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未免这些想法不能符合实际,她决定得闲先问过张表舅他们的意见再说。

“珍珍,你坐在那儿想什么呢?快过来啊,陈奶奶说待会儿要给你做蝲蛄豆腐呢!”

苏丽珍回过神来,就见姨姥姥和陈奶奶正领着一大群小辈在水井边有说有笑地洗刷蝲蛄,连忙应了一声,走了过去。

姨姥姥看她过来,笑眯眯道:“珍珍和小麦有口福喽,你们陈奶做鱼虾的手艺可是一绝,今晚咱就让她上灶做这蝲蛄,非让她把压箱底儿的本事都使出来不可!”

陈奶奶闻言大气地一挥手,“老姐姐这是看得起俺,虽说咱做别的照比老姐姐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就单说做这蝲蛄和泥鳅,那俺不多不少,那是程咬金上阵,怎么也有他三板斧!”

众人不由都笑出声来。

于是有了陈奶奶的加入,当天的晚饭自然更加丰盛。

别的先不说,就说苏丽珍一直好奇的蝲蛄豆腐就是第一道被端上桌的大菜。

跟苏丽珍之前想的不同,蝲蛄豆腐虽然名字里有豆腐,但是实际烹饪的时候却跟豆腐没有半点关系。

这道菜还比较麻烦,要把事先清洗干净的蝲蛄都放进石槽里全部捣碎,然后用一块纱布将浆汁过滤出来,滤出的蝲蛄浆汁加入鸡蛋清搅匀,然后缓缓倒入烧开的汤锅里。

汤锅里的汤只用少量的油和葱花爆香,然后加入简单的清水烧开即可,千万不能自作聪明加入各种佐料或者高汤汁,那样只会破坏蝲蛄原汁原味的鲜香。

蝲蛄汁倒入汤锅后很快就会凝固成粉色的豆花状,之后用勺子慢慢搅开,等再次烧开后撒上一把嫩绿的韭菜叶,最后再加一点盐,滴两滴香油就可以出锅了。

这道蝲蛄豆腐,口感细嫩柔滑,味道及其鲜美,清爽却不寡淡,难怪是东北河鲜中的上品佳肴,果然令人尝之难忘。

除了蝲蛄豆腐,陈奶奶听说苏丽珍吃不了辣,又做了一道油焖蝲蛄和酱焖泥鳅鱼,同样鲜美好吃的不得了,尤其是碗底的汤汁滋味浓郁,舀上一勺浇在米饭上,简直是神仙味道。

今晚张家客人多,除了陈家和相熟的本家亲戚,姨姥姥把大队长和书记也请来了,在院子里满满当当支了三桌,热闹的不得了。

姨姥姥知道苏丽珍不是寻常小姑娘,怕她介意,请大队长和书记前还特地跟苏丽珍打了个招呼。

苏丽珍自然不会介意,事实上如今还是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到明年一月开始才会在全国正式推行,人民公社也要83年10月才能结束。

在这之前,村里的大队长和书记都是举重若轻的人物,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是村里人的座上宾,所以她当然不能让张家因为这种小事惹人不快。

再者,她听说,大队干部之前对张家也是比较照顾的,要不然也不会把队里的马车经常租借给张家。

再说,她之前的一些想法,想要帮助村里人,也绕不过他们。

所以,等大队长和书记过来后,苏丽珍全程表现的谦逊有礼,落落大方,让两人印象十分好,还对苏丽珍和苏小麦一再表示了感谢,希望她们饭店今后能继续照顾大伙儿的买卖。

饭吃到一半,张舅妈就回来了。

通常她在店里七点下班,为了方便就和张表舅一起住在公社租的房子,今天因为惦记苏丽珍姐妹,干脆请了会假,早出来一个小时,直接回家了。

刚到家,就看见苏丽珍坐在一群大人孩子中间,一边吃、一边听人说笑,那小脸蛋红扑扑的,嘴角也弯弯的,看着就喜人!她心里不禁十分高兴,总算觉得苏家兄弟两口子这份心没白费。

看看这孩子,这不是比之前开朗多了!

张舅妈随了陈奶奶,历来是个活泼开朗的性子,因为她回来,这院子里越发热闹,这顿饭直吃到天擦黑才散。

等送走了客人后,苏丽珍立即迫不及待地和张家孩子们一起,把已经烘得八分干的蒲棒点燃了。

黑夜里开始陆续亮起点点微光,就像有人拿着会发光的笔在一片漆黑的幕布上写写画画,每一笔都是宛如星辰闪烁般的美好。

这一晚,苏丽珍躺在簇新的草席上,伴着窗外三两声虫鸣,睡得格外香甜。

她们在张家庄住了两个晚上,上午上山采花,下午下河摸鱼;晨起菜园摘菜、瓜地捡瓜,傍晚在夕阳下的田埂上数青蛙。

苏丽珍觉得前后两辈子都没过过这样轻松惬意的生活。

如果不是怕麻烦张家人,她其实很想让爸妈也来住几天,好好感受一下山野间自然旖旎的风光和淳朴的乡土人情。

第三天早上她们才回城,来时大包小包,回去也是大大小小堆了半个马车。

临走前,苏丽珍还特意请姨姥姥帮着拉了个名单,想着回去后跟苏卫华夫妻商量,买些糖酒、肥皂之类乡下不好买的紧俏货作回礼,到时候拜托张表舅再挨家送一趟。

回去的路上闲来无事,苏丽珍便把之前的想法跟张表舅提了一嘴。

张家庄依山傍水,自然资源丰富,但是人口却不多,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养了不少家禽家畜,但其实按照张家庄的地理优势,这些禽畜的数量还可以增加。

所以她想请农业大学的学生过来给乡亲们讲讲课,让大伙儿学会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调配出效果最好的禽畜饲料,以及防病防疫、科学选种育种等养殖技术,争取家家户户在养殖这一块做到利益最大化。

多养出的牲畜也不愁卖,现在毕竟是改开初期,各行业社会需求都不小,可以说市场前景巨大,就算她家一时吃不下,但放在整个凤城市那就不算什么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