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对方特地强调了他们有专业的设计人员,而且工程无论大小,全走正规流程,从前期预算、签合同,到后期验收,所有环节半点不马虎。
尤其这次的福利院翻新,对方也会事先出至少两套的翻新方案,确保李孟儒和民政部门评估满意之后再动工,务必让他们放心。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光听对方这几句话,李孟儒就觉得人家必然有些真本事,所以一点没轻忽,电话里一说好,今天就特地走了这一趟。
谁知他刚问完,对面苏卫华却是转头一笑,说道:“李主编,关于工程的事,让我女儿珍珍先跟您说一说吧。”
李孟儒闻言有些诧异,眉头不仅微微一皱。
他没想到对方竟把这么重要的事推到一个小姑娘身上。
不过不等他多想,就见眼前这个叫“珍珍”的小姑娘神态从容,大大方方拿出来一沓资料先递了过来。
出于职业习惯,李孟儒练就了些一目十行的本事,所以这些资料递过来时,他下意识扫了一眼,就立即被上面的信息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这些资料,包括了他们家如今这支建筑队伍的详细介绍,目前承接了哪些工程及相关施工图纸,以及薛老爷子、丁大勇和几个成手大工的工作履历;
甚至还有薛老爷研究设计的一些比较迎合当下审美的工程效果图。
这一沓资料准备的十分细致,图文并茂,充满了说服力!
李孟儒只觉精神一震,眼下这个叫做“筑梦”的建筑公司虽说资历不足,但就凭这份详实且专业的资料,就比他之前找的那些施工方强多了!
他心中先已认可了三分,是以对苏卫华把事情推给一个小姑娘这种行为竟也不觉得那么难接受了。
苏丽珍这边,等李孟儒把那些资料看了个大概,眼见他面色缓和下来,才适时开口,从旁做起了补充介绍。
她全程语言流利,神态自若,一看就是深切了解过的,绝非不懂装懂。
等介绍的差不多了,最后又略带歉意道:“李主编,本来今天负责跟您见面的,应该是我们的总工程师薛有粮老爷子和主管项目施工的丁大勇经理。”
“可事有不巧,我们昨天新接了一个单子,是新田公社那边要成立一家养殖场,特意托人打听到我们这儿,怕误了农时,对方催促得比较急,所以丁经理今天一大早就出差了。”
“工地这边又有临时要验收的,薛老爷子只得赶过去了。不过他那边应该很快,估计十一点左右就能回来,到时候让他老人家再跟您好好聊聊。”
知道自己并没有被随意敷衍,李孟儒这才高兴起来。
而且薛有粮这个人,他之前还真听说过!
毕竟都在一个市,这老爷子绝对算行业顶尖,吃亏就吃亏在没什么学历,但是专业方面,整个凤城市可没几个比得过的!
想不到老爷子退休后来这家公司做了总工,看来福利院这事还真有门!
思忖间,就听一旁苏卫华接过话道:“对对,是这么回事!李主编,真是不好意思,今天真就是赶巧了!”
“大勇是我看着长大的,算我干儿子,这孩子好钻研,他和我们家珍珍一起琢磨了这么个建筑公司,我想着有薛老爷子给掌眼,也就随他了!再不济也有我们做长辈的兜底,总不至于太差。”
“今天事情赶到这儿了,是我们怠慢了您!一会儿我做东,等薛老来了,咱边吃边聊,也算我们给您赔不是了。”
李孟儒却听得心里一动。
作为凤城市小有名气的新闻人,他了解的消息不少,恍惚记得如今凤城最有名气的个体饭店是家火锅店,店老板好像也姓苏……
又想起店门招牌上那醒目的“珍珍”二字,他脑子里灵光一闪,脱口道:“苏同志,莫非这家火锅店是你们家开的?”
见苏卫华点头承认,他当下来了兴趣。
苏卫华可是改开后凤城市的第一批个体户,尤其据他所知,这家“珍珍”火锅店在短短几个月就闯出了名声,听说他们家还有个十分特别的“会员”制度,更是大受好评!
现下他误打误撞坐在这里,眼见着还不到饭点,店里就客似云来,简直热闹得不行。
可以说,作为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苏卫华一家算是获得了不小的成功!
而苏家的成功关乎的不仅是他们个人,同样也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它所体现的价值放在整个社会、甚至是当代历史上,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出于深入骨髓的职业习惯,李孟儒这个新闻人太想了解有关这家店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