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福面前,业文强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
他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信。
自信带给业文强的,是一种震撼。
震撼之下,业文强少有地激动了。是啊,一个人能跟聪明的人在一起,你会变得明智;跟强大的人在一起,你会更加强大。和张兴福共事多年,他多了一种守望相助的勇气与自信。看着张兴福,业文强多了站到县财政局、甚至县领导面前的冲动。他道:
“你这是包打天下,不能凭一时冲动。下一步,我要是带着它,找县里和财政局定夺,你可不能跑带拉稀。想好了,凡事谋定而后动。”
“不说军中无戏言,真人面前没假话。我不跟你空口白牙,胡乱张口拍胸脯。你要签订责任书,那我给你签,咱们立军令状。”
张兴福面前,业文强再次“嘿嘿”笑了。
他少有地伸出手,与张兴福、董留成握在一起。
三人把手言欢。
正在握手,张正德来了。他补足了瞌睡,多了精神。从未进门,听到众人在笑,他为自己错过了精彩,嘟囔着道:
“看你们高兴!我刚上小董宿舍眯了一会,你们是不是就办了件大事?让我猜,我猜一定是大好事。你看你们,老脸老嘴的几个人,还握上了手!”
这位资深的老驾驶员,知道什么该出现,便出现了。
琢磨着时间,他赶了来。
于他而言,跟随业文强多年,他有着自己的拿捏。特别近期,他的跟前,不时有人晃动。税务局比起任何一个时候,都敏感。身为职场的老油条,什么话当听,什么话不当听;甚至什么时候该出现,什么时候该装睡,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走出江北分局,业文强没有停下来。
第二天,他带上张正德,早早出发,走进了县政府。
下午时分,他与县政府的领导,双双赶去了县财政局。
第三天,他去找了何满康。
县城国税分局的晋成,已是分局的新任副分局长。有了他,再加上另一位副分局长杨东兴,县城分局一正二副,算是齐了领导班子。
三人接待了业文强。
等三人听明白了业文强要在县城分局搞绩效,首推江北的“大包干绩效”,何满康与两名副手在相互对视后,摇了头。何满康道出了担心:
“业强,我们县城管辖的,更多的是县一级的大企业。县城的情况,跟江北不一样。我们受制于方方面面。公公、婆婆多,当小媳妇难当。要保税收,光凭咱县城税务分局一家,我们做不了。要是增长,皆大欢喜;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完成不了目标,岂不空欢喜?我们得和县税务局共进退。我们是没有张兴福‘包打天下’的能耐,敢与你业文强签责任状。”
江北方子不成,业文强另出方案。
双方最终确定,拿个体税收和集贸市场税收当指标,定下基数和增长比例,确定来年的绩效考核经费。此举,被业文强赋以一名,叫作“零散绩效”。
再去前卫营,石党洪受了江北的“大包干绩效”。
半海、九山两个税务所,效仿何满康,拿下了“零散绩效”。
国税工作会,赶在年终到来前的十一月份,提前召开。
会上,业文强代表县税局,在短暂的年终总结、表彰先进后,与各乡镇国税的一把手们,双双坐到签字席上。
在到会的县政府领导见证下,业文强一一与各乡镇国税的一把手们,在《目标责任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拿到《目标责任书》,张兴福第一时间,去了江北镇政府。
可他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镇政府的杨绍先、郑望道,不见了人影。
曾经人进人出的办公室,人去屋空,成了铁将军把门。
站在一看到自己走来,便出门相迎的领导办公室门前,张兴福很是纳闷。他不由得喃喃自语:两位领导去了哪儿啦?
在政府办,他看到了新到任的镇党委副书记宋三华。
宋三华新来乍到,不认识面前的张兴福。张兴福正要开口,宋三华茫然了,问:
“请问,你什么人,找我们书记有什么事?”
等到张兴福一番自我介绍,宋三华这才连呼“失敬失敬”,接待了眼前的国税分局负责人。
请张兴福进门,再沏上茶,宋三华叫着张兴福“老张”,告诉他,新一届党、政领导轮岗交流,杨绍先接到调令,调走县人大;郑望道去了县委组织部,任副部长。接替原先杨绍先的,是新来的张庆延书记。原先的副镇长孙应,接郑望道的手,晋升新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