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乡镇税所 > 第182章 机构分设

第182章 机构分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镇的江北分局走进来一拨人。

领头小步快跑的,是县委办主任王学良。

王学良进了税务分局后,四处招呼分局里的所有人。

人人从间间办公室涌出,一字排开,列队等待县委书记的到来。

一辆“蓝鸟”轿车驶进分局。

下车来的,是县委书记李良。

李良书记环顾左右。王学良请出分局负责人,陪同参观分局。

一间间办公室走过,分局上上下下整装列队,欢迎李良书记的到来。

出面迎接李良书记的,是张家善。

听张家善报出自己的副分局长职务,李良书记脸上闪过了一丝阴云。他清冷的表情,令王学良不安。他高声问:

“谁是这里的负责人?”

张家善应声,王金良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把将张家善推到李良书记面前:

“书记,这位就是分局的负责人。”

张家善连连摆手:

“不不不,我不是分局长,我们的分局长张兴福刚好外出,不在家。”

李良书记打量过张家善,伸出手,与他握了握。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良书记的手,紧紧和张家善握在了一起。

欢迎队伍中,王志山和董留成相互对视。两人在想,县委书记此番来人,见不到分局的张兴福,心头会是什么感受?

分局当家人不在,前来接待成了二把手,李良书记话不多说。他抬头看向分局的会议室。一旁的王学良和张家善良上前,齐齐招呼李良书记走进会议室。

分局人员鱼贯而入,站到李良面前。

李良书记与税务分局人人握手,做了个“请坐”的手势,示意众人入座。

人人挺直身板,站立会议室。直到李良书记再次示意,全部人这才坐下身来。

在所有人的毕恭毕敬中,王学良和张家善陪李良书左、右,掏出笔记本,准备记下他的重要讲话。

可李良书记沉吟着,许久未见张口。王学良不安了。他环顾左右,扫视一番会场后,开口作了开场白:

“各位,李书记没有忘记我们基层一线的税务干部!今天,他在百忙之中,特意抽时间来我们江北税务分局,看望大家。二杨,掌声有请书记给大家讲话!”

一阵热烈的鼓掌中,李良书记“嗯哼”一声,清了嗓子,开了口:

“大家辛苦了。今天,我是借着到小镇调研的机会,特意到你们分局走一趟。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大家来作个慰问;二来,是根据近期□□要作的税务机构改革精神,对下一步分设国、地税意见,作个调研。”

双双眼睛看向李良书记。一张张平静面孔的背后,全是惊诧。李良书记的话,无疑给平静如水的小镇分局,尤如投下了一枚重型炸弹。炸弹轰然在不大的会议室,不住翻涌,像是多了波浪涛天。消息闭塞的分局,毫无防备地接受了这一地震般的消息:

“税务局要分家?”

在众人的惊愕中,李良书记顿了顿,接着道:

“我走进咱江北税务分局,大体看了大家的工作环境,也看到了我们基层干部饱满的精神风貌。在这里,我代表县委五套班子,谨向在坐的各位,表达我崇高的敬意!大家辛苦啦!我对你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诚挚慰问!这,是我今天要表达的第一层意思。嗯。我在这儿也要说句题外话。我是这个小镇走出去的人。我老家不远,在龙泉乡。我是龙泉人。我和在坐的各位一样,算是小镇一份子!作为我们县的第二大城镇,我今天专程赶来,一路看到的,是我们镇子日新月异的变化。说实在的,今天我很有感触。几年下来,家乡有这么大改变,我很欣慰。这其中,离不开在坐各位。一句话,小镇的发展,离不开你们辛勤奉献!各位身处基层一线,奋战在经济战线,在这个看不到销烟的战场上,几十年如一日,不辞劳苦,为国聚财、为民收税,造福一方,作出了应有贡献!你们都不简单。第二层意思。是我想对下一步的机构分设,谈点不成熟的看法。这次调研,我之前找过我们当地的父母官,包括镇长、书记,并且交换过意见。我想提出来,我们机构分设面临的困难很多、难度很大。可以说是压力巨大。现阶段,要搞税务机构分设,存在着这样的、那样的困难。包括我们办公地点啊,设备老化啊,以及税务经费保障不足,等等等,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机构改革需要我们齐心协力。特别要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去克服、去解决。当然,困难面前,我们也要看到有利的方方面面。有利的方面,是我们县域经济迅速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强劲,各行各业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迈进,几年来的发展奠定了我们改革的物质基础;在意识领域,我们要将税收法律法规朝着逐步健全、规范的方向发展,完善并迈进。可以说,这次机构分设,把我们的税务系统推向了改革的最前沿,努力朝着现代税制迈进。相信在坐的和我一样,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克服和战胜一切困难,将各项工作做好。最后,我提点希望。希望我们在坐的各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上级税务局的正确指导下,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迎难而上,争取更大、更好、更快发展!”

会议室响起了热烈掌声,经久不息。

李良书记走了。

他的一番话,没有多少人记住了全部。倒是关于分家的消息,很快传开。分局上上下下,在争相奔走相告:

“分家了!要分家了!”

消息如同一枚扔进湖水里的重磅炸弹,一时激起千层浪。江北分局如同震中,猛烈摇晃。

人人议论纷纷。像是在不大的分局每个角落,刮起一股猛烈风暴。

消息早已不胫而走,在整个江城很快传开,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消息灵通人士,见到街头收税的王志山和王兴正,不约而同地问:

“是不是你们要分家?要是真分家,分家后,你想去哪里?国税、还是地税?”

收工回到分局,分局多了扎堆的人。

和外头的纷纷扰扰相比,分家的消息,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

外头的种种传闻,愈演愈烈,铺天盖地而来。

分局里来了行色匆匆的张兴福。他在错过了与李良书记见面后,出现在了分局。进分局后,他并不像往常一样,坐在他的分局长办公室里。

除了接听比平时多了不止一倍的电话外,他会不时发动新车,开车直奔县税务局。

他频繁出没有于县税务局和分局之间的身影,让人悬着的心,多了不安和期盼。

他一回来,人人少有地再次蜂拥而上,围坐在他身边。

和以往相比,面对张张期盼的脸上,张兴福看到了人人对他从县税务局带来的消息,满是期盼。可消息在张兴福嘴里,少有地变得守口如瓶。他透露的点点滴滴,人人更是趋之若鹜:一是未来的国税局管的全是将来的大税种,工作单一,再不用应付鸡毛蒜皮;二是未来的国税局装配精良、待遇高,但不是人人都能如愿以偿,去往国税。

和分局的议论纷纷相比,县税务局这头一反常态,变得沉寂。沉寂的县税务局像是收到了不准私下议论机构分设的命令一样,人人对分家一事讳忌莫深、守口如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