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与我相爱,为民除害 > 第71章 黑暗前的黎明

第71章 黑暗前的黎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圣诞节前夕,柯跃尘受邀加入了调研组。

邀请他的是之前在学生会认识的一个学弟,也是现任宣传部部长,其人长得又高又大,会打篮球,会跳街舞,还会吹萨克斯风。

两人打过好几次交道,关系还算不错,所以那天在教学楼偶遇的时候,对方就开门见山地问他,愿不愿意去他们调研组做领队。

所谓调研组,就是由学科教授组织成立的专项课题研究小组,类似校外实践,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一系列工作。

考虑到同个课题组里会有来自不同年级不同院系的人,为了减少矛盾,学校便规定所有项目组都必须由大四的学生担当领队。

领队没有具体的课题任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小组成员外出的时候为他们保驾护航,相当于团队安全员的角色,责任相当重大。

而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无论是课业论文还是实习找工作,都足以忙碌得无暇分身,完全可以拒绝这种劳而无益的邀请。

但不知道是鬼使神差还是鬼迷心窍,当时柯跃尘看着眼前人青涩的脸庞和强壮的体魄,竟然没有丝毫犹豫地就答应了。

事后他才察觉到荒谬,虽说走出一段恋情最好的办法是立刻展开下一段恋情,但自己也不该把目标锁定在一个男人身上。

这样未免显得有些饥不择食,更别说这个男人的外在条件还跟前男友有着七八分的相似,搞得他好像很难忘掉前任似的。

尽管直男不可能跟同性保持长达两年的亲密关系,但柯跃尘打心底里觉得,自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

就比如这段时间以来,他跟那位学弟日益熟络,可每每对方做出亲昵的举动,哪怕是在公共场合,他也会下意识抗拒。

同样的问题以前也出现过,记得是刚搬来莫愁那阵子,有次上课胡严从后面把手搭在他肩膀上,他抵触到差点儿给人折了。

可原先在浦口,天天跟三个男人待在同一个屋子里,勾肩搭背甚至袒胸露乳的事多到数不胜数,他却从来没觉得有什么。

柯跃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只知道自己之所以变成这样,完全是易垒害的。

过去大少爷处处都要管着他,尤其是在跟别的男生相处的事情上,久而久之,他也就养成了自觉跟同性保持距离的习惯。

现在好了,对方一脚把他给踹了,他可以想跟谁吃饭跟谁吃饭,想跟谁喝酒跟谁喝酒了,结果居然好死不死的斯德哥尔摩了。

严重怀疑大少爷学法律把脑子给学坏了,上礼拜社区民警来小木屋走访,因为房子不是自己租的,柯跃尘只能给前男友打电话。

大少爷接电话的速度挺快,问题也回答得干脆利落,就是警察走了之后迟迟不挂电话,而是特别欠揍地问,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语气是严肃中带着斥责,一如法官在庭审现场发出的审问,而审问的正是自己这个罪大恶极的犯人。

可提分手的人不是他吗?玩弄别人感情的人不也是他吗?怎么他还有脸反过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振振有词地指责别人?

简直他妈的莫名其妙。

所以柯跃尘什么都没说,连一句寒暄客套的“再见”都没留,就直接挂了电话。

年关将至的一月底,南京早已是数九隆冬,寒风刺骨,大四上半学年也迎来了本学期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

大院也就是浦口那边的考试通常会进行到下午,但莫愁这边因为学生数量有限,故而上午就结束了全部场次的考试。

今天天气潮湿阴冷,日光暗淡稀薄,柯跃尘原计划考完试在小木屋待着,好好赶一赶论文的进度。

谁知调研组有几个小屁孩也在上午考完了试,说想在寒假开始前把手头上遗留的问卷做完,他只得陪着一同前往。

一行人在学校集合完毕,浩浩荡荡地乘坐地铁来到玄武湖公园,沿湖寻找游客做调查问卷。

岁末深冬的湖边没有想象中那么冷,湖面上水波荡漾,游船零丁,湖岸边梅花竞放,粉白一片。

这场景仿若一副淡然的水墨画,美则美矣,美中不足的是缺少那么一丁点阳光。

但如果用相机取景,简单构图外加调色,那么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未必会差。

可怪就怪今天没带相机,中午出门走得急,只随手捞了几样东西,到了这会儿才发现,自己习惯性地把苹果手机给带了出来。

就是前几年易垒硬塞给他的那台,出于某些原因,柯跃尘没用来打电话,只偶尔用来聊视频,大部分时间都当做相机在使用。

按理说,手机相机这些东西都应该在分手之后物归原主,毕竟往日被爱的证明已经成了插在心头的墓碑,没有人愿意一辈子活在埋葬爱情的墓志铭里。

除此之外,还有挂在手机上的那颗玻璃心脏,柯跃尘曾有过直接扔掉的冲动,可一想到那东西具有特殊的意义,便又觉得哪怕分手了也不该成为垃圾。

他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将这些东西还回去,或许是不想还,又或许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

下午四点过,调研组结束了严谨的学术研究,进入到散漫的游玩状态,他们边走边逛,一路逆着人流从玄武湖来到明城墙。

湖光树影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灰暗斑驳的砖墙,远处梵音袅袅,檐铃阵阵,七级浮屠翘然耸立在一片黄墙黛瓦的古建筑中。

那是有着“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美誉的古鸡鸣寺。

古鸡鸣寺是一座盘踞在山阜之上的古刹,道路蜿蜒,石阶众多,口耳相传的规矩是上山烧香,顺山而下拜佛。

于是他们便一路听着诵经声,嗅着梵香味,穿越飞扬的经幡来到观音殿外,还没进入殿内,就先遭遇了一场大雨。

雨势杂乱而急躁,伴随着隐隐雷鸣,大殿前顿时聚集起众多观望的人群。

调研小组被阻挡在外无法进入,只能被迫站在屋檐下,加入赏雨的大军。

“你们知道吗?”一个短发齐肩的学妹突然说,“这观音殿求姻缘很灵。”

话毕,身边立刻有人追问:“有多灵?”

“据说能除孽缘,扶正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