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太子妃不好当 > 第24章 024

第24章 02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寒英夸春红聪明,之前朱然提过,皇上年纪上来之后,想到以前的事情对吴氏颇为愧疚,对有些事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幽居西苑冷宫的吴氏如今还能在宫中行走。

太后在宫中唱大戏可不仅仅是为了膈应贵妃,还是为了表示想要立贵妃为后她是反对的,也是提醒皇上,王皇后无错被废又是一个吴氏。

当然太后亲近吴氏怕是还有另一重心思,这就不能说给春红她们听了。

吴氏和献王妃关系亲近,太后能从贵妃手中抢到太子,难道就不能抢回另一个皇帝看重的献王。

只是如今还没走到那一步,太后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一首栽培的太子。

所以她对张寒英没有去仁寿宫看戏也无所谓,去贵妃宫中探望也当着不知,在太后看来,张寒英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讨好皇帝以保住东宫的位置。

不过若是吴氏在太后面前说破了这事,到时候太后为了面子恐怕也要做些动作。

“刘进,你出宫去看看我母亲病情如何,让他们送张帖子进来,我好出宫去看看她。“

春红和春儿都还没反应过来,没听说张夫人病了呀,太子妃这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倒是刘进眼睛一转就明白了张寒英什么意思。

“太子妃放心,小人一定办的妥妥的,等下我去太医院请个太医和我一起随行,太子妃担心夫人病情出去探望也没人能说什么。”

众人恍然,这是太子妃找个借口准备避开太后的发难。

张寒英在内心合手,老天保佑母亲身体健康,她可不是咒母亲,只是让装一下病。

刘进走后,春红心中嘀咕,总觉得他太过活泛了,不够稳重,太子妃身边还是要留稳重老成的内侍为好。

倒是张寒英无所谓,能办好事情就行,活泛也有活泛的好处,只要他不做出危害东宫的事情就行。

可他毕竟是皇帝身边大太监刘全的干儿子,谁知道是不是和东宫是一副心肝,春红心中暗暗决定以后要多留个心眼看着他。

刘进办事能力是真的很强,张家的帖子还没到午后就送进了东宫,知道太子妃要出宫,春红等人早就搭理好了一切。

虽是微服出去,但显然张家的人都已经得到了消息,除了米氏装生病躺在床上外,其他人都一脸担忧地聚在花厅。

那个刘公公只说太子妃要出宫一趟,辛苦张夫人装一下病,其他的什么都没说,害得张家人心惶惶,怕张寒英在宫中出了什么大麻烦,如今太子又不在京,要是出了事情,那可怎么办?

就连日常不着家的张大老爷和张三老爷也都来了,他们虽然搬到京城没多久,可对京中吃喝玩乐之地那是了如指掌,京中大小纨绔知道他们是太子妃的娘家叔伯后,天天这个请喝酒那个请游船的,那日子过的不知多逍遥。

可听说太子妃要出宫,他们吓的酒都醒了,连衣服都没换就跑过来了。

“我真没什么事,就是宫里闷的慌出来看看你们,宫中贵妃病重,出宫总要个由头,我才让人来传话的。”

见没什么大事,太子又不在,张大老爷和张三老爷也就离开了,他们还约了人喝酒呢?

张寒英见了便问道:“大伯和三叔每日都出门喝酒?”

可不是,如今张家两兄弟在京中可是出了名的不着调,还不如当初在袁州府呢,老太太心中后悔,早知道当初就不听儿子的串掇来什么京城了。

大伯母杜氏和三婶婶苗氏脸色讪讪,丈夫这个样子她们脸上也没光,当初太子也不是没给他们安排事情组,可两个人享受惯了的,之前在老家时钻营想找个实差是为了养家,如今儿子们的前程也有了,他们在外吃吃喝喝就能拿回大笔银子,那还愿意每日当班。

吃吃喝喝就能拿回家大笔银子,张寒英心中有不好的预感,不会是做什么受贿的违反朝廷律法的事情吧。

杜氏和苗氏也看出张寒英脸色不好了,忙描补道:“太子妃放心,你伯父和叔父还是有分寸的,不能拿的钱是不会拿的,他们也就是帮人走走门路,递下话。”

张寒英不信,要是这么容易别人不都发财了,而且被人为什么要找张家兄弟,不就是因为他背后有太子吗?

如今这个时候太子处境艰难,可别被她们家人在外用太子的名义惹出什么事情来,张寒英变有心要问清楚些。

老太太见张寒英脸色不好,便催两个媳妇解释解释:“你伯父他们也是知道轻重的,那些官员之类的都不碰,就是帮那些生意人递个消息。”

杜氏也旁点头:“是这样,这次别人介绍个山西大商人,他们家想做些海船生意,所以找到你大伯父。”

“这不容易吧。”海船生意一向都是江南大族把控,当然朝廷也会派船出去,可一般都是勋贵人家入上一股。

且山西那边多是做北蒙、罗刹国的生意,比之海船也不差什么,何必舍近求远呢?

杜氏摇头,这她就不懂了,倒是苗氏鄙视看了一眼杜氏,她这大嫂每日只管爷们拿回多是银子,从来不多问其他。

苗氏回答道:“听三爷说,如今他们那边跟北蒙和罗刹国的生意难做,他们家祖上跑那边起家的,可最近几年生意难做了商队时常被劫杀,别说赚钱,还要倒赔家属银子,眼看家里要落败了,他们家主就把主意打到了南边海船,听说跑一趟回利十倍百倍,他们也知道南边难入手,不是二伯在鸿卢寺吗?他们就想通过我们家和那些大食人认识认识。”

当然要是能搭上朝廷和他们谈点生意就更好了。

原来如此,但北蒙劫杀商队,倒是没听过这个消息,她把疑问说出来,谁知苗氏说道:“也不是全部劫杀,听说山西董家和北蒙人关系好,他们家的商队进出就没事。”她压低声音到:“三爷跟我说,王家……”怕张寒英没听懂,她解释到:“就是那请托的山西大商人。”

“王家说这董家私底下卖给北蒙盐铁还有粮食,所以人家和北蒙关系好,为了独吞商路,还让北蒙劫杀了其他商队。”

苗氏笑着道:“这也是那王家人说的,八成也是眼红董家生意好,诋毁别人的。”

盐铁粮食可是朝廷命令不许商人私下售卖给北蒙人的,苗氏自然也是清楚的,见张寒英听了没有出声,隐隐有些不安,忙转换话题道:“你小姑生了哥儿子,太子妃还没见过吧。”

杏娘在一旁听了,感激似地看了眼苗氏,低声吩咐人去把儿子报来。

张寒英回来后就知道小姑生了,也派人送了礼物,但还没有见过,杏娘抱着儿子走上前给她看。

孩子也不知道醒了多久,也不哭闹正瞪大眼看着大家,张寒英试探握住他的手,轻轻摇了来给你下,手指胖乎乎地,软软的,看的张寒英心底也软软的。

杏娘见她对儿子喜爱,忙说让她抱抱沾沾喜气。

她和太子成亲快一年了还没有个响动,张家人也在暗暗着急,张寒英要是生了嫡子,张家的富贵才是真的稳了。

张寒英抱着孩子整个人都有些僵硬不敢动,大家见了都哈哈大笑,张心兰看出她的不自在了,上前帮着把孩子抱了起来。

小姑要讨好大大姐姐,可也不看看情况,大姐姐又没生养过,哪里会抱孩子。

张寒英松了口气,以后还是别抱了,就逗逗好了,这孩子抱在怀里她手脚都僵了,就怕伤着这小人儿。

这次出宫,张寒英自然给家人准备了礼物,趁着这个机会就分给大家,给张心兰姐妹的都是内造局新制的簪子。

她笑着问杜氏:“我还给二妹妹准备了添妆,日子定了吗?。”

谁知话说完,众人脸色有些凝滞,特别是张心兰,低着头脸色有些发白。

之前在袁州府的时候老太太说要和陈家把事情定下,难道出了什么变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