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太子妃不好当 > 第25章 025

第25章 02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米氏虽是装病,可为了不落人话柄一直在卧房中,张寒英和众人寒暄过后就去了屋里看望米氏,母女俩也能说说私密话。

提到张心兰与陈家的婚事,米氏便把事情原本说给女儿听,本来两家都谈好了,张家进京匆忙也就没有下定,等张家在京中都安顿妥当了准备和陈家定下来时,那陈家早就另选了人家下完聘了。

“伯母没有去找陈家论理。”陈家这门婚事可是大伯母娘家嫂嫂牵的线,说的也是她妹妹的儿子。

这说来说去都是亲戚,陈家要另外选聘儿媳至少也得跟张家好言好语的商量吧,没有这么闷不吭声另聘了人家,就这么晾着张家的道理。

要是张家没有去问,他们陈家就不说了?这不是欺负人吗?

米氏也叹了口气,“陈家又没有和我们家换个庚帖,也没有下定,连个信物都没有,他们不认我们总不能闹上门吧。”

这样张家女儿名声还要不要了,张心兰怎么说都是太子妃的堂妹,就这么被退了,说出去也不好听。

何况……米氏想到二丫头最近的郁郁寡欢,话到嘴边咽了下去

“娘,是不是还有什么隐情。”

米氏是个七情上脸的人,是真瞒不了一点异常,她看了眼四周,见房间中伺候的下人都退了下去,她低声道:“听说二丫头给陈家那小子写过一封信,陈家拿这信做文章,倒让你大伯母忌惮,不敢闹的过分。”

张寒英也是一惊,张心兰在她心里一直是个很懂得分寸,行事谨慎的人,大家都说她像三婶的亲生女儿,都是周全之人,怎么会?

“知道信中内容吗?”张寒英问道

米氏摇头,“信已经拿回来了,你大伯母也不追究陈家了。”

这是双方讲和的条件,可这陈家行事如此不讲信用,那陈家公子就算读书再厉害,也不是什么良配。

“那和陈家结亲的是什么人家打听到了吗?”

米氏撇嘴,讥讽道:“人家看不上张家门第自然是攀了高枝了,好像说是被成国公看中了,招为孙女婿了。“

“这婚事还是陈家嫁到京城的姑母牵的线,她本就和你大伯母娘家嫂子的妹妹不和,见她给儿子定的是娘家那边的亲戚,就一心要给侄儿攀个高枝,如今你大伯母也恨上娘家嫂子了。觉得她们姐妹的事倒是害得她女儿受了连累。”

恐怕没有这么简单,那陈家姑母就算要攀高枝,难道她不知道张家背后是太子,她侄儿要娶的可是太子妃的妹妹,陈家退了这门亲事得罪的可就是太子。

除非她不惧怕太子找麻烦,为什么?

成国公和献王妃是亲戚,是不是其也代表着陈家背后是献王。

他们怎么就肯定这献王能赢呢?张寒英心中一紧,虽然朱然一直跟她说,一切有他,说的很有把握,好像太子之位不可动摇一样。

可若是皇帝铁了心要换呢?

见女儿脸色不好,米氏急忙问道:“可是哪里不妥?”

张寒英怕母亲担心,自然不会跟她说这些事,便随口应道:“我只是在想二妹妹的婚事。”

米氏闻言松了口气,“有老太太和你大伯母呢?你可别揽上身,你大伯母心气高,要找个比陈家还要好的人家呢,让她们折腾去。”

这是堵着一口气呢,女儿要是掺合进去,万一没找到合适的,岂不是被她们埋怨。

成国公那是什么样的门庭,京中能和他家相比的人家不是没有,可那是张家是能靠的上的吗?

大嫂也是被气疯了,眼睛都长到头顶了,就是可惜了二丫头,怕是要被耽搁了,可就算这样,她也不能让女儿裹进来。

“她们没让你帮忙吧?”米氏急忙问到

张寒英摇头

还算她们有点良心。

回到宫里,张寒英越想越不安,便让刘进去打听献王的情况。

刘进的干爹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刘全,有这么一道关系,他打听事情也就方便多了。

“献王一直和皇上在安喜宫中,听我干爹说,献王事贵妃至孝,常亲尝汤药,六宫俱知。

安喜宫发生的事情,怎么会传的六宫都知道,自然是贤妃的功劳了,在皇上的默许下,把献王孝子的名声传扬开去。

贤妃倒是好气度,儿子都要成别人的了,还这么卖力。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贵妃的名声有瑕,那些朝臣们不满已久,献王要是传出对皇上孝顺的名声她倒要担心,若是对贵妃……

看来贤妃力气使的有点不对。

“还有什么?”见刘进有些欲言又止,她问道

“我干爹说,最近陛下头风又犯了,平日里都是让献王帮着处理些政事。”刘进压低声音。

这才是要命的,张寒英脸色一凛。

见太子妃看向他,刘进明白他要是不说清楚为何能探听到这要命的消息,他怕是在东宫也待不下去了。

可要是能得到太子妃的信任,他的前程也就稳了

他都不用选。

啪的一声跪倒在地,刘进说道:“太子妃容禀,我本就姓刘,干爹其实是我亲叔父,也是他安排我进东宫的,他还要靠我给他养老呢。”

说完他悄悄抬头瞄了一眼前方的太子妃。

这也就是告诉张寒英,他为什么能从刘全那里打听到这么重要的消息,刘全看好太子,所以把亲侄儿送到了东宫。

太监这一生无子无女,侄儿也就是他在宫中最重要的亲人了,刘全不可能狠心用亲侄儿的命来设套。

那朱然知不知道这件事呢?

东宫一向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知道刘进和刘全的关系吗?

皇帝越来越器重献王,如今竟然让他帮着处理朝政,太子不在京城,皇帝推说身体不好,让献王理政,朝臣们也不会说什么。

这是国事,太后都不能反对。

张寒英连夜写了封信让人送去了西北,在等朱然回信的这段日子里,她每日都会去陪伴太后,也会在安喜宫待上大半日。

不过几日,宫中太子妃纯孝贤惠的名声就起来了,张寒英知道这是刘进在背后给她造势,可她也没有阻止。

不能总让献王在宫中出风头,她预备过几日再传传其他皇子公主的孝顺名声,大家雨露均沾,谁也别想独占孝顺的名头。

这一日,张寒英刚回到东宫,还来不及吃晚膳,刘进捧着一封信激动走了进来。

这些日子太子妃日日盼着西北来信,他们都是知道的,一日都要问好几遍,今日可终于来了。

太子妃要看书信,侍候的人都退了下去。

朱然的信写的很长,可张寒英想要看到的却没有几句,对于献王如今帮皇上处理朝政的事情,他只用轻描淡写的知道了三个字打发了,可能后面反应过来,怕张寒英生气,这才又加了几句,说朝中的事情他已经安排好了,献王的事情让她不用担心,还说若她实在想帮忙,不如帮他多留意下贵妃和皇上的病情。

至于西北王家和董家他也是首次听说,他会留意的。

这么的轻松口吻倒是让张寒英有些白忙活的感觉。

之前她在信中把陈家的事情写说了,本意是让他留心成国公,成国公祖上以军功封爵,家中子弟也多在西北,她有些担心。没想到朱然倒是更关心陈家退亲的事情,二妹妹的婚事包在他身上,他定要给张家出口气。

他这是要做什么?

张寒英担心他乱来,只能又立马写了封信回去,让他别乱来,二妹妹的婚事自有大伯母他们安排,他给介绍的人定然是皇亲贵胄,张家强攀上也不是什么好事,二妹妹以后日子也艰难。

等再次收到回信已是年后,朱然在信中解释了一番,英国公是他的人,最近可能被影响了有些不安心,话里话外的想要加紧一下双方的联系,最好是连个姻,朱然的妹妹们都嫁了,照民间来说太子妃的妹妹也算是他的妹妹,既然英国公有所求,他就答应了。

为了安她的信,他还特意提了英国公家风严谨,英国公世子尚了他的姑母广德长公主,生有二子,若是英国公当真有意,定会让这个次孙娶了张家姑娘。

若是如此,张家不妨答应下来,二妹妹嫁进去有她这个长姐撑腰,也没人敢看低了。

英国公府,这可是比成国公府还显赫的府第,祖上是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功臣,到如今都传了六代了,依旧威名赫赫,家中子弟多有出息。

没想到连英国公都是他的人,难怪他这么不慌不忙了。

见张寒英看过信后并没有那么开心,春儿有些担心,便说道:“太子派人送了很多西北风物过来,太子妃要去看看吗?”

知道她们是怕她不开心,张寒英不想大年节的扫她们的兴,便点头答应了。

朱然送来的除了吃的用的,竟然还有一大箱民间玩乐的东西,什么七巧板、风筝,面人、还有皮影人,这是把她当小孩子哄呢。

不过这个面人倒是有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