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微微一怔,静如湖水的眼中泛起波澜。
一直以来,她最大的心愿是父母平安,家人团聚后,嫁给两情相悦的南乔木,南乔木去哪儿她就去哪儿,永远安康美满。
如今父母双亡,美梦破碎……雪霁喃喃道:“想过的。”
“我不可能再和南大哥在一起……往后留在齐宫,我做得到尽心服侍陛下,与陛下相敬如宾……”声音逐渐减弱,雪霁倏然惊觉:这样的人生并非她真正想要,而对齐长宁,尽妃嫔本分甚至可算一种羞辱。
“以前住在山中,对外面的世界很向往,老师也说应当出去,真正走走看看,才能体会书中所写山川风物、民俗人情。”雪霁摇摇头,看向齐长宁:“我现在还没想好。陛下呢,陛下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守土辟疆,开创盛世。”齐长宁郑重道:“使各族百姓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乱颠沛之苦。”
“使百姓有其业,农者有其田,市井繁盛,商贾通行无阻。”
“整饬法度,约束权贵,削弱世家,让他们不得再与百姓争利,天下不再是世家私器……”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神采飞扬,眼中燃烧炽烈的光,是雪霁从未见过的样子。
在不知仇怨真相时,南乔木曾折服于齐长宁,认定他是值得追随一生的雄主,每当谈及齐长宁,南乔木眼中也有这样炽烈的光,是对理想执着、对未来渴望、愿为生民立命万世开太平的信念。
此刻雪霁终于明白当初南乔木的感受,看着齐长宁,就像看见即将照亮天下的熊熊火光,那样炽热、那样耀眼,让人情不自禁想要奔赴其中。
齐长宁话音渐止,目光再次落在雪霁身上。
眼底百转千柔,除了开创盛世,他想要什么,无需言说。
“天下如今已是太平。”雪霁迎着他的目光,轻声问:“为何不能南北并立,非要再掀战火?”
南乔木投靠萧氏,而雪霁,始终站在南乔木的立场考虑。
“看似太平,实则祸根未除。”齐长宁眼神一暗,道:“所谓南北并立,不过是权贵妄想苟安。”
“山河本一体,百姓同文同种,何以为敌?又何来并立?”
“商路受阻于关隘,赋税重重,商贾难行,百业不兴;律法不一,民生纷乱,百姓迁徙如越国境,动辄触法。”
“只要两国并存,猜忌便永不止息;只要疆界未合,兵戈便难消弭;更有异族窥伺,觊觎大好河山。”
“当年南怀风势强时,也想取大齐;朕若不取南朝,朕的子孙还要打,百姓还要死。”
“唯有一统,一法一制,同文同轨,方可长治久安,方得真正太平。”
雪霁其实明白这个道理。
盲老的教诲、读过的史书,无不印证割据生乱,一统太平。
雪霁从未相信齐长宁会因她一句话、一个请求更改战略,不由问出许久以来的疑惑:“既如此,陛下为何改南征为西征?”
“西戎历来是大齐盟友,木泰大单于更是对陛下推崇有加,想将大居次嫁与陛下,巩固联盟。”
“可陛下却拒绝了大居次,反而扶持阿吉勒打击大单于,这是为什么?”
齐长宁筹谋征西戎,步步布局自有定夺,从不向人解释,旁人只需奉命行事,后宫妃嫔更不得干政问策。
但是雪霁不一样。
齐长宁不仅想了解雪霁真实的一面,也希望雪霁能真正了解他。
“朕的祖父娶西戎贵女,与耆善结盟,是因起兵反萧时实力尚弱,不得不借西戎兵力。”
“木泰登上大单于之位后得寸进尺,仗着盟约年年索取巨额粮草与兵饷,毫无信用可言,稍有不满便劫掠边境,已成心腹之患。”
“唯有先平西戎,后顾无忧,方可挥师南下,一统山河。”
“若一味迁就,与西戎合力夺取天下,将来耆善做大,便会成为比萧氏更可怕的敌人。当年左贤王能火烧西京,日后木泰也能火烧齐都。”
“朕取天下,绝不靠联姻,也不靠盟友。朕不会像个废物一样,把命运交在他人手中。”
这番话,齐长宁只在秋狝拒绝齐桓杀死雪霁的要求时,对齐桓坦言过,气得齐桓大骂逆子。
“陛下用阿吉勒对付木泰,”雪霁秀眉微蹙:“就不怕养虎为患,让阿吉勒做大,成为另一个木泰?”
她站在他的立场替他考虑,齐长宁心中一暖,不由微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阿吉勒有本事有野心,但西戎部族众多,若没有朕的支持与供给,阿吉勒难成气候。”
“更何况,阿吉勒打着左贤王旧部的旗号起兵,要替左贤王雪恨,讨伐靠私通歌玛篡夺大单于之位的木泰。”齐长宁看着雪霁道,“你是左贤王的女儿,阿吉勒若不遵你为主,便是名不正言不顺。”
可她的父亲是南怀风。雪霁摇摇头:“我不是左贤王的女儿。我阿父只是白莽山中一名戎人猎户。”
“桑朱就是朱吉勒。” 齐长宁目中光芒微动,“雪霁,朕已借阿吉勒之口,将你左贤王之女的身份宣扬出去。你是西戎人心中的青色月神、诸神宠儿,不仅是名正言顺的耆善大居次,更是神灵在人间的象征,尊贵无比。”
“出征前,朕会恢复你的夫人位份。”
“京郊玄都观正在修缮,待完工,那里将供奉西戎的月神。”
“你可出宫修行,无须受宫禁拘束。”
“届时自由来去,大可走一走从未走过的路,体会书中所写山川风物、民俗人情。”
雪霁怔了一瞬,眼底绽出明亮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