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一场婚姻 > 第108章 第一百零七章

第108章 第一百零七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玉生离开武汉之后,带着安华姑妈和李沅,转又去了一趟天津。

在那里,玉生见到了钱富莉。

钱富莉如今被人称呼为“钱莉老师”,她赶在所有产业覆灭之前,用了所有积蓄办起了一所夜校,让她免去那场李文树也逃不过的灭顶之灾。

钱富莉见了她,又望了一眼李沅,笑道:“太太,这一定是你的孩子。”

之后,李沅读进了钱富莉的夜校。玉生把薄一些的羊毛衫剪了做袜子,其余的放到箱柜里,她陪嫁的那两个最大的箱柜离开上海到了武汉,此刻又到了天津。摈弃旧的一切当然不是为了再买新布做新衣,钱富莉很快送过来几件最普通的成衣,外衣有时两天换一次,有时三天换一次。

李沅爱看的那几本英文书,玉生再也不让她看。她到学校里,结交了最好的一个朋友,姓冯,母亲在文化馆上班,那天过节夜校不上课,李沅带她来家里。

她走进门,立即惊呼道:“这是你家?”

李沅道:“是,我妈妈租来住的。”

她怔怔在门口站,李沅请了两次,她才进来。玉生在武汉和满儿分了手,但满儿回乡前推荐了另一个人,是她同乡的妹妹,她本也打算去北边落脚的。谈好了报酬,这几天她就来到了天津,李沅不知道她的名字,只是喊她“姐姐”。

“冯瑛。”

李沅喊她,又喊那位姐姐,说道:“姐姐,请您帮我倒两杯热水。”

冯瑛道:“你从前不说你还有姐姐呢。”

她在这时候倒了两杯水来,笑笑地,道:“我只比她妈妈小五六岁,怎么能做她姐姐呀,我是在这儿做事的,快开饭了,你们有什么事要帮忙的,叫我一声。”

冯瑛喝了水,没有留下来吃饭,离开了。

玉生那时候在邱姑姑女儿举荐的书店里做事,薪水不高,但总有一份事情做,每天只是下午的时候去整理一些书录。她通常七点钟回来,那会儿已经做好了晚饭。

她那天回家,一进门,灯没有开,窗子开着,外边金黄到发白的月光照进来,只照见安华姑妈面无神色的脸,和空荡的餐桌。她没有见到李沅。也许是恐惧,又或者只是累了,她手里的书散了一地,其中一本书的书角像利刃一样猛地插入她的脚背,她感到全身上下都在发冷,没有流血,只是发冷。

“沅沅!”

不知道为什么,她大喊。

安华姑妈低声回答她道:“睡着了,她睡着了。”

昨晚做好的月饼散了一地了,倒在惨白的月色里,像一张张阴郁的脸。

“姑妈,谁来过?”

“没什么,几个女人,几个男人——”

安华姑妈重复道:“没什么。”

“谁走了?”

安华姑妈道:“那个女孩,她被她们送回去了,我说了很多次,我们付了薪水,她是自愿来的,但是没有一个人听懂。”

“您吃了饭没有?”

玉生捡起来,那一张张人脸——不,是一个个月饼,她捡起来,之后,和安华姑妈分了一个,一人一半吃了。她和李文树结婚这些年来,竟是第一次吃月饼,她忽然想,他也吃了月饼没有?或者是说,他还活着没有。

李沅流了泪,睡过去了。玉生抱着她,隔天,她们搬了家,托钱富莉的忙找了一间小一些,没有那么亮的房子。后来在天津那两年,她们又接连搬了五次,一间比一间更小了。终于,安华姑妈有一天夜里流了泪,说道:“我们要是能找个洞钻进去,也就没有罪了。”

那是离开上海后,安华姑妈第一次流泪。

玉生辞了书店的工作,第二年的时候找了一家门市做成布,万红得知后通过信件劝告她几次,说如今的纺织行已入寒冬,大多都赚不到什么钱了。要是本钱没有那么充裕,还要稳当的,做农食倒是很好,她说自己虽早洗了手,但愿意为玉生打听一番,并不困难。玉生谢过她的好意,后面日日夜夜守了一年的布行,才在离开天津的那一天关门大吉,这一年没有大的收入,但维持三个女人的支出,算是充足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